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感染者出现这些症状需就医!此轮疫情要做好2到4个月准备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18日傍晚通过线上出席广东公共卫生论坛时称,新冠病毒变异已趋向稳定,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越来越困难,疫情正从大流行过渡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
张文宏称,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毒力大幅降低,且疫苗接种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中国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将逐步走出疫情。虽然目前疫情峰值很高,但是趋于可控。“我们目前‘走出’的时间节点,刚好是从‘大流行阶段’向‘地方性流行或者季节性流行’的阶段,将来由于有广泛的免疫接种再加上自然感染,两者形成的混合免疫屏障,对于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来说有极强的作用。”他说。
在张文宏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免疫造成的综合作用逐渐减弱的时候,就会产生新一波的感染,但是新一波的感染数目不会像此前这么高,病死率也会更低。他说,在这样的转换期内突然发生一次大的变异,比如说回到德尔塔变异株时期,那么这种概率非常低,因为进化从来不会逆向发展。
“我们不怀疑将来会有新的跳出奥密克戎家族的变异株出现,但是因为人体的免疫力对新的病毒株仍然具有很强的交叉免疫反应,这将使疫情进入季节性流感一样的流行模式。”张文宏说。
在张文宏看来,未来将需要加强对脆弱人群的定期疫苗接种,有可能还得采用针对奥密克戎的高效价免疫疫苗。他说:“加强疫苗接种可能不能阻断疫情传播,但是能降低疾病造成的危害,这点是非常明确的。”
对于当前疫情的风险评估,张文宏称,虽然疫情整体上表现为致病性趋弱,但社会必须为极端情况下的疾病危害以及医疗资源缺乏做准备。此外,社会还要充分估计到当前整体的疫苗覆盖率,特别是脆弱人群中的覆盖率不足。
而在疫情第一波冲击的优化防控应对方案方面,张文宏称,在保障社会基本活动的同时压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线,则全社会有望在维持一定非药物公共卫生(NPI)措施的基础上,顺利应对后续几波疫情,整个社会将逐步恢复开放。
张文宏强调,应该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并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与此同时,张文宏认为,需要建立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包括发热门诊筛查需要至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及时救治转诊等,还需要对非新冠患者的医疗需求给予充分的保证。
张文宏:此轮疫情要做好2到4个月准备
何时才能走出疫情?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18日上午开展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张文宏称,新加坡的病死率在0.06%,远低于流感。但新加坡从1月1日放开(病例数、死亡数上升)一直到4月15日才到低谷,期间有长达4个月左右时间。“此轮疫情我们要做好2~4个月的准备。”
张文宏表示,接下来,社区层面的基层医生将面临99%以上的新冠防疫压力,来避免患者大量冲击二级、三级医院;而同时,二级、三级医院需要做好重症救治,才能将病死率降到最低。
社区与基层该如何做?
张文宏说,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负责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常用药物、退烧止咳等药物配备的同时,还要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给孕产妇、新生儿、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重点人群建立台账,摸清底数,形成属地网格化管理。
张文宏强调,在一般治疗上,除了监测新冠患者病情(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和抗菌药物治疗(注意避免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外,社区层面一定要做到两件事,“一是要配备鼻导管,二是配备面罩;若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此外,在病人氧和指标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等重型和危重情况下,及时在转诊至上级医院的同时就采取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我们的社区医生,将在这一次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浪潮。”张文宏说,这几年我们的新冠治疗都是在定点医院开展的,社区医生往往是帮助方舱医院,或者做一些核酸检测。但这一次,更多的新冠病人会集中在社区。
达到这个条件,
新冠感染者就基本没传染性了
当前,已经有部分市民在感染新冠之后慢慢恢复过来,不少“阳康”摩拳擦掌盘算着“出去嗨”、大吃一顿……那么,怎样算“阳康”?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患者康复出院的标准为:一是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二是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三是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四是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值均≥35。从临床来看,发病7天后,大部分轻症患者核酸开始转阴,病毒量也很低,基本不具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过3天,可能咳嗽和鼻塞流涕咽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当您体感嗓子疼和咳嗽不再影响睡眠时,就说明身体基本恢复,适合返岗。
“如果不方便做核酸的话,建议大家连续三天测抗原,如果三天都是阴性,基本就没有传染性了,此时如果身体状况也没问题了,就可以出门了。”李侗曾说。
转阴后就能放飞自我?
警惕奥密克戎不断变异
“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具有多个亚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记者表示,因而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
多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此前有媒体报道,多国出现奥密克戎的新亚型。除了当前在我国传播广泛的BA.5.2和BF.7以外,其他国家的主流亚型还包括BQ.1、BQ.1.1、BXX等。
因预测新冠病毒变异趋势而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北京大学副研究员曹云龙此前曾在学术报告中援引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时表示,BQ.1.1和XBB流行使得当地再次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
尽管不少人认为,感染过新冠病毒之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张伯礼院士提醒,病毒的变异将使因感染不同亚型而产生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降低,抗体拦截变异新亚型的能力将有所下降。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有可能再次被变异亚型感染。”张伯礼提醒,因此对于新冠康复者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旧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才能有效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阳性感染者出现这些症状需就医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症状比较轻,多休息、多喝水、不吃药,自愈的问题不大。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或急促、胸痛,自测血氧降至95%以下;
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在38.5°C或心率持续增快(超过 100 次/分),超过 3 天。
有基础疾病患者什么情况需就医?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中明确:
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基础疾病相对稳定,但是出现了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摄氏度以上,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若基础疾病不稳定,如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治疗。
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判断孩子是否需要立即就医,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比如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虽然出现发烧、咳嗽,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就可以在家对症治疗,并观察病情。
但如果孩子感染后,精神状态特别差,总是打蔫,想睡觉,体温下降了仍然精神不好,此时应立即就医。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精神差可能不容易被发现,此时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呻吟或脸色不好、脸色苍白等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各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连续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频繁呕吐、腹泻、脓血便,或尿量减少,或某一部位持续疼痛,或出现腹部包块,或出现热性惊厥、意识障碍,都应立即就诊。
孕妇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绝大部分新冠孕妇是不需要看医生的,但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如下严重的信号,需要紧急看医生:
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
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老年人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症状持续或者加重,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
出现新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现肢体不能运动,特别是单侧肢体不能运动,或者不能进食,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或者出现嗜睡的状态,出现定向障碍,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基础疾病加重,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
基础疾病本身不太稳定,如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这些是出现重症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重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