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阳早好?错!错!错!关于新冠防治的20个错误说法,快戳

  EPIDEMIC SITUATION

  关于新冠防治

  20个常见错误认识

  提示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

  大家对新冠病毒的防治信息非常关心

  但是!!!

  也有一些谣言或理解误区乘虚而入

  对新冠防治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小编整理了关于

  新冠预防、病情、治疗和居家生活等方面

  20个常见错误认知

  字挺多,还有点啰嗦,希望有用

  向各位祝好!

  一

  关于预防

  1.大蒜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错!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没有证据证明大蒜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虽然大蒜或有一定抗菌特性。①

  △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截图

  2.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感染?错!

  盐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对咽喉炎和某些过敏性疾病有帮助。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也就是通过鼻子吸入,而盐水漱口只能清洁口腔,无法清洁呼吸道。盐水漱口不能杀灭新冠病毒。目前没有研究结果表明盐水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也就是说,哪怕盐水碰到了新冠病毒,可能也只是给它们“洗了个澡”。②

  3.喝酒能预防新冠感染?错!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2022年1月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答问时提到,“75%酒精能够杀灭冠状病毒”,言论被某些网友曲解成“喝酒可以抗病毒”。

  医用75%的酒精是用于消毒医疗器械、皮肤等上的病菌,不是让大家喝酒。

  △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截图

  4. 戴口罩会导致肺部结节?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12月14日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介绍,医院体检中心的数据显示,作为长期持续佩戴口罩的典型人群,医务人员的肺结节检出率并未高于医院其他非必要佩戴口罩的群体。“数据表明,长期佩戴口罩和肺结节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③

  5. 熏艾草对防新冠有帮助?尚未得到验证!

  “历朝历代出现时疫时,都有用到艾草。”12月1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李明表示,将艾草捣成绒,搓条制成艾柱,点燃熏房间,被认为有杀灭房间内病毒细菌的作用。“但是,其杀菌作用没有单纯的特指,这里提到的杀菌作用为广谱作用,并非特指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

  据悉,古时民间确有熏艾草的做法,尤其是在南方对小害虫尤为有效,但其对新冠病毒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④

  二

  关于病情

  6. 抗原T线颜色越深,病情越重?错!

  抗原检测颜色的深浅只和病毒有关,无法反映病情。

  一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厂商工程师表示,条带的颜色深浅可以反映体内的病毒载量,即检测区(T)的红色程度越深,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在发病早期,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也往往会深一些,后期则又会变淡。”⑤

  △ 检测区(T)呈深红色的抗原检测结果。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7. 发烧了就是感染新冠?也可能是感冒!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2月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出现发热的原因不单纯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此时也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

  他表示,发热的病人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两天还没有退烧,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检测,如果是阴性,还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阳性,但又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也先不需要去医院,居家就行。“要看持续的情况和自己的感觉,奥密克戎的发热一般是2到3天,很少持续,流感也是这样。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⑥

  8. 抗原阴性意味着没感染?未必!

  据新华社,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回应,如果病毒在体内还没有大量复制、排出,不能达到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就会显示阴性。所以会有部分人已经被感染了,甚至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但抗原检测仍显示阴性。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⑦

  9. 即使发烧,但CT显示没肺炎也是无症状?错!

  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⑧

  10. 早阳早好?错!

  钟南山院士在12月15日讲座上谈道,实际上,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

  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⑨

  11. 重复感染症状会更严重?不是!

  重复感染会不会让症状更严重?据新华社,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答,目前没有定论认为重复感染会出现更严重的临床结果。从目前病例来看,即便个别患者在重复感染时出现症状加重的倾向,这一比例也非常低。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不论是第一次感染,还是再感染,发生重症的概率都很低。⑩

  12. 发热程度越严重,说明疾病越严重?不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陈壮桂12月10日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发热的程度不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退热药不能有效地缩短发热的病程,其退热效果也不能用来鉴别发热的病因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退热药效果不理想,应该积极寻找导致发热的病因,对因治疗更重要。?

  三

  关于治疗

  13

  早吃药、多吃药,新冠好得快?错!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2月9日在接受央视《新闻1+1》连线时表示,吃药主要是缓解症状。一般从第二天,患者最难受时开始吃药,或当患者觉得症状影响休息、睡眠时,就可以吃一些缓解症状的药。太早吃药起不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周鹏翔、董淑杰12月13日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指出,不推荐同时服用多种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1种即可。对于同一症状,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能加快病情好转,反而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

  

  14

  发烧了就要吃退烧药?错!

  周鹏翔、董淑杰12月13日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指出,体温在37.5℃~38.5℃之间时,优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烧药。

  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烧药。退烧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若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就诊。?

  15

  症状缓解后,继续吃药巩固疗效?错!

  周鹏翔、董淑杰介绍,新冠康复治疗的药物中,绝大部分为对症用药(如退烧、止咳、化痰、缓解流涕、鼻塞、咽痛、咽干、腹泻等)。若不舒服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就应该及时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无需“巩固”疗效。?

  16

  感染后症状消失,就意味着没有传染性了?不能这样判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12月15日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根据临床上的观察,目前大多数人感染后的症状持续3-5天,之后大部分症状都会消失,比如发热、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都会消失。

  “但从我们专业的角度看,症状消失与否不能作为有没有传染性的判断标准。”郭威解释,每个人的机体免疫力不同,对新冠病毒的抵御能力不同,症状、病程等都因人而异,无法作为判断标准,而核酸检测能够最直观地显示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排放量,便于准确判断。

  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体内的病毒载量也不同,从临床经验看大部分人出现症状6-7天后基本能转阴。“一旦连续2天核酸(或抗原)检测均是阴性,就可以解除隔离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了。”?

  四

  关于康复

  1

  7

  阳过之后,家里要进行终末期消毒?不需要!

  不少人表示,自己康复后想从里到外地来一次“终末消毒”,彻底清除家中可能残余的病毒。

  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在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时表示,医院里所谓的“终末消毒”是因为有大量病毒交叉感染,并且需要避免来医院的免疫缺陷患者感染。

  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就可以,不需要终末消毒,仅特殊部位需要消毒,比如马桶、冰箱。?

  1

  8

  阳过了可以不戴口罩?需要戴!

  据新华社,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答,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力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奥密克戎可能快速变异出新的亚分支,出现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

  不过,国外有统计数据显示,感染过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3至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概率相当低,多数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

  但对于个人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降低感染风险。⑩

  五

  关于毒株

  19.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流行的更毒?没有明显差异!

  从流行毒株来看,广州、重庆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

  针对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奥密克戎毒株“北强南弱”说法,钟南山院士在12月15日的讲座上解释,实际上,北方流行的BF.7毒株是在BA.5.2基础上的变异株,总体来看,南北两种流行菌株并没有明显(本质)差异,可能有北京的朋友觉得感染了BF.7之后更容易出现高热,酸痛感更明显,这可能跟气温或者菌株的进一步逃逸性有关。⑨

  20.“地狱犬”BQ.1.1毒株传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错!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12月13日刊文表示,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1是BQ.1的第一代亚分支。这些进化分支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变异毒株。

  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但是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近期日本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BQ.1.1的致病性可能与BA.5相同或更低。?

  本文综合自:

  ①?世界卫生组织. 《2019冠状病毒病:传言和事实》

  ② 2022-12-15 新民晚报《新民问答|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吗?》

  ③ 2022-12-14 央广网《戴口罩导致肺结节?残留环氧乙烷致癌?都是谣传!》

  ④ 2022-12-1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熏艾草对防新冠有帮助?专家:尚未得到验证》

  ⑤ 2022-12-15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为什么同样都是“阳”,你的抗原T区格外红?》

  ⑥ 2022-12-10 新华社《钟南山院士解答防疫新阶段百姓关切点:发热是否上医院?感染新冠怎么办?……》

  ⑦ 2022-12-12 新华社《感染奥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测出来?》

  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⑨?2022-12-15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直播《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

  ⑩ 2022-12-13新华社《只咳嗽发烧算无症状吗?“阳”过一次还会再“阳”吗?》

  ? 2022-12-10 中国新闻网《广州专家:发热程度不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因治疗更重要》

  ??2022-12-9?央视《新闻1+1》

  ? 2022-12-14 中国网《中国发布丨发烧超38.5℃再吃退烧药?不可过量!新冠居家治疗用药“十问十答”》

  ? 2022-12-15 科技日报《“阳”过了,离回归正常生活还有多远?》

  ??2022-12-12?北京新闻广播《感染者康复后家里该如何消杀 》

  ??2022-12-13 中国疾病动态《关于BQ.1,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