瑞典教授施一公:中国还缺乏世界顶尖大学,顶尖科技人才依旧匮乏,纵观世界其他国家,

  “一方面,数字指标世界领先,一方面创新能力十名开外,纵观世界其他国家,这样的矛盾存在的不多。”

  这是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讲中对于中国科学界的评价。在演讲中,他从研发经费、国际科技论文发文数量、专利申请、人力资源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科学界。

  

  这四个方面所体现出的是一个科学界正快速发展的中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虽然有那么多的高校,那么多的人才,但是事实上,放眼全球,中国科学界目前的现状是缺乏真正的世界顶尖大学,缺乏顶尖科技人才。

  施一公看到了中国科学界这样的现状,并且把改变这样的现状放在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中,他曾谈到他这一生中办成的三件大事其中包括成家立业、帮助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科学和筹建西湖大学,其中筹建西湖大学是施一公为促进中国建设真正世界一流大学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施一公是何人?

  施一公,1967年生于河南郑州,他的学习经历和一生中所获得的荣誉是很多人极为羡慕的。

  

  从求学经历来看,施一公于1989年从清华毕业,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

  于1995年,施一公拿到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虽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哈佛、牛津,但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于1876年,它是美国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一所百年并且这所大学是一所世界顶级的私立大学,它还是14所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校之一。

  其他13所大学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克拉克大学和美国天主教大学。

  到目前为止,这所学校的教职员工中共有3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从排名来看,放眼全球,霍普金斯大学的世界排是第十二名,同时它在美国这样的拥有全球最多顶级高校的地方的排名是第九名。

  

  这所大学拥有全球最顶级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它的生物工程和空间科学以及社会与人文科学等多项学科在全球的排名都很靠前。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作为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教学研究单位,该医院也不出所料,已经连续21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医院。在这样顶尖的大学里学习和研究的施一公无疑也成为了一个顶尖的人才。

  从他的荣誉来看,施一公首先是一个全球知名的生物科学家,他主要从事的是细胞凋亡和膜蛋白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同时他也是清华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不仅在国内他享有很多荣誉,在国外他的知名度也很响亮,他还是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

  施一公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的副校长,目前是西湖大学校长,在2017年,施一公获得了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在2020年8月他还获得了陈嘉庚科学奖之生命奖。

  这就是施一公,一个活成了传奇的人物,尽管目前社会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除去这些来自网友的评论和传述,很多事实都证明他的这一生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他这一生的经历和荣誉是很多人穷极一生都难以企及的。

  

  中国缺乏世界顶尖大学和科技人才

  自1995年获得霍普斯金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之后,施一公随后又进入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那里施一公虔心进行自己的博士后研究。

  1998年到2008年期间,施一公曾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在2008年,施一公回国了,他拒绝了美国霍华德休斯敦医学中心研究员的职位而选择回到清华工作。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辞去了清华的工作,开始筹建西湖大学,他曾说中国缺乏世界顶尖大学和顶尖科技人才,意识到中国科学界的这两个现状之后,他筹建西湖大学或许就是为了走出改善这两个现状的第一步。

  

  施一公曾在一场演讲中谈及了自己对于中国科学界的看法,他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快,中国的人才也众多,但还不够强,因为中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科技和人才储备很丰富,但从权威的世界排名来看,中国缺乏真正的世界顶尖大学。

  说中国缺乏世界顶级大学这是很中肯的,虽然在国内,清华、北大是我们的顶尖大学,也是莘莘学子都梦想进入的学术殿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把这两所大学放眼全球和全球的大学进行比对,它们确实稍有逊色。

  

  从排名来看,2020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前三都是美国的名校,有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佛大学,前十名的学校里除了前面所列出的三个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共7所大学都是来自美国的大学,而我们的清华则位于第十三名,北大位于第十六名,无关乎养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国家缺乏世界顶尖大学是事实,我们国家需要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事情。

  说中国缺乏世界顶尖科学人才也不是空穴来风,对于这一点的评价标准我想应该是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来看,从科学界来看,我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中近年来只有屠呦呦先生一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西湖大学的创办

  中国科学界目前所面临的缺乏世界顶尖大学和缺乏世界顶尖科技人才这两大缺点是是事实,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科学界好的地方。

  正如施一公曾在其演讲中对于中国科学界的客观评价所显示出的,从高等教育的数字和覆盖面来看,无疑,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目前在中国高校多达3000多所,在校学生也多达4000万人,博士和硕士这两个层次的人也多达300万,ESI论文的数量以及被引用的数字仅次于美国,这就是数字上给我们的直观感受,中国的科技实力其实很强。

  

  但是,这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强,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我国虽然不能像数字上显示的那样,名列前茅,但是从《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有很大的进步,从以前的三十四位上升至如今的第十四位,这证明着中国科学界正在崛起。

  但是崛起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是创新力,我国虽然有超强的科学实力,巨大的人才储备,但是由于创新力度不够,这就直接导致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上的缺乏以及世界顶级人才的缺乏。

  美国为什么在科学界有着如此强劲的实力,这都是源于他的众多世界一流大学,正如施一公所说,世界一流大学是创新的主力军。

  

  施一公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所作出的最大努力就是于2018年开始筹建西湖大学,西湖大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受到国家大力支持且由社会力量所创办的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这所大学身先士卒,在探索符合我国的新型的大学治理机制上迈出了第一步。

  显然,西湖大学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大学,它所效仿的是斯坦福和加州理工的办学模式,希望能够建成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学。

  目前西湖大学只招收博士生,并且从2018年创办以来,已经有累计594人选择这所大学,并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

  

  当前科技竞争的背后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当前人才的严重缺失,我们未来的人才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启蒙学习教育。

  其实我们泱泱大国,真的不缺有理科天赋的孩子,但我们缺的是“激发孩子理科兴趣,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重视英语这一科,都是因为它是主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这个外来学科上面,从而忽视了数理化的学习。但是在我国真正建设人才是需要学好数理化的。

  教育部发声,加强物理化和历史爱国主义考试占比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越来越多的地方高考开始推行“3+1+2模式”,数理化学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现在很多比较好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需要数理化的知识。而且从小培养孩子的理科思维,可以拉开和同龄人的差距。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