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增多、买不到药,都是放开派导致的?

  身边变阳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也随之出现。

  有的人恐慌不已,似乎灾难临头;有的人一脸淡定,表示无所谓;

  有的人怒斥之前要求放开的人为“躺匪”;

  比如某个大v,苦于没有亲人去世的素材不能造谣,这次终于赶上了。

  

  

  

  

  

  母亲肺癌晚期,病重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候:

  他在12号参加了阿凡达的首映礼;13号给母亲办了出院结算;

  14号早上8点母亲去世,一个小时后他变化悲痛为愤怒打开手机辱骂躺平派,随后又发文解释说明,缩小了火力打击面。

  整个过程中,他既没有反思自己还有心情参加首映,更没有反思自己没能尽到为人子陪父母最后一程的责任,而是把枪口都对准了同胞,对准了群众,对准了国家的大政方针。

  何谓匪,匪就是强盗,比如《让子弹飞》里面的麻匪。这次张亿安遭到群嘲,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就是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有话好好说。

  但是有话好好说,好像很难做到。

  再比如前几天有一个现象,有的人对那些感冒发烧的人冷嘲热讽,说他们之前嚷嚷着要求放开不然挣不到钱—现在不还是一样居家治病,并且对他们发出四问:

  发财了没?工作找到了没?治病花了多少钱?买到药了没?

  我不是很理解这类人的心态,所以在这里大胆地设想,他们可能是之前的清零派群体,或者是现在暂时还没有变阳的群体。

  但,无论是哪个群体,冷嘲热讽,话里话外流露出讽刺的语气,都凸显了一个人内心的粗鄙,对常识的远离和对同胞的淡漠。

  抗疫三年,如果我们能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

  地方上严格的管控和彻底的放开是一体两面,它们背后折射的都是不尊重规律,不讲究科学,违背了常识。

  所以国家一直要求的是讲究科学、尊重规律、以人为本的抗疫方针,无论“动态清零”、“二十条”还是“新十条”都是如此。

  

  可是有些人开始激烈地攻击放开派,好像现在的问题,诸如买不到药、阳性剧增、医院看病难等都应该是这些支持放开的人背锅。

  他们觉得我们在管控和放开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我们偏偏选择了这条充满问题的放开之路,因此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疫情三年下来的种种情况表明,严管的路已经走不通了:

  因为病毒减弱了,严防不住;因为各种矛盾加剧了,无法弥合;因为经济出现问题了,亟待解决;因为舆论压力太大了,民意难违;因为国外都放开了,大势已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中央和国家高瞻远瞩,才选择了放开这一条路。

  这条路当然并非平坦,也有严峻的问题,我们只需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科学客观地解决。

  但是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和暂时的问题,就借此怀念起之前的管控,以为那是一条康庄大道,并借此斥责、嘲讽呼吁放开的人,这不符合实际,也是一种非常反智的表现。

  而且就算是从最朴素的民意、法律和道德本身来看,放开也是一条契合大众需求的道路。

  因为管控不让出门VS让出门但是生病选择不出门。这两种情况是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人们心情也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被动的、不自由的;后者是主动的、自由的。

  有的东西,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这才是一个人正常该有的状态。

  而且这个自由来之不易啊,是大家伙很长时间以来的呐喊,控诉,甚至是许多人的悲剧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大巴翻车、我们不能忘记高楼大火、我们不能忘记学子呐喊、我们不能忘记电话亭里的那个女人、那个为孩子买奶粉冲关卡的父亲。。。

  

  有的时候在正确道路上,中间会出现一些小波澜,出现一些杂乱的声音,但是这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行程。

  比如感染人数急剧增加,是开放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西方国家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但是出现的药品短缺现象,有人在盲目囤药,有黄牛在借机发财,这些都不是正常现象。

  人们的“抢药”源于恐慌,他们不相信在遇到灾难时,会有人来把药真正地按需分配。

  另外媒体也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传播作用,一开始是妖魔化,现在又说没事,让很多普通老百姓无所适从。

  

  从很多层面来看,我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等疫苗接种和药品普及以后逐步放开;预先加大药品生产,甚至免费一部分药品;做好舆论铺垫,反复宣讲,减少恐慌;做好社会心理建设,建立分诊治疗机制;做好充分预案、保障信息的透明化、便捷化等。

  要让每个人对突然放开的现状都能保持冷静而且客观对待,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地认识病毒,如何找到更科学的社会治理方式。

  我相信,我们终究会走出疫情,重新融入世界,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相信国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