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阳气”……
01
最近的朋友都是七八八的晴天,北京重庆武汉广州都是认真的地方。
我当然也是。我全家都是。
一开始一百个人都不愿意,但是被抓到之后,心态就平静多了,因为这个东西既然逃不掉,就要正面对抗。
还不如过年的时候觉得杨比杨好。过年的时候,吃羊蝎子,羊排,羊腿,羊肉串,喝一点酒,嘴里没什么味道,可能比发高烧还难受。
通过身边大量的“杨过”案例证明,最好的药是“白开水+退烧药”。让你的身体充分对抗病毒,你经常得到的抗体就是炼成的精华。
然而有趣的是,人们并不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发疯了,把各种各样的药往嘴里塞。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呈阳性之前就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没办法,中国不缺发大财的人,也不缺被宰的无知小可爱。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就像指数基金。
透明,简单,收益和风险清晰,但因为成本低,喜欢的人不多。
相反,有些药物就像复杂的金融产品。
很复杂,很神秘,收益很吹,成本很高,但是喜欢的人很多。
02
大家都阳光的时候,楼市就很难阳光了。
我从几个中介那里知道,自从放开后,客户都不敢出去看房了,怕房子不好看,老少都招了。
毕竟没有人愿意主动承受痛苦,哪怕是一针。
今年年底,房地产流动性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对市场卖家产生负面作用。
为了还钱,开发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营销方面,他们会打安全牌和网上交易牌。部分二手房业主会把对利好的恐慌转移到楼盘上,导致出货打折。
首付、利率、限购、流动性大幅下降。年底了,随便挑个好房子的时代彻底来了。这时候就考验购房者的个人眼光了,能不能找到性价比高的房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疫情会随着春运热潮达到历史高峰,然后在3月份逐渐下降并出现转机。
那时,我们已经基本上得偿所愿,群体免疫的效果开始显现。当我们不再担心奥米克隆时,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恢复了。
年底积压的需求也将在明年的小阳春后释放。
03
为什么一定要放出来?
财务数据。
11月M2增速较前值再度上升0.6个百分点至12.4%,突破年内新高,明显超出市场预期,资金在空中拼命打转,造成泛滥。
贡献最大的是居民的储蓄。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多增1.52万亿元。
人们都在把钱存入银行,这个数值再次突破了近几十年来的高位。
在这种氛围的驱使下,我们显然进入了新一轮的欺骗:
上面难印钱,下面难存钱。
长期来看,用消费拉动GDP会越来越难,会恶化经济走势。所以,下一次经济会议肯定会出台更激进的政策来堵存款,刺激人们出去消费。
之前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只是开胃菜。
但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自信。
只有疫情过去了,市场和人都没有限制了,企业才有信心扩大生产,人们才有信心消费,一切才会回归正常。
这个时间点至少要指向3月。
04
但是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默默起步了。
最近厦门放开限购,出现了抢房现象。
思明区某项目300多套房源,近3000人抢购。该地块均价约7.5万/m2,一套房总价9.9-18.6万。
3000户抢300套千万豪宅,不仅体现了厦门整体的购买力,也体现了福建省整体的购买力。
厦门这样的城市,对全省购买力有很强的虹吸作用。只要优质区域限购放开,福建有钱人就会蜂拥而入,甚至推翻“产业人口”的逻辑。
这和我之前的“推测”是一个趋势。过去三年,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当全国的富人都明白了这个逻辑,就会加大马力,把资产往一二线移动。
一二线的繁荣往往意味着三四线的撤离。
在此期间,已经放开重点限购区域的二线城市要重点关注。
与此同时,大湾区的老大哥广州楼市正悄然启动。
据报道,自放开以来,广州各大楼盘购房人数回升,售楼处大排长龙。之前的持续积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报复性”购房人群,新房周成交量环比上涨50%左右。
广州的阳性率是全国最温和的,很多人连高烧都没有。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飞到广州去“打预防针”。
这意味着广州将成为2019年前全国首个回暖的城市,楼市将率先进入“正循环”。
不过广州的一个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旧的都在大量低价出售。疫情放开后,老破小房源大增,但均价降了20-30万,最极端的价格降了100多万。
很多楼主都知道,那些属于老小的历史亮点已经不复存在了。要想赶上明年的小阳春,就必须忍痛,低价卖出手中的劣质资产。
最后我想说,趋势已定。经过这次浪潮的冲击,一切都会好的。
刚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从明天起恢复所有出入境团队游。彻底清除上海疫区;香港宣布赴内地、澳门彻底通关;国家卫健委宣布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离线行程代码...
事实上,这意味着该政策一直在悄悄推进全民免疫。只要大家尽快“阳过”,经济就能尽快重启。从国家到企业、家庭、个人,剩下的都会为钱而奋斗。
潮流不可阻挡,我们只能互相陪伴,互相鼓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