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历书太“卷”了,各家拼设计挖空心思
“纠结症犯了”“今年日历书太卷了”,直播间里的网友纷纷感叹道。2022年即将成为过去,2023年日历书展开最后角逐,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老品牌挖空心思纷纷出新款,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
老品牌延续传统寻求变化
纵观今年的日历书市场,既有“故宫日历”“十点读书日历”等畅销多年的品牌,也有“敦煌日历”“混知日历”“天文日历”等近两年强势突围的品牌,还有西西弗日历“惜福阅历”等文创日历。
日历书出版方延续并稳固了昔日的传统,今年纷纷强力出击。《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已是湛庐第四次牵手大英图书馆推出联名日历,全球各地的博物馆工作者在其中做出智慧贡献。湛庐文化策划编辑胡晓宏说,2023年日历书是湛庐所出版的触感最佳之作,无论是纸张还是版式设计,甚至翻页时弯曲的力度,都能给读者舒适体验。而珍稀手稿、善本古籍、精美插图本、经典装帧版等珍贵藏品的展示也更生动。《知乎好问》从5.51亿条知乎内容中,精选出341个脑洞问答,这些问答涉及科普知识、怪诞日常、人类情感、文学艺术、趣味历史等等。中华书局诗词日历今年推出的《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仍旧承袭专业禀赋,编者陆蓓容少有才女之名,对唐诗宋词作品非常熟悉。她的诗词编选、评注工作,一方面有她独到的眼光,具有学者的严谨,另一方面她的赏析文字清新隽永,富有才情,很有一种小品文的风采。
出版方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变化。现代出版社推出《蔡志忠o一日一禅2023日历》,责编毕春岚说,蔡志忠作品通过日历书形式与读者见面已延续几年,今年不少新作都首发于日历书。蔡志忠的新作更年轻、活泼,增添了不少猫和花草元素,充满春日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气息。
单向历一向被文艺青年心心念念,走过7年的单向历今年又有了新面貌。北京单向街文化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经理塔立那告诉记者,“今年除了两种经典款、黑金款之外,倒计时款做了非常大的升级,另外从去年开始单向猫历从周历变成日历,受欢迎程度直线上升。今年还和著名‘大黄鸭’艺术家霍夫曼做联名合作‘欢聚’款。”
日历书紧跟“影像叙事”时代
今年,记者发现,AR技术普遍进入日历书,科技与文化形成完美对话。
2022年,《故宫日历》首次运用AR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本草光阴·中医药文化日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启功字课日历》、荣宝斋出版社的《荣宝斋日历》,中信出版集团的《企鹅日历》、湛庐文化的《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等也都运用了AR技术。
对此,胡晓宏认为,在短视频和直播的影响下,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影像叙事”的时代。“今年,《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在既有音频内容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与突破,在听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大英图书馆馆藏的全面介绍,每件文物都做了一个纪录短片。”此外,每天的内容,扫描珍藏历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收看。
通过新媒体技术,日历书营销也获得了新的成长。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B站等多个平台,日历书都获得了推介。据介绍,《荣宝斋日历》首发于直播间,当日就实现了2.6万余元的销售成果。
今年,日历书普遍都比往年上市时间晚。据了解,近年来,为了避免日历书的跟风出版、同质化倾向,相关部门对书号进行调控,书号审批放缓,是导致日历书上市时间延迟的根本原因。而应对变化,出版方对日历书出版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中华书局编辑李世文化告诉记者,中华书局从2017年开始角逐日历书市场,当年推出品种有5种,而近些年已缩减至1种。另一方面,有的出版方则更为大胆,力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塔立那说:“很多读者喜欢经典的设计,也有读者喜欢更大程度的创新,市场上大家都在创意上使劲儿。”
2023年日历书正在奋力角逐市场之时,出版机构已经开始谋划未来了。胡晓宏表示,湛庐文化不排除会推出实体日历书之外的版本,比如基于AR生态的“元宇宙珍藏历”虚拟数字生态产品。“届时的内容呈现,也许就从单一的藏品展示,变成了可交互的每日藏品旅程。”
(原标题:岁末日历书争奇斗艳 各家拼设计挖空心思)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路艳霞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