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主打菜品,泸州这家店,硬是靠小众菜把门店做成了老店

  【味道泸州】VOL:072期

  文字|王木木

  图片|来源网络

  90年代到2000零几年的泸州,各种新生事物带来的勃勃生机,让所有行业看起来都是一片欣欣向荣。

  泸州的餐饮行业,在当时出了不少名震美食江湖的名店。同一时期,不少做特色菜的店子也争先恐后地开启了自己的餐饮生涯。

  到现在,有不少当时开业就存活到今天的店子,俨然把自己的店铺做成了老店。这些老店在今天,未必全是大家就餐必去的地方;但它们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光辉岁月,时不时地也还在不少泸州人的就餐列表中出现。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家泸州的老字号‘田泥鳅’。

  泥鳅做的菜品,相对于鸡、鸭、鱼、牛、羊肉来说,属于比较小众的。

  说到泥鳅的家常吃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干煸和黄焖是不错的选择。

  在泸州,以主打菜品做成招牌的各种特色店铺,有很多,但是以泥鳅为主打菜品,并且成为老店的,在王木木的记忆中,泸州恐怕只有“田泥鳅”一家。

  

  田泥鳅,具体开了多少年?不怎么记得清楚具体时间了,就连它最初开店的位置,也印象模糊——好像是开在小市58公里处?具体位置(王木木实在想不起了)。

  印象中,“田泥鳅”的店门口,有一个很大的坝子,门口搭建了一个大的棚,棚下摆了多张桌子。

  那时,在‘田泥鳅’这里吃泥鳅的,都算得上泸州的好吃嘴,并且,是有耐心的好吃嘴。

  

  以前的时候,泥鳅和鳝鱼还没有形成规模养殖,都是乡下收的纯正土货。那时的泸州人基本吃不到饲养的泥鳅、鳝鱼,现在正好相反。

  在当时,从乡下收购而来的土泥鳅,运用的就已经是现在流行的点杀,能让顾客亲自看到打整、制作的过程,食材就是大家现在说的“鲜货”。

  泥鳅从称重、打整、制作到端上桌子,起码也要30分钟以上。遇到人多的时候,上菜的时间,还得往后移。

  

  干煸泥鳅,在密密麻麻的干海椒和花椒包裹中,泥鳅被煸得干香酥软,肉的表面泛着些许金黄,略微带点酥脆的口感,是一道可口的下酒菜。

  

  黄焖泥鳅,是‘田泥鳅’当时的主推做法。

  泥鳅在码味、去腥处理之后,倒入泡椒、泡姜粒为主混合的香料中,加入水,焖制而成。

  制作完成之后,再浇上油,撒上一大把芝麻,最后放一大把切成两段的小葱。瞬间,香飘四座。

  

  红亮的汤色和浮在汤面的白色芝麻,再加上绿色的小葱,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色彩差,是那种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感觉。

  经过焖制的泥鳅,非常耙软,提起尾部,能轻易剥离骨头和肉,肉质入口即化,泡椒味十足,吃完让人回味。

  

  据说后来,“田泥鳅”搬迁到了新马路,再后来到搬迁到关口,一直营业至今,也算靠着自己的主打菜品,在泸州从开店起,把自己变成了存活至今,为数不多的老店之一。

  说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吃过了。

  只是,不知道今天的“田泥鳅”,还有没有过去那么红火的生意?

  不知道,有人去过这家“田泥鳅”的吗?去过的朋友,来评论区说说:你记忆中“田泥鳅”的味道。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