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别傻了,看看这60万人的血泪教训

  

  一名50多岁的加拿大女子,因为无法忍受新冠后遗症,竟然去申请安乐死。

  

  上周,很多媒体报道了这个让人唏嘘的故事。

  新冠后遗症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有不少网友发布留言,分享了自己或亲友遭遇新冠后遗症的痛苦经历。

  

  其中,一位网友描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后遗症非常厉害,人容易疲倦乏力,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走不了一会路就很累了,失眠严重非常痛苦……

  看到这些真实的故事,人们不禁会问:

  新冠康复后,到底有多少人会出现后遗症?

  奥密克戎毒株的后遗症,是不是变得更少了?

  01

  重症率剧减

  其实,早在两年前,在新冠病毒刚流行时,就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后遗症了。

  不过,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与两年前的毒株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感染者的症状更轻了。

  

  今年上海疫情重症率为0.065%

  按照张文宏等人的研究,今年上海疫情期间,3月22日至5月3日,被纳入研究的33816名奥密克戎感染者,最后只有22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

  与之相比,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确诊患者的重症病例,一度高达32.4%,两者相差将近500倍!

  所以,如果在当下提及后遗症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推断:

  奥密克戎的临床症状变得这么轻,那它是不是没有后遗症了?

  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从去年底才开始流行的,至今也才半年多,所以,有关后遗症的权威研究,一直都比较缺乏。

  上个月,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研究,终于第一次揭示了明确的结论。

  02

  风险下降58%

  这项英国的研究显示:

  在奥密克戎病例中,4.5%出现新冠后遗症(国外称为“新冠长期症状”);

  而在德尔塔病例中,则有10.8%出现新冠后遗症。

  两者相比,奥密克戎病例出现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比德尔塔病例下降了58%。

  

  《柳叶刀》关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研究

  虽然风险减少,不过,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力更强,导致了更多的感染者,出现新冠后遗症的人数,也超过了之前的毒株。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5月1日,英国共有200万人报告新冠后遗症,占人口3.1%。

  其中,有59.3万人(30%)在阿尔法成为主要变异毒株之前就首次感染(或怀疑感染);这个数字在阿尔法流行期间为23.9万人(12%),在德尔塔流行期间为42.7万人(21%),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为61.9万人(31%)。

  可见,奥密克戎后遗症的病例数量,在几种毒株中是最多的。

  而且,随着奥密克戎的继续蔓延,它引发的后遗症病例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03

  更容易咳嗽/疲倦

  2021年,《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学报告》,刊登了一个研究报告。

  该研究共确认了55种新冠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5种是疲劳、头痛、注意力障碍、脱发和呼吸困难,此外还有嗅觉和味觉丧失、咳嗽、关节疼痛等。

  这项研究的对象,都是2021年1月1日前的感染者,当时还没有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

  不过,据《每日新闻》称,今年5月26日,日本东京都公布了一项,当地有关奥密克戎后遗症的分析结果:

  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咳嗽,占比38.6%;

  其次是疲劳倦怠,占比34%。

  味觉失灵占10.6%,嗅觉失灵占9.5%,脱发占0.8%。

  

  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咳嗽、疲劳

  与之前的德尔塔后遗症相比,奥密克戎导致味觉嗅觉失灵、脱发的频率减少了,而咳嗽却增加了16.4个百分点,疲劳倦怠则增加了8个百分点。

  

  网友关于新冠后遗症的留言

  上述关于奥密克戎的最新研究,大多来自国外,不过对我们中国依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从重症比例、后遗症比例来看,奥密克戎的威力确实不如此前的毒株。

  但是,它仍有可能造成各种后遗症,让人难以忍受,哪怕概率只有4.5%。

  所以,奥密克戎绝对不是所谓的“大号流感”,对其小心防范才是理智之举。

  参考资料

  [1]Dynamic Disease Manifestations Among Non-Severe COVID-19 Patients Without Unstable Medical Conditions:A Follow-Up Study--Shanghai Municipality,China,March 22-May 03,2022.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941-2/fulltext

  [3]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entific Reports.

  作者:东东 | 编辑:布谷 小薛 | 审稿:老白图片来源网络、pixabay图片网,侵权联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