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24小时|照料萌宠、免费送餐,父子齐上阵,学长学姐都来了…一场疫情改变了他们
宁波24小时
疫情来袭
每个人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有人从被母校守护到守护母校
有人从听话的儿子变成了父亲的“指挥”
有人从被照顾的外地人变成照顾城市的人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
他们的爱,在角色转换间
传递给这座城市温暖的力量
01
同学别慌!我们都在!
凌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宁波万里学院师生们的生活节奏。
一场涉及三千多师生的大转移在星夜下迅速启动。
仅仅一个小时,150多辆大巴车到位。宁波市本级64辆、北仑35辆、奉化30辆、慈溪30辆车在防范区一条一公里长的道路上列队以待,准备执行对师生们的转运任务。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进行科学的动态编组,网格化管理,片刻不停地行动着。7点30分,当最后一辆大巴车离开浙江万里学院时,早一批同学已顺利入住隔离酒店。
学长学姐们来了!
这边在转移工作中争分夺秒,另一边浙江万里学院绍兴校友会也开始积极筹备援助力量。
绍兴校友会会长章四潭率先捐赠了2万元作为抗疫捐赠基金会启动资金,其它校友也纷纷参与捐赠。
校友会通过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人,了解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学弟学妹们的一些需求,立即与点位负责人进行对接。
4月14日中午,营养饭菜、床上用品等一批爱心物资送到了绍兴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浙江万里学院学生手中。陆续到达的还有水果、用于替换的床上用品、药物等各种物资,让同学们感受到来自学姐学长们的关爱。
尽管校友会的各位爱心人士都已阔别校园许久,但母校依然牵动着他们地心。据悉,两天来,各地校友分会都纷纷行动起来,温州分会询问捐赠物资渠道,杭州分会发起“心系万里·同心战疫”活动,还有校友向母校捐赠方便面、水果等物资。
母校不只是心中的一份情结,更是肩上的一份责任。感谢来自各地的校友,在关键时刻他们真正做到了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去守护,把素未谋面校友当作自己的家人去关心。
我相信这份情谊能够在浙江万里学院的所有师生手中传递下去。
宁波果品批发市场也来“投喂”了!
“昨天晚上,一吨苹果和上千份水果零食已经送到万里学院,今天我们又在打包装箱第二批,爱心物资还在不断增加!”
在宁波果品批发市场,一辆辆装满水果和零食的铲车陆续开到市场的集配中心门口,工作人员清点数量后,忙着把物资装车,准备发车。
作为浙江万里学院的“老朋友”,宁波果品批发市场公司党支部与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党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结对共建关系。
在收到来自万里学院的支援呼吁后,马上组织物资筹集,短短几十分钟,市场经营户和职工们就捐赠了上千份网红零食和一吨苹果,装箱发车,驰援万里学院。
除了果品外,经营户们还给学生们准备了上千份自家热销的零食礼包:麻花、蛋卷、老蛋糕、网红坚果礼包、甜瓜、蜜梨、羊角蜜……
“我只是想娃娃们肯定喜欢吃这些!娃娃们是第一位的,疫情已经让人担心了,千万不能再让他们吃苦!”问及捐赠理由,经营户时岩朴实地说。
这份周到的考虑对大学生来说贴心又暖心。
02
同学们加油!我们共同守护!
宁大,一直在!
早些时候进入”静态管理“的宁大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宁波大学主校区、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全体在校师生第三轮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从14日19点30分起,宁波大学由静态管理调整为封闭式管理。
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不用在寝室里等着配送的餐食,可到餐厅堂食,实行错峰、一米线、同向就餐等防控政策。校园将以单独校门区域为单位进行封闭,可在该区域内活动。
尽管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室内公共场所暂不开放。但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封闭空间会做适当调整。
在之前的日子里,500余名在校员工投入一线生产。每一餐都准备了2万余份盒饭,送到同学们的手中。
从凌晨三点到深夜十点,从烈日到迟暮。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及时吃上饭,很多人甚至顾不上自己吃饭。食堂大叔盯着烈日在校园里穿梭,汗流浃背;年轻的老师在晚上十点半给学生送完餐后,才蹲在路边吃上了自己的晚餐。
作为学校,不止关心学生们的一日三餐,学习同样也不能拉下。
为了保证近八万名学生的线下教学,学校还统一为学生们购买了一个月的学生宿舍区有线宽带服务。
考虑如此周全,只为不让学生的学习“掉线”。
宁大人,一直在!
当疫情来袭,宁大医学院预防101班心系母校,集体捐赠了30000只外科口罩。
“作为预防医学毕业生的我们都投身在抗疫一线,有的人凌晨就要出发参加大规模核酸采样,有的人深夜还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很难抽出时间去学校捐赠,特委托老师代为转交。对于老师、学院和学校的培育之情,同学们无以言表,只是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母校培养了他们,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防疫筑牢防线,在疫情面前迎难而上。曾被学校保护的他们,也早已成为了可以保护学校的力量。
此刻,我们都是宁大人
爱的暖流又何止这群医学院“大白”校友。据了解,宁大实行静态管理以来,已经获得校友和爱心企业的多次捐赠。
截至4月14日中午,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校友会秘书处已累计收到各类爱心款项和物资价值超过10万元……这些抗疫物资正陆续发放给校内学生及参加抗疫的一线教职工。
疫情终将从校园里散去,但这些天全体师生感受到的那份共克时艰的信念,或许将陪伴他们走过更长远的路。
不管过去多久,都要记得,自己曾是被照顾的人。
03
儿子指挥爹!父子兵上阵战“疫”
江北公安分局外滩派出所民警叶舟接到了新一天的任务安排——前往新马社区雨晨文星小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这次临时分配给他的队员是他的爸爸,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民警——叶剑峰。工作群里的同事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吃起了“瓜”,纷纷“调侃”叶舟:“明天小叶带老叶,上阵父子兵。”“你好好指挥,难得的机会。”“明天你指挥就行了,活都让他干。”
“指挥”是真的,但活儿还得一起干。“老爸,你去那儿,我们两头守着,要提醒居民注意保持间距。”叶舟给叶剑峰布置起了任务。
上午的任务告一段落后,叶舟又向父亲下了“指令”:“老爸,下午我要去西草马路那边的点位,这儿交给你了!你若管不好,小心我找你老婆、我老妈告状。”
叶剑峰用“荣幸”两个字来概括儿子“领导”自己一事:“这是儿子当警察以来,我俩第一次合作。因为单位不同,平时的工作其实没什么交集,这回也算是一起为共同目标奋斗了。”
04
“大白”上门照料萌宠
“我家小狗吃饱了,被照顾得很好,谢谢街道‘大白’,解决了我的难题,真的太贴心了!”4月12日,家住白云街道奥创中心的一位居民说道。
原来,自奥创中心被划为“三区”范围内后,由于宠物集中隔离可能会发生应激反应,所以奥创中心1号楼的萌宠们均实行“居家隔离”。
“在收到宠物主人们的需求后,我们社区的社工林杰主动担起这个责任,每天两次定时去封控区内喂养宠物并打扫卫生。”牡丹社区党委书记张燕说道。
为做到更精细且更符合宠物习惯,林杰与封控区内每一位养宠物的住户都加上了微信,详尽地询问每一个宠物需要喂养的食物类型与卫生清理方式,根据不同需求照料着被隔离的宠物。“宠物对于主人十分重要,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的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让被隔离的居民放心。”
“对于‘三区’内居民的其他需求我们也会尽全力满足,切实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坚持做到严格封控不能变,暖心保障服务跟得上。”张燕表示。
05
“新宁波人”情暖抗疫一线
凌晨3点,天还未亮,海曙段塘街道的一家早餐店内却是灯火通明。
为了让坚守一线的防疫志愿者吃到热腾腾的早饭,经营这家早餐店的宫艳玲早早地开始忙活,和面、蒸包子、卤茶叶蛋……直至打开蒸笼的那一刻,原本清晨冷清的街区多了一丝“暖色”。
早上6点,在早餐店内,宫艳玲和店员将做好的包子、茶叶蛋以及加热后的豆奶一一打包,清点装车,随后骑上自己的电瓶车把早餐分别送往段塘街道华兴社区的八个核酸检测点位上去。“一线防疫人员为社会做大贡献,我也想做点小贡献,为抗疫出一份力。”宫艳玲已经第三次为一线防疫人员送上免费的爱心早餐了。
今年37岁的宫艳玲是“新宁波人”,来到宁波已经20年了,在她的眼中这里一直是一座“有爱”的城市。刚到宁波的头几年,宫艳玲和丈夫各处打零工,家中的孩子无人照顾,房东阿姨就来帮忙照看……这些细小暖流一直汇聚在宫艳玲心中,激励她将温暖传递。“只要疫情还未散去,我就会继续送下去。”她说。
24小时提醒
奥密克戎“物传人”的概率多大?
权威回应来了
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
在新冠的防控策略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并根据防控工作进展以及我们对新冠的更新认识不断地完善。
当新冠首次袭击武汉,发生流行的时候,我们根据既往特别是对“非典”的防控经验以及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规律和防控的策略,采取了以物理隔离方式为主的防控措施,最后成功地控制了疫情。
后来的疫情基本上都是从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输入性的聚集性疫情,每发生一起,控制一起、消灭一起,应该说我们防控策略的应用还是非常成功,这个防控策略概括起来我们就叫“动态清零”。“动态清零”最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尽一切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国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实际,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
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吗?
我们要对“无症状感染者”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概念理解,当我们诊断一个人为无症状感染时,他很可能处于确诊病例的潜伏期,再观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症状,甚至会发展成重症。
居家隔离还是有风险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继续把疫情传播扩散,二是对他本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的病情进展,有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发展到对生命构成威胁。
集中隔离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所有集中隔离观察的无症状和轻症的病例,都是感染者,不会出现交叉传播造成扩散的问题。二是集中隔离期间,可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提高免疫力,防止演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三是如果病人出现了向重症发展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
所以如果出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尽可能地把这些人集中到定点的隔离点去隔离观察。
奥密克戎“物传人”的概率多大?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一个是污染的量的大小,还有就是环境当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一般来说物体表面污染造成人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我们反复多次的接触,又不注意手卫生,又不注意个人防护,它的风险就会明显加大。
所以我们对从事涉外的冷链以及涉外货运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当中应对快件包裹进行消毒处理以后再打开,这个时候风险就大大减少了,坚持手卫生就能够减少因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而感染新冠的风险。
感染过奥密克戎还会再感染吗?
如果一个人感染过德尔塔毒株或奥密克戎毒株,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感染者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研究发现,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了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高吗?
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还会导致重症、导致死亡。如果没有接种疫苗的话,老年人和包括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重症和死亡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世界卫生组织每天都会发布各个国家和一些相关地区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不但看到了发病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其次病死人数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信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未接种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达到2.87%,没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的老人病死率高达15.68%。根据香港最新研究,在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当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飞絮会不会导致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微米,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消息来源:海曙全媒体中心、宁波大学
宁波发布等综合
编辑:杨浪
审核:申小轩
终审:张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