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人群扎堆输液,农村疫情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新十条”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调整防疫措施,快递、交通、物流、餐饮等行业慢慢恢复了元气,广大人民群众也盼来了社会活力复苏的景象。但在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背后还是发生了人们最担心的问题。

  如今全国各地都开始爆发疫情,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朋友圈里都是两道红杠的照片。药店的退烧药、感冒药早已抢购一空,发热人群扎堆门诊治疗,尤其农村地区的疫情愈发严重,农村疫情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农村医疗条件落后

  “新十条”发布以来,我国防疫工作的重心已从防止感染转变为医疗救治。一时间,全国范围内不幸中招的人数急剧攀升,迎来了第一波感染高峰,各地的医疗救护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爆发的阳性病人救治压力巨大,直接暴露了我国农村医疗的短板。

  农村地区缺少大型医院,缺乏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我们知道,感染新冠的重症患者很可能会突发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其病情恶化速度较快,很容易造成各种器官损害。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常规救治外,还要随时准备抢救工作。

  针对新冠重症患者的,穿刺置管术、气管镜治疗、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操作只有在大型医院才具备治疗条件。疫情大爆发后,各地医院的ICU病床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医护人员全天候随时待命。城市医疗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二、三级地市县的医护力量更是严重不足。农村地区的重症患者即便到了县城,也存在就医难的问题。

  现下正处于疫情的上升阶段,又临近“元旦”“春节”假期,全国各地的人口流动加大,各地对阳性患者的医疗救治压力不言而喻。再加上人们对新冠的认识和自救知识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的轻症阳性患者硬是拖到了重症才去就医,加大了新冠救治难度。

  二、“异地抢药”现象频发

  越来越多的群众表示连花清瘟、布洛芬、感冒灵颗粒已经在药店买不到了。原来,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从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进购新冠治疗药物,再通过线上购物平台进行二次售卖,并在转卖过程中哄抬价格,谋取利益。偏远地区患者为了买药,还要支付高额运费,导致了农村地区新冠患者用药难的问题。

  除了在偏远地区抢药,还有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地区抢药的。很多城市居民在市区买不到感冒药,驱车前往乡下购买药品,囤积治疗药物、抗原试剂盒等。“异地抢药”的乱象背后是人们对新冠感染的极度恐慌,广大人们群众在新冠救治上缺乏安全感,对新冠药品的供应也表现出焦虑和担忧。

  事实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开展药品网络交易监测,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等各类风险378条。国家药监局也表示目前药品供应量也远远超出往年的市场总需求,尤其布洛芬的年产量可达8000吨。囤药其实大可不必。

  三、农村医护人员经验不足

  农村地区大多没有医院,只有小型门诊,其坐诊的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还都不太专业,凭自己的经验给当地村民看病。在没有经过正规医院的常规系统检查的情况下就给村民看病,很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小病拖成大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贻误病情。

  在照顾新冠阳性患者上,这些村医确实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前往门诊就医的大多都是老人,门诊的村医对新冠感染患者还是按照以前普通感冒发烧的方法进行治疗,缺乏抗菌的经验,很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和复阳的情况。

  另一方面,村民买不到感冒药和退烧药,无法进行第一时间自救治疗,只能硬撑着到没办法的时候才到门诊打点滴。而村里的门诊早已人满为患,患者甚至需要排队等待,难以起到保护和治疗效果。

  结语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疫情,我们要做好准备。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感染后一定能完全治愈。其次,要提前学习掌握新冠自救知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第三,要注意个人防护,每个人都有感染的风险,即便感染过也会出现复阳的情况,戴口罩、消杀的工作依旧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农村疫情大爆发,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