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抢盐,长大后抢药,售价百元的连花清瘟赢麻了

  小时候抢盐,长大后抢药,总有一种“灵丹”适合恐慌的我们。

  电商平台定价

  “国民神药”连花清瘟

  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纷纷松绑,连花清瘟一跃成为“国民神药”。

  2022年3月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连花清瘟胶囊被列为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获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站台。

  一时之间,连花清瘟断货的消息不断发酵。在骑手的接单中,仅同城线上买药就排了3556个药单,线下药店里,不少人买药跟买菜一样,进了药店看啥能抗病毒就赶紧抢。

  如此疯狂的情况下,市场开始出现了坐地起价的现象。

  登录多个电商平台查询就能发现,各家连花清瘟价格并不一致,价格上涨十分明显。以往一盒24粒装的连花清瘟胶囊销售价,大概在13元左右,颗粒剂型大概在20元左右。

  如今一盒36粒的连花清瘟胶囊,在线上售价高达75元,而线下药店一盒在22元左右,两者相差50多元。

  甚至有线上药房的十盒0.35g*48粒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1020元,单盒售价达102元,相较平常涨价240%。

  即便如此,昂贵的价格依旧挡不住人们购药的热情,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物频频断货。

  连花清瘟的火爆,直接让其背后的以岭药业呼吸系统类的营收从17亿上涨至42亿,同比增长149%,可以说,就这一款药扛起了人家公司的半壁江山。

  药店购药

  当然了,涨价是销售者的商业行为,和以岭药业无关。那么,商家瞅准民众心理纷纷涨价,算是大发疫情财吗?

  市场经济下,当商品出现短缺,购买者又争相购买时,销售者就会趁机提价,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需要,这种“物以稀为贵”的卖方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是正常的,适当的涨价也算情有可原。

  但若是故意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较大幅度涨价,比如一盒连花清瘟胶囊敢卖上百元,那就是大发疫情财了。

  针对以上哄抬物价现象,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发布消息,将明确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

  作为普通民众,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真的不能惯着,发现一起就举报一起,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面对疯狂的囤药现象,不可随意跟风,适当的储备一些日常常备药,比如布洛芬、泰诺、藿香正气液等相应的药物即可。

  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新冠病毒的特效药,连花清瘟也没有神到能预防新冠病毒,网上流传的“新冠药品清单”、“新冠吃药顺序图”,或者所谓的“国家卫健委推荐新冠治疗中成药”和民间偏方,都是不可取也不科学的,甚至对儿童可能造成巨大伤害。

  连夜抢购双黄连

  抢药潮下的恐慌和焦虑

  是药三分毒,但忙着成筐买药的人已经不在乎,很多人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中。

  疫情发生以来,“抢、囤”成为高频词汇。抢口罩、囤酒精、抢双黄连,如今又抢购起了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物。

  回顾发现,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陷入抢购的恐慌氛围中了。

  2003年非典时期,“板蓝根和白醋可预防非典”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开始抢购板蓝根和醋。

  一时间,几块钱的板蓝根,涨到50元一袋,白醋甚至创造出了1000元一瓶的荒谬价格。

  2011年,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国内有传言,核辐射会污染海盐,盐价要上涨,还有人说碘盐可防核辐射,人们开始疯狂抢盐。

  一年吃不了几袋盐的家庭,开始整箱整吨购买食盐,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的高价,直至今日,网上还有人调侃:那年抢的盐吃完了吗?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有媒体表示,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就这一句话,让双黄连在一夜之间卖断货,甚至有网友不惜购买兽用双黄连口服液。

  种种现实案例来看,每逢出现公共突发危机事件,民众就容易发生抢购潮,在这类集体无意识的抢购潮背后,其实是一种焦虑、恐慌的心理在作祟。

  核辐射、非典和新冠病毒传染性,让没有理性的逻辑判断、也没有专业知识储备的普通人,很容易在每天的媒体氛围和感染环境中,感到慌张、不安和焦虑。

  《乌合之众》中写道,当个体情绪融合成群体情绪,会反过来影响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民众的判断意识与判断能力,就会被集体的情绪化所替代和利用,那些不知真假的传言,就有了用武之地。

  疯狂抢购白醋

  在缺乏科学素养与独立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普通百姓心里只会抱有“成本账”的计算,查证传言是否属实、了解病毒和药物的特性,门槛高成本大,还不如先买一筐子药回家囤着来得实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即便有个体能够保持清醒,遇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和焦虑评论,他的思想也会立刻被网络整体思想所取代。

  恐慌多起于未知,未知则不可控,各种信息,真真假假,半真半假,在新媒体时代的高速运转中,迅速在大众脑海里,构建了一个个或正或歪的认知框架。

  在抢购潮事件里,有谣言四散,也有官方认定。

  非典事件中,由专家制定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给出以板蓝根为配方的预防方。

  新冠肺炎爆发后,有指向明确、来源权威的声音说:双黄连能抑制新冠病毒,于是就有了五分钟全网断货的事情。

  由此可见,抢购潮背后,有轻信谣传的,也有急需一个将不安情绪发泄的渠道,只要有官方背书,无论整篇新闻的意思是否如此,都会有人一窝蜂地听信。

  因此,每当发生抢购潮事件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普通群众,更要反思掌握舆论的媒体责任,尽可能地通过宏观认识和科学数据,去向民众传达客观中性的新闻报道,禁止以博眼球的标题和字眼,吸引流量关注。

  否则,上次是板蓝根,这次是连花清瘟,那下次是否还有其他“国民神药”轮番上场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