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华人研发出新冠快速诊断技术,口罩也许挡不住咳出的病毒,迄今最像地球的系

  2

  2

  基于CRISPR-Cas12的SARS-CoV-2快速诊断技术

  2020年4月16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邱华彦和Mammoth Biosciences公司的Janice S. Chen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RISPR–Cas12-based detection of SARS-CoV-2 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CRISPR的诊断工具可以快速检测出SARS-CoV-2。这一诊断工具大概需要45分钟就能给出结果,准确性与传统的RT-PCR检测相当。

  《自然-医学》:通过模型估算SARS-CoV-2的传播时间点

  根据《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开始排出或分泌新冠病毒SARS-CoV-2。影响SARS-CoV-2防控措施有效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则意味着可能在出现显性症状之前就已发生了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而采取的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新研究为隐形眼镜佩戴者提供COVID-19疫情期间的佩戴卫生建议

  为了迅速应对和纠正不当言论和错误信息,世界上五位最著名的眼部科学家发表了一篇新的同行评审论文,消除了全球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隐形眼镜佩戴者的疑虑。这篇论文在《Contact Lens & Anterior Eye》发表,为依赖隐形眼镜或框架眼镜的人们提供了五个重要事实:您可以继续戴隐形眼镜; 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普通眼镜不能防护病毒;保持不清洁的手远离您的脸部;如果您生病了,暂时停止佩戴隐形眼镜。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家出版COVID-19血浆疗法指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编写了一本临床指南,以帮助医院和医疗中心迅速提高其提供所谓的恢复期血浆疗法的能力,这种疗法利用了COVID-19疾病康复者血液的血浆部分中发现的免疫系统成分。此指南于4月7日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

  复旦团队研究:天气转暖可能不会减少新冠病毒传播

  来自复旦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温度、相对湿度和紫外线辐射等气候因素与新冠病毒的传播无关,依赖气温升高控制疫情可能“为时过早”。研究通讯文章以“提前阅览”(Early View)形式最新发表于欧洲呼吸学会旗下《欧洲呼吸杂志》,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和王伟炳教授。

  除了发热,嗅觉和味觉丧失也是COVID-19患者的早期症状,且恢复率高!

  普遍认为,COVID-19感染最常见的第一症状是发热,因此早晚量体温是筛查病情的初始手段。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就感官缺失与COVID-19间的联系展开研究,发现嗅觉和味觉丧失是COVID-19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且恢复率较高。该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期刊上。

  口罩也许挡不住咳出的病毒

  然而近日,一项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的研究成果显示,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纯棉口罩均不能阻断新冠病毒经患者咳嗽“出逃”,也就是说,只要新冠病毒感染者咳嗽,就算他们戴着一次性外科口罩或纯棉口罩,病毒照样能逃逸到周围环境中。

  武汉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近70%

  “截至目前,武汉有2500多名80岁以上的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占湖北省高龄患者近70%,其中重症危重症发生比率为40%左右,救治成功率接近70%。”在4月16日武汉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介绍了当前我国高龄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情况,在病愈出院的高龄患者中,有7位百岁老人,其中最高龄老人已108岁。

  华中科技大学胡波等团队系统报道新冠肺炎患者的神经学临床表现

  2020年4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胡波及Li Yanan共同通讯在JAMA Neurology (IF=12)在线发表题为“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214例SARS-CoV-2感染的特征性神经系统表现,其中214例经实验室确认的COVID-19诊断并在医院进行了治疗。该研究发现,在214例COVID-19的患者(平均年龄52.7 岁;87例男性)中,不严重感染的患者有126例(58.9%),严重感染的患者有88例(41.1%)。总体上,有78例患者(占36.4%)有神经系统表现。感染较严重的患者具有神经系统表现,例如急性脑血管疾病(5 [5.7%]比1 [0.8%]),意识障碍(13 [14.8%]比3 [2.4%])和骨骼肌损伤(17 [19.3%]对6 [4.8%])。总而言之,COVID-19患者通常具有神经系统表现。在COVID-19流行期间,当看到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时,临床医生应将SARS-CoV-2感染作为鉴别诊断,以避免延迟诊断或误诊,并失去治疗和预防进一步传播的机会。

  《自然-医学》:外科口罩或能阻止有症状人群的季节性冠状病毒传播

  根据《自然-医学》发表的一篇论文,外科口罩也许能有效阻止有症状人群的季节性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传播。现已表明口罩可以显著减少呼吸道飞沫中流感病毒的可检测量以及气溶胶中季节性冠状病毒的可检测量。不过,仍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口罩是否能阻止的SARS-CoV-2传播,SARS-CoV-2是一种与季节性冠状病毒关系紧密的病毒。

  2

  中国海洋大学:海岸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时空动态:聚集过程与共发生关系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张晓华教授等人于2020年3月4日在微生物顶级期刊ISME Journal发表题目为《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archaeal community in coastal sediments: assembly process and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中国东部沿海海岸沉积物中古菌的动态分布模式。

  给Deepfake 假脸做 X-Ray,新模型把换脸图打回原形

  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0 接收结果已公布,6656 篇有效投稿中录取了 1470 篇论文,录取率约为 22%。本文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者被 CVPR 2020 接收的一篇论文,其提出给换脸图像做「X-Ray」,检测图像是否是合成图片,并指出合成的边界,兼备了识别和解释两种特性。

  周军团队揭示纤毛稳态调控的新机制

  2020年4月9日,周军教授领衔的山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上在线发表了关于纤毛稳态调控的最新成果。论文的题目为“ASK1-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blocks HDAC6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to drive the disassembly of photoreceptor connecting cilia”,论文第一作者是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冉杰,通讯作者是周军教授和刘敏教授。

  葛亮团队揭示非经典分泌蛋白进入膜泡的分子机制

  2020年4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亮课题组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 -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条介导UPS货物进入膜泡的蛋白跨膜转运分子通路。

  科研人员破解番茄“抗虫兵法”

  4月11日,昆虫学期刊《害虫管理科学》发表了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张蓬军等的研究论文,解密了番茄的“智能”防御机制,破解了番茄独特的“抗虫兵法”。其研究成果表明:番茄会根据自身的组成型防御的强弱程度,来决定是否启动诱导型防御反应,以实现最佳的防御效果。

  纳米反应器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健研究员团队与吴忠帅研究员团队通过分子水平的设计,开发了一种硫化物催化剂修饰的纳米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获得了优异的多硫化物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

  首个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簸箕柳基因组发布

  近日,《园艺研究》在线发表了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佟明课题组完成的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簸箕柳参考基因组。论文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博士韦素云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在该项研究中综合利用了三代PacBio测序和Hi-C技术。新组装的簸箕柳基因组大小为356 Mb,Contig N50为263908bp,是2014年完成的参考基因组的65倍,注释了36937个蛋白编码基因,95.29%的簸箕柳基因组序列能够挂载到19条染色体上。新组装的簸箕柳具有更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将更有助于杨柳科物种比较基因组的研究,并为木本植物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基因组资源。

  秸秆还田过量对重金属铬超标土壤不利

  近日,《环境科学与技术》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创新团队最新成果。他们以我国土壤中典型的、具有高致毒性重金属铬(III)为例,在微观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铬污染控制具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员杨建军介绍,秸秆还田是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秸秆还田过程中,如何保障重金属超标农田的安全利用尤为重要。

  攻克马铃薯晚疫病曙光初现

  4月14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团队领衔完成的最新成果。他们破解了马铃薯一个广谱抗病基因的识别分子机制,为今后开展晚疫病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全球调查显示:栽培水稻“返祖”现象普遍存在

  经过3年多的努力,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涵盖各大洲来自16个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稻区都进行了抽样,在对524份杂草稻的研究中发现水稻在世界各稻区均存在去驯化现象。这项调查也对水稻进化、资源利用和杂草稻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浙江万里学院葛楚天/钱国英深层次揭示温度对于物种性别的控制机制

  2020年4月17日,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葛楚天,钱国英及杜克大学Blanche Capel等人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is mediated by pSTAT3 repression of Kdm6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温度与Kdm6b转录调控之间的因果关系。该研究显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温暖的雌性产生温度下被磷酸化,与Kdm6b基因座结合,并抑制Kdm6b转录,从而阻断了雄性途径。Ca2 +的流入(STAT3磷酸化的介体)在雌性温度下升高,并充当STAT3激活的温度敏感调节剂。

  打破30年的认知,邵峰团队发现细胞焦亡可出现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2020年4月16日,NIBS的邵峰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Granzyme A from cytotoxic lymphocytes cleaves GSDMB to trigger pyroptosis in target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通过细胞焦亡杀死gasdermin B(GSDMB)阳性细胞。杀伤作用是由淋巴细胞衍生的颗粒酶A(GZMA)切割GSDMB产生的,释放了其成孔活性。干扰素γ上调GSDMB表达并促进细胞焦亡。GSDMB在某些组织,尤其是消化道上皮,包括衍生的肿瘤中高度表达。将GZMA可裂解的GSDMB导入鼠类癌细胞可促进小鼠体内的肿瘤清除。这项研究建立了gasdermin介导的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杀伤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机制,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万里学院葛楚天等揭示龟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的上游调控通路

  2020年4月17日,浙江万里学院葛楚天课题组和杜克大学Blanche Capel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is mediated by pSTAT3 repression of Kdm6b 的研究论文。发现高温通过促进龟性腺体细胞Ca2+内流,激活pSTAT3,抑制Kdm6b表达,继而抑制Dmrt1表达,最终促进雌性发育;并提出了一个环境依赖型性别决定(ESD)机制的保守调控假说。

  北京大学张泽民/申占龙等发现结直肠癌中免疫细胞的关键组成,对于精准治疗提供了参考

  2020年4月16日,北京大学张泽民,申占龙,安进公司的 Xin Yu及Jackson G. Egen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来自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和基质细胞群进行了scRNA-seq分析,确定了特定的巨噬细胞和常规树突状细胞(cDC)亚群是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串扰的关键介体。

  湖南农业大学等多机构合作,发现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机制

  2020年4月15日,武汉大学刘实团队(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Science Advances 在线发表题为“O-GlcNAc transferase promotes influenza A virus–induced cytokine storm by targeting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5”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在A型流感病毒(IAV)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中,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相关的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信号传导的基本功能。O-GlcNAc转移酶(OGT)是蛋白质O-GlcNAcy酰化的关键酶,介导IAV诱导的细胞因子产生。该研究确定IAV诱导OGT与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结合,从而导致IRF5在丝氨酸430上的O-GlcNAcylation。K63连接的IRF5泛素化和随后的细胞因子产生需要IRF5的O-GlcNAcylation。临床样本分析表明,IRF5被O-GlcNAcy酰化,IAV感染患者中较高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较高的血糖水平相关。

  尚仁福、方文雯等报道miRNA簇加工调控新机制

  2020年4月16日,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Eric Lai实验室与合作者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了文章Genomic Clustering Facilitates Nuclear Processing of Suboptimal Pri-miRNA Loci,该研究发现了一类本身并不能被Microprocessor有效识别并加工的pri-miRNA可以通过位于同一miRNA cluster内的其它miRNA的协助完成自身的加工,并阐明了其内在的分子作用机制。

  董民团队发现索氏梭菌致死毒素TcsL的细胞受体

  2020年4月16日,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董民教授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Genome-Wide CRISPR Screen Identifies Semaphorin 6A and 6B as Receptors for Paeniclostridium sordellii Toxin TcsL 的研究长文。文章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全基因组敲除文库筛选及体外体内功能实验证实了TcsL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脑信号蛋白(Semaphorin)6A和6B(SEMA6A和6B)来特异性识别并入侵细胞,发挥其病理生理功能。阻断TcsL-SEMA相互作用为体内中和TcsL和降低索氏梭菌感染的高病死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前景分析

  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受Nature Reviews Chemistry(IF=30.628) 编委会邀请,撰写题为“Prospects of organi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practical lithium batteries”的综述论文,对有机电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提出见解。文章第一作者为卢勇博士,通讯作者为陈军院士。该文章从材料水平和全电池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实际现状和应用前景,充分考虑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结合,为有机电极材料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指明了方向。

  可见光促进EDA复合物引发的非天然α-氨基酸合成以及多肽的精准修饰

  兰州大学王锐院士和许兆青教授团队前期报道了在可见光促进下,Cu催化NHP酯的脱羧烷基化,实现了由甘氨酸直接制备非天然α-氨基酸和多肽中甘氨酸残基的烷基化修饰(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5841.)。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近期,该团队发展了可见光促进EDA复合物(electron donor-acceptor complex)引发的Katritzky盐与甘氨酸(或多肽中的甘氨酸片段)的脱氨基烷基化反应,成功实现了无催化条件下非天然α-氨基酸的简便合成以及多肽的后期精准烷基化修饰(图1)。该研究成果以Hot Paper的形式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

  渐冻症和额颞叶痴呆患者中C9ORF72蛋白功能缺失和获得性毒性的协同致病机制

  2020年4月13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路德维格研究所Don Cleveland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Reduced C9ORF72 function exacerbates gain-of-toxicity from ALS/FTD-causing repeat expansion in C9orf72” 的研究论文,证明了在ALS和FTD中,C9ORF72蛋白功能缺失会进一步加剧C9orf72重复序列的毒性。

  共生细菌的发酵产物改变肠上皮细胞的脂质代谢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子微生物致病机制研究小组PhilippeJ. Sansonetti团队于2020年3月11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Host Microbe)(影响因子=15.753)发表题目为《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Commensal Bacteria Alter Enterocyte Lipid Metabolism》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小鼠两种肠道共生菌通过其分泌的发酵产物调节肠上皮细胞脂质代谢的机制。

  CRISPR 筛选鉴定出氧稳态相关的线粒体及脂代谢途径

  2020年4月6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Broad研究所及麻省总医院Vamsi Mootha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tic screen for cell fitness in high or low oxygen highlights mitochondrial and lipid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通过CRISPR筛选技术,系统鉴定了人体基因和通路水平对高低氧环境(即21%、5%及1%O2)的细胞健康(cell fitness)水平的变化,揭示了参与氧感受、代谢的基因及通路。

  LGR5阴性细胞可塑性、脐带血 HSC 调控等

  在2020年3月9日至3月22日这两周,Cell Stem Cell 共发表了5篇文章。重点关注了肠道中LGR5阴性细胞的可塑性,主动脉瘤中平滑肌细胞功能维持的关键因素,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可塑性,以及HSC的记忆性和脐带血中HSC受环境因素的调节研究。

  受损的神经元能退回胚胎状态再生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成年小鼠的神经元在受伤后会退回胚胎状态自我修复,而这一机制与亨廷顿氏病基因(HTT)有关。他们通过分析损伤的小鼠皮质脊髓束运动神经元的转录组,发现这些神经元在转录组水平上会退回到未成熟状态。在适当刺激下,这些细胞会进行修复和再次生长,其体内的HTT基因能调控再生过程所需的转录组(mRNA分子)。而在敲除HTT基因的基因工程小鼠中,神经元再生会显著下降。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亨廷顿氏病的发病机制。

  一次分裂异常就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一般认为,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逐渐积累小的基因突变,最终才变成了癌细胞。但一些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一些突变过程,如染色体断裂-融合-桥(BFB)循环和染色体碎裂,能迅速变成癌细胞。最新,在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重建了染色体出现断裂-融合-桥循环的起始过程。随后,他们发现细胞出现的分裂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桥的形成。而这一过程会增加染色体碎裂的数量,导致细胞出现快速和广泛地的DNA损伤,并因此具有了多种癌细胞基因组的特征。

  母乳喂养婴儿或可抑制肠道病毒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新生儿似乎并未携带任何此类病毒,但其出生后第一个月内,肠道就迅速成为数十亿病毒的乐园。研究人员在《自然》报告称,病毒群落的形成则取决于婴儿是否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调控新生儿病毒群落的逐步形成。

  《自然-人工智能》:AI助力 4D 核磁共振扫描,数据处理速度提高 30 倍!

  近日,来自苏黎世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Valery Vishnevskiy 教授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可以显著加速 4D flow MRI 数据处理。这个深度学习模型有望让临床医师在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扫描的同时,实时观察血流变化,从而优化诊断工作流。研究人员表示,该深度学习 AI 模型,可以在几秒之内对经过心脏的血流进行四维重建。这个 AI 系统还能在 20 秒左右的时间里重建一次扫描,比目前尖端的传统方法快 30 倍,比之前的深度学习方法快 4.2 倍。

  近40年的猜测首次有证据了!为癌症等多种疾病开启新的治疗方向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几位科学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首次直接观察到了这样一个多蛋白的酶组合,为细胞产生嘌呤——最丰富的细胞代谢物,发挥关键作用。领衔这项研究的是著名化学家Stephen Benkovic教授。“我们的研究表明,执行特定代谢途径的酶,并不是在细胞内随意分布的,而是会形成独立的组合,也就是所谓的代谢物组合(metabolons)。”他说,“我们不仅找到了代谢物组合的存在证据,而且发现它们出现在癌细胞的线粒体附近。”

  Nature重磅发现:对糖的偏爱,竟源于肠道对大脑的驱动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大脑行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杂志发表题为:The gut-brain axis mediates sugar preference 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发现:摄食后从肠道到大脑的糖感觉通路对糖偏好的形成至关重要,并揭示了甜味剂与糖类对行为具有不同影响的神经基础以及糖对食欲影响的基本回路。

  史上最简单减肥方法:无线光遗传学技术通过刺激褐色脂肪组织产热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糖尿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发表题为:Wireless optogenetics protects against obesity via stimulation of non-canonical fat thermogenesis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小鼠中植入一个无线光遗传学装置,刺激皮下脂肪组织并有效激活Ca2+循环的脂肪产热,增加全身能量消耗并且无需冷刺激。此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脂肪特异性冷刺激模拟可以通过激活非常规生热作用预防肥胖!

  Cell三篇文章揭示G3BP为核心的RNA-蛋白互作网络调控相分离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0年4月16日,Cell杂志背靠背发表的三篇文章以G3BP调控应激颗粒SG形成为例,解析了核心蛋白的相变如何调控RNP聚集体的形成,并且提出了竞争性结合的蛋白互作网络以解释多种聚集体形成及共存的新模型。

  BINAP/diPAMP手性杂化双膦配体

  构建既含有轴手性又含有膦中心手性的杂化手性双膦配体,是不对称有机膦化学中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近日,东华大学左伟伟教授团队通过利用分子内P=O基团为诱导基团,成功实现了兼有联萘轴手性和膦中心手性的杂化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该成果近期以Frontispiece论文形式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并被选为当期的热点论文。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薛清泉为第一作者,朱美芳院士和左伟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Nature罕见同期发两篇“相似”量子成果,真相“真香”

  4月1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篇研究,演示了一种可在目前技术能及温度(0.1K)的15倍温度(1.5K)下运作的量子计算平台。尽管这一升温幅度看似并不高,但该研究提出的“热量子位”方案给工程上带来的便利,或将改变量子计算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杨智寰、Andrew Dzurak等领衔的这一研究并不是《自然》本周刊登的唯一关于“热量子位”的文章。《自然》刊发的另一篇文章《热硅量子位中的通用量子逻辑》(Universal quantum logic in hot silicon qubits),使用相似的硅技术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制作了一个能在1.1K温度下运作的量子电路)。杨智寰告诉《中国科学报》,上述论文作者第一作者Menno Veldhorst是Dzurak小组的前博士后研究员,两个原理性试验虽然获得成果的时间不同(Dzurak小组的成果取得于2019年2月,Menno小组的成果取得于2019年10月),但它们相互独立、相互印证。

  2

  哈佛停止招聘,MIT校长自愿减薪,澳洲高校大裁员:全球学术就业进入“黑暗时期”

  在疫情影响下,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所高校开始出现财政危机。近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领导层纷纷发表公开信,表示学校主要收入来源受到巨大影响,将重置预算并取消本年度招聘计划。这可能对全球学术就业环境产生巨大打击。

  Nature专刊|祝贺苏州大学120周年校庆:胸怀大志,有所作为

  2020年5月8日,苏州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近日,世界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布苏州大学120周年校庆特刊,特刊以“Thinking big to make a difference”为题,全面刊登介绍了苏州大学办学成就及科研成果。

  2

  二阶梯度优化新崛起,超越 Adam,Transformer 只需一半迭代量

  常见的最优化器,如 Adam、AdaGrad、SGD+Momentum 等,都是一阶的。但是二阶梯度的收敛速度相比它们就快了太多。近日,谷歌研究者联合普林斯顿大学等,提出了真正应用的二阶梯度最优化器 Shampoo,让这个理论上颇有前景的设想变为现实。

  在黑洞周围证实爱因斯坦预言,ESO观测到恒星的史瓦西进动

  近30年前,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绕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 *轨道运行的恒星S2。现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给出了S2的确切运行轨迹。S2每16年完成一周公转,距离黑洞大约200亿千米。研究小组在获得了330次恒星位置和速度的测量数据后,确定了S2在人马座A *周围路径中的史瓦西进动。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或出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猎手”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于2018年光荣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学遗产并未烟消云散。据美国太空网15日报道,研究人员对开普勒望远镜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当的系外行星开普勒-1649c,其也位于自身主恒星的宜居区,因此,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马普所AM:Pt族手性晶体中的超长表面态费米弧与高效氢还原

  近期,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团队 (杨群博士研究生、李国伟博士、孙岩博士、Claudia Felser 教授)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确定了拓扑材料在异相催化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主张通过构筑手性晶体进一步优化和激活拓扑非平庸表面态,在高性能催化材料合成上取得了突破。

  曲率稳定法实现大面积ABC三层石墨烯的外延生长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 T. Charlie Johnson课题组的高兆理等研究者报道了一种基于镍铜梯度合金衬底的CVD外延生长三层石墨烯的方法。研究团队使用纳米角分辨光电子谱(nanoARPE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IR-SNOM)证实了ABA-TLG和ABC-TLG的存在。

  2019中国地质调查和地质科技“双十”出炉

  4月16日,2020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9年地质调查工作,并聚焦新需求,部署了这一年的重点工作任务。3500多人参加了本次视频会议。会议表示,2020年地质调查工作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推进地质事业转型升级。

  用标准化工具助力全球抗疫

  日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向国际社会与相关行业免费公开了重症监护呼吸机等电子医疗设备相关的28项国际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IEC主席舒印彪是此项举措的发起者之一。在世界各国奋力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过程中,急救呼吸机的紧缺正成为许多国家卫生组织面临的巨大难题,而这些呼吸机对于越来越多的重病患者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医疗设备。

  联合国刊登中科院院士文章

  合国网站近日发布了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撰写的题为《大数据支撑全球疫情应对》的文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联合国邀请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科学家小组撰写文章,《大数据支撑全球疫情应对》是首篇发表的文章。

  我国首个降血糖原创天然药物上市

  近日,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官网报道,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玉玲和申竹芳领衔研发的国内首个降血糖原创天然药物——桑枝总生物碱片于3月17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该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是我国近10年首个批准的糖尿病中药新药。北京五和博澳药业为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北京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二期项目开工

  4月17日, 北京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北京大兴中关村生物医药基地举行。据悉,该园区定位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成果服务和产业化基地,将对接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科研资源,重点聚焦心血管、诊断试剂、骨科新材料、高端影像、微创器械等领域,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配套设施和产业服务。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研究员应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撰写植物氮信号调控网络综述文章

  近日,储成才研究员受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撰写了题为“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hierarchical nitrogen signalling network in plants”的综述文章,对以NRT1.1-NLP为核心的硝酸盐信号通路、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植物氮信号调控网络,以及系统性氮信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图 1),对植物中不同层级的氮信号调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植物氮信号网络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2

  新技术为南水北调注入创新动力

  扬州大学教授陆伟刚团队的研究成果《南水北调工程大流量泵站高性能泵装置关键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近日获得了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团队集成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流量泵站创新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性能泵装置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