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不如感染一次”?权威回应——
12月14日:晴? 气温0~11℃
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
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有些晚了?
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短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疫苗接种之后要产生保护作用确实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接种疫苗之后能够产生抗体是在一周到两周,但是如果要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是在全程免疫之后4周左右。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另外产生的水平也更高。
这也就进一步提示着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要尽快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接种的要尽快接种,没有完成加强的要尽快加强,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接种新冠疫苗没有预防效果?
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非常显著
有记者提问称,现在有一些说法,称接种新冠疫苗并没有预防效果,而且无法阻止反复感染,反而认为感染一次之后还有可能产生抗体,认为没必要接种新冠疫苗。
对此,王华庆表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感染,也可以预防发病,还可以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目前来看,新冠疫苗在预防感染或者说发病方面的效果不是我们期望的那么理想,但是它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全球都在推进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大量监测和研究显示,不接种疫苗的话,尤其是在老年人,还有在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当中,不管是重症还是死亡风险,和接种疫苗的人群相比都是非常高的。
这种风险之所以高,跟没有接种疫苗有主要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程接种疫苗或者加强接种疫苗的话,就会把这种风险大大降低。
王华庆建议,通过疫苗接种来把这种风险降低,从而保护脆弱人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有基础性疾病的人。
尽可能减少老年人接触病毒的机会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介绍,任何年龄段都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但老年朋友一旦患病以后,较年轻朋友相对来说,重症发生率比较高,是特别需要保护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的。
首先,还是要接种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之后,可以明显降低老年罹患重症感染的发生率。
第二,在现在的情况下,希望老年朋友减少外出,特别是避免去人群比较聚集的密闭场所,如果是一定需要去,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另外,在整个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接触外界的环境,回来一定要洗手。
第三,加强通风,现在是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比较寒冷,通风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保暖的问题,可以把老年朋友安排到另外一个房间,通风结束以后,室温恢复正常再让老年朋友返回该房间。
第四,老年朋友往往合并有一些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现阶段一定要控制得非常好,不能因为害怕去医院取药而停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购药,或者让亲戚朋友购药。
第五,老年朋友最近一段时间需要规律生活,不要太过紧张,有规律的睡眠,保证营养,但是也不要暴饮暴食。另外,尽可能减少烟酒的接触。
如果不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可以减少对老年人的探望,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如果共同居住人感染新冠病毒,一个最主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老年人接触病毒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把人放到另外一个居所。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关好门、加强通风,通风注意事项跟上面提到的是一样的。还有一点,加强环境消毒,特别是一些公共暴露环境,比如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当患者接触以后,一定要清洁消毒。另外,要关注老年人的情况变化,如果出现问题,早期进行识别,早期诊断。
什么情况下老人需要送医?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介绍,对于老年人可能有一些特殊问题,要加强对老年人的观察,了解老年人的基础情况。比如基础心率是什么,基础血压是什么,基础的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是什么,基础体温是什么样的。
另外,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如果有条件要了解一下他基础的外周血氧饱和度怎样,一旦感染,要观察这些基础数据的变化。另外,还要观察老年人一般情况的变化,比如他的意识状态怎么样,精神状态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进食怎么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是需要考虑就医的。
第一,症状持续或者加重,比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第二,出现新的症状,比如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现肢体不能运动,特别是单侧肢体不能运动,或者是老年人不能进食了,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或者老年人出现嗜睡的状态,不认人了,出现定向障碍,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另外,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了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加重的时候也是提示老年朋友需要就诊。另外,一些基础疾病本身不太稳定的,比如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是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这些人群是感染重症新冠肺炎、高危人群中的高危,对于他来说就需要格外重视。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