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和黄骅都在争的汉代宛乡城探考
旧城古槐
一、苑乡还是宛乡?
宛乡最早见于《水经注》卷九:无棣沟。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无棣沟又东径乐陵郡北,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径苑乡县故城南,又东南径高成县故城南,与枝渎合......盖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渎,河之旧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别,是县有浮阳之名也。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
什么意思呢?
无棣沟又东流,分为两条渠道。无棣沟又往东流经乐陵郡北面,又折向东边,往北流,又转而往东流经宛乡老城南面;又往东南流经高城县老城南面,与支渠相汇合......大概是因为浮水出入的水流,同流与逆流的水互相混并,清河和漳河这两条水,又循河水的旧道而流,浮水的遗迹又是从这里分出的,所以该县也就有了浮阳之名了。浮水上口在浮阳县境内引入清河水。往东北流经高城县苑乡城北面,又往东流经章武县老城北面。
其后宛乡地名见于唐初的《初学记》卷八·州郡部:【胥国宛乡】汉武帝封河间献王子让为胥侯。《水经注》云:浮水东北经高城县之宛乡城。今在盐城县界(当为盐山)。当然也是引自《水经注》的话。
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的明代《水经注》抄本作宛乡,但《四库全书》收录的《水经注》作苑乡,并在后面单独注明是讹作宛: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径苑乡县故城南(案:近刻讹作径宛乡故城南)又东南径高成县故城南(案:高成近刻作高城)。
相关地名示意图
查相关资料:宛本身有两个读音,宛(拼音:wǎn、yu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通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读作“wǎn”时是“屈草自覆”,即把草弯曲用以覆盖自身。引申圆曲、屈折之称;还引申有弯曲、低洼、晃荡等意义 。在读“yuān”时,表地名,如汉时西域诸国之一就有“大宛”,现在的宣城,古称宛陵,不读成“宛(wǎn晚)陵”,应读成“宛(yuān冤)陵”。但现在大多数人见宛都读成wǎn了,就比如“叶(shè舍)公好龙”,读成ye反而觉得不对了。所以,至于不同朝代的版本无论是苑还是宛就不再讨论了,大家知道当地名时,宛 应渎yuān就可以了。
二、宛乡在何处?
历史上,倒是真有个苑乡县,县治在今天的邢台市任泽区北十八里。十六国(319-333)后赵置,属广平郡,北魏废。《方舆纪要》 卷15任县:苑乡城 “本汉南县地, 后为闲厩之所, 谓之苑乡”。距离盐山三百多公里,肯定不是一个地方,暂且不论了。为统一起见,以下皆称“宛乡”。我们看两个政府网站的相关消息:
黄骅市政府网站,黄骅市建置沿革下: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封刘隆为宛乡侯,设宛乡侯国(国都在今旧城村)。
孟村县政府网站,孟村回族自治县历史沿革下: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在今孟村设宛乡城,赐予宛乡侯刘隆作领地。
笔者翻遍手头史料,未曾找到宛乡侯刘隆的领地在何处?相关的史志,如《沧州志》、《盐山县志》《河间府志》也只是在古迹篇中列入,但同时都注明今迹无考。
《盐山新志》宛乡条
《汉书》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宛乡侯隆,楚思王子。(元始元年)闰月丁酉封,四年免。
刘隆是西汉楚思王刘衍的第十八个儿子。元始(1-5)是西汉时汉平帝刘衎[kàn]的年号,共计5年。但在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发现这个年号被用至元始二十六年(26)。黄骅市政府网站刘隆封侯的时间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明显是错误的。孟村县政府网站,汉平帝的名字也是错的,应为是刘衎,楚思王才叫刘衍。
汉朝汉武帝的推恩令实际上是一种削藩的手段,以前诸侯全国上下都一样,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或者财产,而推恩令就是诸侯们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位置,其他的儿子也能从父亲的封地里分出来一块,这样一直分下去,直到没地可分,所有的诸侯国都被越分越小了,新分出来的领地和原来的领地平级,直属于中央。王侯们再想造反,根本就不可能了。
楚思王刘衍是楚孝王刘嚣的儿子,初封平陆侯,公元前23年,刘衍的哥哥楚怀王刘文去世,刘文无子,国除。第二年,汉成帝复立刘衍为楚王,在位二十一年卒,谥曰思。西汉楚国的国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按推恩令规定,他的儿子们的封地在其受封的楚国才合理,就像河间献王刘德的儿子们封地在河间国(大约相当今沧州市辖)才合适,为何楚思王的儿子刘隆的封地在盐山,因为没有相关史料证实,让人费解。宛乡侯国,只存在了不足四年,王莽掌权后,国除。史料中没有封地的具体情况也就容易理解了。
大马闸口出土的汉墓
史料中最早提及宛乡的是《水经注》,那只能顺着这个路子来,但可惜的是,不知是郦道元笔误还是其他原因,在无棣沟和浮水项下提到两个宛乡,一是“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迳宛乡故城南,又东南,迳高城县故城南,与枝渎合。”二是“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径高城县之宛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无棣沟经过的是苑乡故城南,浮水经过时是苑乡城北。《水经注》中河流所经之处,几乎通篇都是某某故城,对此很是不解。如高城县故城、章武县故城。郦道元(约470—527)卒于527年,其时,高城县治仍在原地,即今盐山古城赵村,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县治才迁到大留里。章武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北齐废,南境入高城县,县治今黄骅故县村。何来故城之说?
因为两条河流连着两个宛乡,连民国时期的方志大家贾恩绂(1865年 —1948年 )也不得其解,只好推论了一个宛乡本部在今乐陵,北宛乡在高城县境。因为东汉名士苑康为勃海重合人,苑宛通假,所以把宛乡本部定位到今乐陵境内;贾恩绂在《盐山新志》宛乡条下:“明初李柳西笔记谓齐之甘罗城(在今盐山望树)在汉为宛乡城,又云,刘隆故封在大留里(今黄骅旧城)。”本身李柳西笔记中就出现了两个宛乡,加之《水经注》也有两个宛乡,这就更扑朔迷离了。
按无棣沟流向,那么宛乡故城当在高城县城西北。(浮水)“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径高城县之宛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应属不当,当时高城章武两县分设,章武城之西不可能为高城县属地,高城县之宛乡当在章武城之西南。若如此,高城县之宛乡与宛乡城当属一地两称,浮水和无棣沟在宛乡城的南北擦肩而过。
如果按《水经注》关于无棣沟及浮水所经之处正确,而且宛乡故城与高城之宛乡应为一地(否则的话,高城县治在宛乡东南,按贾恩绂的说法宛乡在今乐陵,高城县治也跑到乐陵去了。)那么宛乡的位置当在今黄骅旧城镇所属的马闸口一带,西汉时既属于高城(盐山)版图,而又临近大河,主要是和《水经注》两条河流方位相符。
2015年8月,黄骅市旧城镇大马闸口村发现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主要有陶模型器,有陶俑、猪、井、磨、碓及陶罐等20余件(套),这一墓葬一大特点是,墓砖都是画像砖,有菱形纹、车马纹、钱纹、龙纹、卷云纹等,画像砖颜色保存基本完好,花纹非常精美, 画像砖室墓在河北省墓葬发掘史上极为罕见,应该不是普通平民之墓。马闸口一带在汉代傍古浮河,设有闸口及码头,是漕运盐业的水路交通要道。现在的几个马闸口村距旧城只有几公里,宛乡侯国都城在今旧城倒是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