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10个亿投入5家医院!其中两家获批重点建设重症医学科!
前言
4月15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北京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方向)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的批复,加上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接连发布的关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4家医院筹建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的批复,5个工程总预算高达10个亿,其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家医院均为重症医学方向。
一、重症医学科需要哪些医疗器械?
以ICU为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的基本要求: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而ICU的规模即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建设一家ICU基本的设备配置包括:
监护仪:监护仪是ICU的基础设备,要求每张ICU床位配置1台监护仪,至少具有监测心电、呼吸、无创和有创血压、氧饱和度的功能。
呼吸机:每张监护床配1台呼吸机,其中有兼有无创模式的有创呼吸机一台,或另有无创呼吸机(仅有无创模式)一台,呼吸机应具有压控和容控下:A/C、SIMV、PSV、PEEP等基本模式,每张ICU床配备1套简易呼吸器。
体外除颤仪1台。
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或者配置1套6-9通道输注工作站,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心电图机1台。
肠外营养配置净化装置1台。
临时心脏起搏仪1台。
降温毯1台。
设有6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血气生化分析仪。
设有6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血液净化机(CBP)。
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支气管镜。
设立重症监护中心(科)并下设两个及两个以上ICU单元(专科ICU)的要求配备1台床边X光机和床边B超。
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中央输液管理系统一套。
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心肺功能监测仪一台。
SICU(外科监护病房)和MICU(内科监护病房)要求配备神经肌肉电生理功能监测仪一套。
除了上述必配设备外,部分ICU还选配了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输液加温设备,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呼气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体外膜肺(ECMO),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胸部震荡排痰装置等。
二、“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是什么?
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下称《规划》),隶属《规划》发布的6个建设工程(健康扶贫、妇幼健康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疑难病症诊治能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等工程)之一。
《规划》指出,针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重点病种,完善区域内学科建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特色优势突出、医疗技术水平较高、有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及合理的人才梯队、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省部级医院支持建设,显著提升省域内相关专科综合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
主要建设任务包括:
1、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提高医院信息化整体水平,使其与承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相匹配;
2、购置必要的医学装备,重点支持当前急需或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学科。3、加强院内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医学科研优势资源,大力提高医学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科技攻关能力。
与此同时,《规划》还明确了中央补助投资最高限额: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总投资的30%、60%和80%的比例进行补助(定额补助项目除外);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的每个项目,中央投资补助最高不超过1.5亿元。
根据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联合发布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遴选工作方案》,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公布了最终遴选出来的113所省部级医院名单。其中,北京市有8家医院入选,四川、广东、河南、上海也均有6家。
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名单:
三、 “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的意义
《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遴选工作方案》曾明确提出建设的4个原则: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控制大型规模、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其中,通过加大投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引导省部级医院主要收治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稳定期、恢复期患者,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医疗水平均质化,道出了这项工程的精髓。
结语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重症医学科冲在了前头,国家未来一定会加强重症医学科特别是ICU的建设。此外,还一定会加强短板,重视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做大基层医疗机构和做强三甲医院,把常见病慢性病放到基层医疗机构,让大医院回归疑难病症诊治的本位。在此基础上,大医院牵头带动其他医院发展,有助于整个中国治疗水平向上提升。
来源:器械之家、筑医台资讯
整理:思宇医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