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米特约|专访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邓永兵:建设脑血管急危重症为优势的神经外科 发挥
本期观点摘要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主任邓永兵:
1、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开放床位90张,其中NICU 20张,年手术量2000余台。
2、我们学科的特色是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特别是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等的救治及并发症处理能力突出,位于重庆市前列。
3、我们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还不到一年,病例数30多例,最多是脑出血的穿刺引流。未来希望机器人辅助和全息投影技术能够相互融合。
睿米机器人辅助脑出血穿刺引流
专家访谈
神外前沿:请您介绍下贵院神经外科发展概况?
邓永兵:我们所在的医院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也是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成为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取名为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我们神经外科始建于1963年,是重庆市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
目前我们开放床位90张,包括重症监护(NICU)20张,但是因为我们收治危急重症的神经外科病人常年处于加床状态;医护人员91人,硕士生导师2人,高级职称14人,博士5人,政府津贴专家1人。
我们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医管所“脑出血外科诊疗中心”、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颅脑创伤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等。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们科室现在已经建成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的专业学科。近几年,尤其近3年,我们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持科研项目1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有16篇。
我们学科的特色是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特别是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颅脑创伤等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及并发症处理能力突出,位于重庆市前列;同时对神经肿瘤、神经功能性疾病,包括脊柱脊髓疾病也开展相关的诊疗工作。
我们常规每年开展神经系统各类手术例数2000余台,主要集中在我们的优势亚专业,就是颅脑创伤、出血或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我们科室顺应现代神经外科微创、精准发展理念,近几年开展的工作,第一,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治疗,去年开始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包括混合现实全息投影技术等等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精准的治疗。
第二,我们在颅脑创伤多模态监护及其并发症,如脑积水、颅内感染、严重颅脑创伤高颅压的控制等等规范化救治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对脑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瘤开颅和介入手术,每年手术也接近200例次;同时在神经功能性疾病,包括脊柱脊髓损伤创伤等等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未来我们学科发展的方向是打造以神经外科尤其神经重症为特色、有区域优势的综合神经外科。
神外前沿:在重庆当地是较早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三甲医院,目前有哪些应用呢?
邓永兵:添置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我们比较早的想法。近几年,我们医院发展很快,对学科发展的投入也很多,所以去年我们申请了报告,在医院大力支持下,添置了神经外科的专科机器人。
神经外科的发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发展到九十年代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现在倡导更加精准、微创,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的神经外科时代马上就会到来。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了手术导航和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完美图像融合,也就是说它其最大优势是利用了现代的科技,将患者影像学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利用机器臂直接进行术中的引导,对手术起到更加的安全、精准、快速、微创的目的。
目前科室应用最多是脑出血病人,尤其是脑干、丘脑、三脑室等重要结构的脑深部出血,我们利用神经外科机器人可以达到精准的穿刺引流,既达到了穿刺引流血肿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重要神经核团、血管等功能的损伤。
从我们应用情况看,大量的病人从中获益,因为很多病人很快病情趋于稳定,开始进入康复期;并且从康复的结果来看,愈后也很好。
同时,现在我们也把神经外科机器人应用于脑肿瘤的活检手术,因为我们也有比较多严重颅脑创伤严重、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导致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就是利用神经外科机器人精确定位,对微意识状态(MCS)患者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促醒手术治疗。
神外前沿:脑出血患者获益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目前有没有数据?
邓永兵:我们课件中的案例也是恢复效果比较好的病例之一。我们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我想通过可能几年的数据,在这方面可能会有些学术成果出来,和我们其他手术做比较,但是现在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还不到一年,病例数只有30多例,但是每例病例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随访。
神外前沿:探索全息投影技术应用?
邓永兵:我们去年开始探索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在脑出血的精准治疗上,全息投影是非常好用的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就是增强混合现实(MR),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全新的可视化环境,使之形象化,在物理和数字对象之中共存,实时交互。
我们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把患者影像资料储存在我们眼睛里,同时我们眼睛里也可以看见现实的世界,和我刚说的机器人系统影像图像和真实的图像融合一起一样,眼睛里呈现的图像,如果不戴眼镜,我们看到的就是人头部的外观;戴上混合现实3D眼镜后,我们除了看见人大脑的外观,还可以看见大脑里血肿、肿瘤、血管等,相当于我们带上穿透镜,能够看见大脑里面各种组织器官。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随时指导我们操作,在血肿穿刺,肿瘤切除,甚至脑血管病的治疗等都大有益处,相当于患者头颅透明了,这样我们外科手术可以直接到达目标靶点,不会走偏,同时还有血管成像,我可以避开损伤血管、纤维束、神经核团等,和手术机器人一样,起到微创、精准的目的。
全息投影技术现在我们还处于研发阶段,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我们在这领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做了十几例病例和几项专利发明,包括去年发表了2篇SCI文章等等。
神外前沿:全息投影和手术机器人能否融合,数据能否互通呢?
邓永兵:我之前也一直在思考,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技术一定是互补的,因为我们完成机器人手术计划和路径的设计后,机械臂自动走位并按照术前预设的计划路径进行穿刺;而全息投影技术可以非常精准地规划直视的手术划路线,但是在我们真正手术操作时,如何用机械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融合起来,而不是人工手动操作,因为我们眼和人操作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虽然现在我们发明了双平面的穿刺引流技术,也就是说我们眼睛里可以看见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穿刺路径,但是我们眼和手操作仍然存在着一种人为不可逾越的误差在里面。
所以,我未来希望这两种技术(机器人辅助穿刺、全息投影技术)能够在某一方面进行相互融合,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讲座视频和课件摘要
专家简介
邓永兵,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委会多模态技术与神经修复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神经修复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分会副主任、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 5篇,IF累计22分;参编著作2部。
支持机构
睿米特约?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