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文 16个药要火!连花清瘟、清开灵等
来源 | 国家卫健委
整理 | 赛柏蓝
流感季节到,这些药又要火了!连花清瘟、清开灵、奥司他韦 、 小儿肺热咳喘……
2018秋冬季,防控流感开始了
10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介于2017年流感疫情明显高发,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对今冬明春流感防控工作做了安排。
《方案》在疫情监测与研判、流感疫苗应用、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暴发疫情处置、医疗救治工作,五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
卫健委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相关诊疗方案要求,对临床诊断为重症流感的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必要时采取集中救治,减少病例死亡。基层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和患者病情,科学实施分级诊疗,合理分流患者。
流感高发,这些药火了
2017年遍布全国的冬季流感,从11月开始进入高发期,持续了三个月,造成的损失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2018年1月9日,原国家卫计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用13个中成药、3个化学药、以及一些中药饮片,对流感病毒展开全面阻击,遏制了病毒传播蔓延。
今秋未雨绸缪,对流感的防控和治疗,《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依然有效,官方推荐的药,依然给力。
原国家卫计委推荐,13个中成药抗流感
对于流感治疗,原卫计委推荐了抗病毒药物、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中医治疗的方案,分为“轻症辨证治疗方案”“重症辨证治疗方案”和“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推荐了13个中成药和饮片。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风热犯卫,常用中成药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热毒袭肺,常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3种西药,去年已封神
在《方案》中卫计委表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并给出了3种药物的使用建议。经过今冬的流感爆发季,这3个药获得一致认可,有成为抗流感“神药”的趋势。
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但是,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不过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中药饮片类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
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
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
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重症辨证治疗方案——毒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炙麻黄6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9g知母10g
鱼腥草15g葶苈子10g黄芩10g浙贝母10g
生大黄(后下)6g青蒿15g赤芍10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
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
腹胀便秘加枳实9g、元明粉6g(分冲);
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五味子6g。
重症辨证治疗方案——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5g炮附子(先煎)10g黄连6g金银花20g
生大黄6g青蒿15g山萸肉15g枳实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浙贝母10g
杏仁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注:
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