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照进来:蛤蟆去看心理医生的个人成长之路
文/可蓝
很久以前,在河岸的边上,住着鼹鼠和河鼠两个好朋友。它们还有两个好朋友:蛤蟆和獾。
有一天,鼹鼠发现很久没见到蛤蟆了,它就跑到蛤蟆家去看他。它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
于是,鼹鼠绕到从后门去看,才发现蛤蟆从一堆杂乱的衣服中探出头来,整个人不修边幅,精神萎靡,与从前意气风发的样子大不相同。
鼹鼠回家后与河鼠说起了蛤蟆的状况,它们很担心这位老朋友,它们认为蛤蟆有点郁抑。
这时,报纸上的一则关于心理咨询的广告吸引了河鼠。它和鼹鼠叫上獾,一致建议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苍鹭就是广告中那位心理医生。它与蛤蟆严肃地确认了的确是蛤蟆自己有意愿来心理咨询,并愿意自己付费,苍鹭才同意帮助蛤蟆。
这十来次的心理咨询,就像一束光照进了蛤蟆的生活。蛤蟆也从此踏上自我认识、自我负责、自我成长之路。
这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伯德的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给我们讲述的故事。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咨询。这是一本可以帮我们快速了解自己与他人、也可以帮我们治愈心灵创伤的心理类书籍。
| 01 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人,总觉得“我不够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心理咨询理论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的“沟通分析理论”,它属于心理学中的TA流派。“沟通分析理论”提出了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状态出现,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
在没有去心理咨询之前,蛤蟆在被父母朋友批评时,经常呈现的就是“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具体是什么样子呢?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TA的行为和感受就像一个孩子。
TA有可能放飞自我,像一个自然型儿童一样,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情绪。
TA有也可能是一个适应型儿童,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为了生存,而做各种妥协、道歉、承诺表态等行为。TA的自我价值感是低的,TA的行为是退缩的、讨好的、没有界限感的。
苍鹭与蛤蟆刚开始咨询时,蛤蟆说他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朋友们总是指责它,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然后,为了讨好朋友,它总会向朋友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且这个过程一直在循环发生,蛤蟆就越发觉得自己不好。
苍鹭问蛤蟆可以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什么?蛤蟆才想起来,这些场景很像自己小时候总是被父亲一直批评指责的场景,当时自己也是很无助的,但依然尽量讨好父亲。
蛤蟆把小时候与父母互动的模式沿用到长大后的人际关系中。也因此,蛤蟆心中必然积累了很多对父母的愤怒。
蛤蟆不敢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愤怒,于是用了很隐晦的愤怒方式,比如用拖延、怄气、任性、撒泼、叛逆等方式来向父母表达不满,也通过这些方式来寻求父母的关注。
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方式也是一种防御机制,用来保护自己免于再次受伤。
在蛤蟆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它有一个机会可以回顾它整个人生。也由于苍鹭的全身心地倾听、理解和不断鼓励,并没有进行评判,蛤蟆觉得自己被深深理解和接纳了。它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重新认识了自己。
| 02 放下“父母自我状态”,选择“成人状态”
从呱呱坠地时,我们就在父母或养育者的教养下长大。不同的养育者,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养方式,他们也养育出了性格各异的孩子。
这些养育者一般都处于哪个人生状态呢?
在小说中,蛤蟆闯了祸之后,獾经常对蛤蟆进行各种批评、指责。獾的言行让蛤蟆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父亲,总是那么严厉又挑剔。这时候的獾就处于“父母自我状态”。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里的人,它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它们继承了父母身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他们像那些挑剔型的父母一样,严厉、爱批评人、易怒,也容易自我批判和自我折磨。
“父母自我状态”其实人人都有。如果说獾是属于“爱挑剔的自我父母状态”,那么蛤蟆有时就处于“自我批判的父母状态”里。因为在大家的批评下,他也一直在自我批判,觉得自己很不好。
而在这样的状态里,要能及时停止自我批判,更加懂得爱自己。
在第五次咨询前夕,獾的来访让蛤蟆大为愤怒,因为獾劝蛤蟆放弃校董的职位让自己去担任。蛤蟆心里很愤怒又无奈,还差点想按獾的说法去做。
但在和苍鹭见面后,蛤蟆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用留言的方式拒绝了獾的提议。
对蛤蟆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这表明它开始不惧权威,不再扮演卑躬屈膝的角色,开始有力量和勇气去表达自己。在这一刻,它已经进入了“成人状态”。
“成人状态”是指一个人可以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他能自我负责,会计划、考虑清楚后再做行动。处于这个状态时,脑子里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会被小时候父母指责的声音和情绪所影响,这种状态更容易接收新知识。
如何进入“成人状态”呢?没人能强迫一个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只能通过不断地鼓励TA,同时TA们自己也愿意成长和练习,才能在更多时间都处于“成人状态”。
如果可以选择,“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状态”你会选择哪一个?严格来说,这三种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既然存在,那么它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成人状态”比较特殊,这个状态可以让我们去旧纳新、轻装上阵。
| 03 你的人生脚本,由你说了算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到四五岁左右,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剧本上,写下了不同的脚本。
根据沟通分析理论,我们的人生脚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我好,你也好”;第二种是“我好,你不好”;第三种是“我不好,你好”;第四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
当蛤蟆患抑郁症的时候,它正是处于“我不好,你好”这个脚本中。处于这个脚本的人由于在挑剔的环境下长大,他们总是在被批评之后,还不断自我批判、自我攻击。
艾瑞克·伯恩在他的著作《人间游戏》里提到,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其实就像来玩一场场游戏。
处在“我不好,你好”这个脚本中的人,会不自觉地玩“PLOM(可怜的我)”、“我真不幸”、“酗酒”等心理游戏。
他们总在受害者的角色里自我批判,总是一直记着那些不快乐的事情,而错过了很多美好时光。
比如,上面提到蛤蟆对于獾提议它辞掉校董的建议感到很愤怒,苍鹭提醒蛤蟆,蛤蟆这其实就在玩“可怜的我”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蛤蟆心里是不情愿的,但却把獾当成权威,不自觉想配合獾,去达成獾的愿望。之后,又在心里认定自己有多么可怜。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人生脚本“我好,你不好”的人玩的是什么心理游戏?
这类人一般玩的都是“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或是“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失望?”的游戏。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批评别人。这类人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挑剔的父母或上司。
许多人通过这样的心理游戏来证明自己过得多么不幸福,但其实这都是一种自证预言。而现实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理智地做出更好的选择。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人生脚本的理论并不是要给人们贴标签,而只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行为。我们只有看清楚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做出调整。
在书中,蛤蟆把自己过去的不幸都算在了别人头上。它埋怨父母、责怪獾和河鼠等朋友。
苍鹭就引导蛤蟆,如果是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会有怎样恰当的做法?
“相比责怪,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是不是更好?”苍鹭这样建议蛤蟆。
是啊,与其责怪别人,不如为自己负责。当我们决定凡事都自我负责的时候,并给自己选择“我好,你也好”的人生脚本时,我们就会明白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内心也就能生发出力量来改变自己。
| 写在最后:
在最后一次的咨询中,蛤蟆的气色看起来很好,精神抖擞,与一开始出现在咨询室无精打采的形象判若两人。它在着手规划将来,有细节、有日程、有行动。
蛤蟆认为它现在处于“我好,你也好”的人生脚本中,这既是一种全新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蛤蟆“重生”后的状态表明,它的内在孩童得到了疗愈和成长。苍鹭的接纳和引导,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蛤蟆的生命,蛤蟆的生命也因此发生了一次高质量的蜕变。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可以像蛤蟆一样,多一些觉察和自我负责,让自己多待在“成人状态”。并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脚本做出“我好,你也好”的选择,我们就已经在向幸福靠近。
--THE END--
本文首发于“可蓝的绿野仙踪”,为作者可蓝原创,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