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键时刻护住百姓的“药箱子”
实习记者 王雅雯
近期,全国多地对防疫措施作出调整,涉及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防疫措施的不断调整,也导致不少老百姓抢购、囤积药品。
感冒发热类药品“一盒难求”
“自从各地不断调整防疫政策以来,感冒发热类药品便是紧俏商品,基本是来多少卖多少,连花清瘟更是一直处于无货状态。”西安智杰药店的老板张小博告诉记者。
北京市民曹小姐是在12月3日买到连花清瘟的。“前几天路过药店进去问了一下,当时已没有现货,就预订了5盒,大概等了三四天时间药店才打电话通知到货。”她说。
此外,记者查看各大电商平台也发现,感冒发热类药品都是一药难求,很多都需要预定。在淘宝、美团等平台搜索连花清瘟时,均显示无搜索结果,而京东则采取定时供应和定量限购的方式销售。
北京世纪坛医院工作人员朱续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出现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抢购、上游药企供货不足以及部分不法药店囤居积奇,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甚至断货。
前几天,家住北京海淀的王先生通过药店购买到了两盒0.35g*48粒装的连花清瘟胶囊,单价为58元,比此前的正常价格高出近30元。
“连花清瘟不仅很难调货,进货价也在一直上涨。我们也觉得价格太高,但没有办法。”张小博说,目前各种感冒类药物都是紧缺商品,很多上游公司都没货了,药店进货很困难。
特别是自12月3日起,北京购买“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后,越来越多的市民都来到药店购买相关药品。在宣布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之后,广州市民群众的购药需求同样猛增,据当地媒体报道,12月1日,广州市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记录达10万条,是平日的2.5倍。
没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
实际上,针对此类囤积和抢购药物的现象,不少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近期,各地监管部门也纷纷出手,维护连花清瘟等药品的市场价格秩序。
12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告诫书,提示经营者不得对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和口罩、抗病毒药品、消毒杀菌用品、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对于连花清瘟涨价的消息,以岭药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来连花清瘟供货价格保持稳定,如果消费者发现个别终端出现涨价情形,请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药物是充足的。”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
针对市场部分药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北京市药监局也表示,正联合各相关部门,协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
据了解,自12月5日起,北京市每日向市场投放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共40万盒左右,优先向开设在居民社区、超市内等人流密集、销售能力强的药店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货。12月6日,北京市还一次性投放金花清感颗粒20万盒。
目前,北京市已要求各药品连锁企业加大配货力量,保证终端药店每天至少补货一次。各电商平台已经采取预订模式,消费者需求会尽快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