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传播仍缺乏数据支撑 世卫组织澄清
世卫组织专家6月8日发表的关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是非常“罕见”现象的言论引起争议。目前由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对于疫情的推动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世卫组织6月9日对此做出澄清。
世卫组织紧急事务项目技术主管范·科克浩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这并不是说无症状感染者不会传播病毒,问题是这种情况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研究人员认为,各方对于无症状传播病毒的说法不一,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研究数据仍然有限,另一方面是难以区分不同性质的无症状感染者。
研究称无症状传染指数最高2.2%
目前全球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传播病毒仍在研究中,研究的结论也差异显著。6月4日在科学预印版网站上发表的一项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通过分析早些时候发表的4篇研究(其中两篇经过同行评审,两篇为预印本),得出了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指数,最高为2.2%,研究者认为,不应认为无症状感染者是推动新冠病毒社区传播的主要因素。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副主任冯子健日前在《柳叶刀》上联合发文也指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有症状感染者传播,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性较低。文章认为,通过积极地识别有症状感染者(即患者)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可及早发现大多数无症状感染者,同时及时采取适宜的病例隔离措施,可以降低传播风险。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无症状传播推动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上周由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转化科学研究院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显示,无症状感染者贡献了45%的新冠感染人数,并称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当,在病毒传播力方面没有区别。
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转化科学研究院主任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教授在社交媒体上针对世卫组织的表态评论道:“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不足,他们没有将一些研究纳入进来。”世卫组织也承认,目前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样本量较小,结论的数据相关性较弱。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研究数据目前还不是很完整,这是造成众说纷纭的一大原因。”一位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还表示,科学上对于无症状感染的定义是清晰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卡尔·博格斯特伦(Carl Bergstrom)教授认为,应该对不同性质的无症状感染做出区分,否则容易导致公众的误解。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世卫组织应该明确地区分自始至终没有症状的感染者(asymptomatic)以及尚未表现出症状的感染者(pre-symptomatic),这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人群:第一部分是隐性感染者,全过程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另一部分人群是感染以后处于潜伏期,未来可能会出现症状。
“长阳”患者传染性极小
研究人员承认,在症状出现前,确实难以区分哪些是真正的无症状患者,哪些人会在几天后表现出症状。根据托普教授的研究,大部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几天后也没有出现症状。对于上述区别,世卫组织予以承认,并称难以区分轻微的症状与完全无症状。
博格斯特伦教授指出,即便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是“罕见”的现象,但出现症状前的传播则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症状的人在公共场合也仍需佩戴口罩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阶段的传播,症状的潜伏期可能在3-6天。”
我国对无症状感染有明确定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目前我国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为长期阳性患者,最新公布的研究证明,这些“长阳”患者基本不具有传染性。6月8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武汉市对5月14日至6月1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样本,经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分离培养,300人份样本均未培养出“活病毒”。
对此,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传染病专家张定宇表示:“尽管无症状感染者样本核酸检测阳性,但如果新冠病毒含量极低,或为死病毒,或为病毒的碎片,就培养不出‘活病毒’,意味着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极低甚至无传染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