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都是怎么被检测出来的?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人类与艾滋病斗争的40年间,虽历经艰辛,但效果显著,艾滋病已然可防可控。当一个人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正确的方式应该怎么做?艾滋病检测的原理是什么?是谁在艾滋病检测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跟着胖科一起从本文中寻找答案吧!
如果能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后第一时间警觉,那还有“后悔药”可吃,在72小时内遵从医嘱服用艾滋病阻断药。
六种阻断药
阻断药虽然不能直接杀死病毒,但却可以压制病毒,让它复制受阻,从而掐断HIV对免疫细胞的肆意“屠杀”。所以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然后在高危行为后4周进行第一次艾滋病检测。
但如果出于某些考量,不愿意去医院做检测,也可以自行购买检测试剂进行自检。检测试剂的生产厂家不同,需要采集的样品也不同,包括血样、口腔渗出液或尿液三类,相比去医院来说会方便一点,但弊端在于因为个体操作、试剂保存等因素影响,自检的话准确率相对来说会低一点。所以艾滋病检测方法除自己检测以外,最保准的还是去医疗机构检测。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这些筛查的方法是依据什么原理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的呢?
这就涉及到艾滋病检测的原理。
国内常用的HIV检测方法属于免疫学检测方法这个大类。免疫学检测方法就是通过设计生物分子来测定人体中是否含有HIV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或是否存在病毒抗原。
这里要解释一个概念叫做窗口期,窗口期就是指病毒感染到能够被检出的这段时间,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这就意味着发生高危行为开始,要过4-12周才能准确检测出是否感染病毒,因此窗口期越短,就可以更早的检测出来并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和防护,毕竟尽管“窗口期”检测不出抗体,但病毒有可能已经在体内复制了,这同样具有传染性。
除了免疫学方法,还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是否感染HIV病毒。
这是通过查体内有没有病毒的核酸,有多少复制出来的病毒核酸,来确认是否感染,这种方式的检测十分灵敏,窗口期仅为1-4周,但在试剂价格和仪器设备上一般要求要比免疫学检测方法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方法并没有被普及。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核酸检测的方法也逐渐推广应用起来。
说到艾滋病的检测,必须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病毒学、肿瘤学家曾毅院士。
曾毅 来源:光明日报
早在1981年美国第一次刊登了艾滋病的病例报告,曾毅院士就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疾病可能会传入中国,并引起严重的后果。从1983年起,他就开始从法国、德国和日本引进了相关的材料,进行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储备工作。
作为我国艾滋病研究的开拓者,曾毅院士在艾滋病研究上实现了多个第一。在当时没有防护严密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情况下,曾毅院士带着一个技术员完成了对HIV病毒的分离工作,分离出中国第一株HIV病毒(HIV-1AC株)。
曾毅院士最早开始艾滋病的回顾性研究,并发现,我国最早发现HIV病毒虽然是在1985年,但早在1982年HIV病毒就随着美国及欧洲的血液制品来到了中国,并感染了中国公民。
他还迅速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出了快速诊断试剂,使得我国在早期就拥有了自己的诊断试剂,并经原卫生部批准,制备试剂供应全国。
曾毅(右一) 来源:光明网
在当时国内还没有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情况下,研制诊断试剂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后,曾毅院士长年致力于探索艾滋病的治疗方法。在那个人人“谈艾色变”的时候,曾毅院士却以医学家的胆魄和担当,不惧危险,敢为人先。
当然,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院士的成就和贡献远不止此。
除了在HIV病毒方面的研究,曾毅还在EB病毒与鼻咽癌领域成就颇丰:曾毅等人建立了国际上第一株鼻咽癌高分化癌细胞株(CNE-1)和第一株低分化癌细胞株(CNE-2),提出鼻咽癌病因的假说,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使得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大幅提升到80-90%,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大有裨益。
曾毅院士还开展了针对其他病毒的研究,比如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人乳头瘤病毒(HPV)等,不仅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对全人类的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除了作为科学家身份在为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做了大量工作外,曾毅院士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他曾表示:“全面普及艾滋病传播知识,让公众能时刻保持对艾滋病的警惕,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避免惹‘艾’上身的最有效途径。”
曾毅在作艾滋病性病防控的专题报告
来源:科技日报
让艾滋病毒真正死去的,可以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是先进的生物技术,也可以是特效的药物,但最终战胜传染病的法宝,一定离不开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愿人类,早日战胜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