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医来了】防治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癌症,专家划重点啦!

  

  阿玉: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今天,我们就邀请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邹海东为大家讲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1. 乳腺癌分类标准

  今年初,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大约新发230万例,乳腺癌。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发病率第一的癌症。

  在中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年发病约为42万。据文献资料显示,中国患者就诊时的情况较欧美国家的复杂,中国患者更年轻、肿瘤体积更大、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分期更晚等问题,均导致国内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差于欧美患者。

  临床上,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大类。

  非浸润性乳腺癌根据生长方式和组织结构分为导管内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两种。此型的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或末梢乳管/腺泡的基底膜,没有出现转移,属早期,预后较好,但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可能转变为浸润性癌。

  浸润性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小管癌,粘液癌等很多种类。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多见。此型的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具有转移的可能,其预后需结合疾病分期和分子分型等因素。

  这里所说的分子分型,是近年来根据乳腺癌细胞内在的基因表达方式及特征,提出的一种新临床病理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采用4种标记物(ER、PR、Her-2、Ki-67)进行近似的分子分型,即管腔上皮型、Her-2表达型、三阴型。

  这4种分型标记物好像京剧脸谱给人物贴标签一样,比如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黄脸的典韦。医生通过给乳腺癌细胞进行“穿衣戴帽”的特殊技术给不同的癌细胞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及肿瘤负荷、分期进行分类治疗。

  2.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

  许多女性认为乳腺癌会是以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出现乳房疼痛首先担心会不会是得了乳腺癌。其实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乳腺癌的早期表现是发现无痛性小肿块,甚至也有一些患者无法摸到肿块,只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如乳腺彩超,钼鈀检查)发现异常。所以单纯通过症状来判断早期乳腺癌是十分困难且不准确的。

  由于乳房处于身体表浅位置,易于早期发现乳房肿块,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似乎不能被耽误。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乳腺癌总是被屡屡耽误!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一方面,是疏于定期检查。另一方面,有不少老人即使发现了乳房肿块,却过于麻痹,自认为不疼就没事或不愿给子女添负担而隐忍不说。因此,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乳腺癌。

  3. 早期乳腺癌怎么办?

  早期乳腺癌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乳腺癌分为四期:I期治愈率在95%左右,II期为75%左右,III期为65%左右,IV期则低于10%。所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越晚当然就越危险。

  然而,很多人们就算发现了乳腺癌,由于害怕手术治疗,选择了用“偏方、按摩甚至吃斋念佛”等非正规方法进行“治疗”!再过一年半载回医院复查,才发现癌症已经变大、或者扩散,手术治疗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一旦确诊乳腺癌,应及时通过手术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

  4. 乳腺癌手术切除能好吗?

  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两位美国医生讲起。

  第一个是Halsted,100多年前创立了乳腺癌根治术,该手术统治乳腺癌治疗长达七八十年,甚至发展成创伤更大的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然而,乳腺癌的死亡率却不降反升。

  第二个是Fisher,他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力主缩小手术范围,加强术后综合辅助治疗。通俗的说,乳腺癌是个很狡猾的敌人,它会在医生清剿乳房大本营之前派出坏分子乔装打扮潜伏在人体内的某些部位隐藏起来,这些潜伏的坏分子就是转移的微小癌灶,不把这些潜伏的敌人清除或控制住,乳房大本营清剿的再彻底也会功亏一篑。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模式从“最大、可耐受的治疗”转变为“最小、有效的治疗”,手术方式从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到改良根治术、全乳房切除术,再到保乳手术,手术范围在缩小,然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术后辅助治疗的方式、内容及强度越来越多、越大。

  因此,现在主张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通过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当然,对于没有发生转移的原位癌,全乳房切除术就治好了。

  5. 乳腺增生怎么回事?乳腺增生是不是乳腺癌的前兆?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家对于乳腺增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乳腺增生是一种雌孕激素分泌所致的生理功能紊乱,与乳腺癌关系不大,它既不提示癌前病变,也不意味着转变成乳腺癌。

  

  乳腺是许多内分泌腺的靶器官,其生理活动受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及巢等器官分泌的激素影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乳腺的生理状态在各种激素影响下表现不同。随着女性正常生理周期的激素水平变化,乳腺也会有增生和恢复的周期性改变。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也会引起乳腺的增生过度。乳腺增生本身是一种良性的过程,通过调整心态,对症治疗,基本都能逐渐缓解。

  6. 乳腺增生需要做什么检查?

  乳腺增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影像学异常表现。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有同时存在的可能。对于有乳腺增生的女性,乳腺自检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应定期去医院进行乳腺检查,排除潜在的乳腺癌。

  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人都认为乳腺钼靶是最清楚、最好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这两种检查,各有优缺点。

  彩超无创、快捷、重复性强,能鉴别囊、实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弹性成像还有助于鉴别乳房肿块的良恶性,它不受乳腺组织致密程度的影响,其发现乳房结节的敏感性较高;但是彩超在评价乳腺钙化性病灶方面表现不足。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以钙化灶为表现的恶性肿瘤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强,对于以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只有凭借乳腺钼靶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钼靶检查受到乳腺致密程度的影响,对致密性乳腺的评价能力存在严重不足的劣势。

  因此这两种检查手段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当X光和超声还是不能明确的时候,就需要做乳腺的磁共振。磁共振对比较小的病变更加的敏感。乳腺外科专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年龄、腺体的致密程度决定行何种检查。

  7. 乳腺癌患者的全周期、全方位管理

  2006年,WHO已指出癌症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病。乳腺癌作为肿瘤中具有代表性的慢病,从2005年起开始多学科诊疗(MDT),到2010年建立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概念。得益于此,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5%(中国85%,美国91%)。

  然而伴随着乳腺癌生存率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更多患者进入到漫长的慢病期,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或者乳腺癌患者本身由于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导致的伴随疾病(如:乳腺癌患者血脂异常问题,乳腺癌患者精神健康及依从性问题,乳腺癌患者骨松问题等)逐渐凸显,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或引发死亡风险。

  以前主要是着重控制复发转移,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现在我们还重视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第二原发肿瘤、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相关死亡等问题。乳腺癌患者有着更为显著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疾病事件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于心血管疾病事件比例是高于死于癌症本身。

  血脂异常在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据统计,近60%的患者会出现血脂异常,而高达30%的患者可能没有进行规范的的监测和管理。另外,血脂水平的异常升高还会增加肿瘤的复发风险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应重视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一方面是选择对血脂影响小的内分泌药物,另一方面是规范的降脂治疗。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定期监测血脂外,还需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及内分泌治疗药物,多管齐下将血脂水平维持在理想水平。

  骨健康方面,除了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建议适度运动,如步行、跑步等;提倡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特别注意防止跌倒,应坚持每年进行BMD 检测并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或光照不足者则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关注患者的健康,尤其是慢病周期患者,高度关注由乳腺癌治疗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的心血管事件、骨折风险、精神健康、抗肿瘤维持治疗依从性、年轻患者的生育困扰等问题。

  8. 乳腺癌患者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乳腺癌患者是否能接种新冠疫苗一直是患者朋友们关心的话题。今年6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调查了900余位乳腺癌患者,其中接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已经注射了疫苗。其中有些客观因素影响了疫苗接种的选择,比如手术完时间短、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化疗等,另外肿瘤专科医生不建议接种、家人朋友不建议接种、接种工作人员不建议接种也是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

  本月初,瑞士《医学前沿》杂志发表了我国研究人员的报告,中国武汉乳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武汉接受调查的乳腺癌患者中,新冠疫苗接种率仅12.6%,接种犹豫和拒绝率达73.5%,未接种疫苗的首要原因为不知道该问谁能否接种疫苗,对患者决心影响最大的人是负责治疗患者的医生。结果表明,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简明一致的权威指南及正面信息有助于减少乳腺癌患者对新冠疫苗的犹豫不决。

  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其患重症的比例、病死率和其他人群相比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接种疫苗。但目前关于肿瘤患者使用疫苗的系统研究数据还比较少。就目前汇总国内外研究和专家意见而言,都是鼓励乳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我国《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2月前已经发布,我国专家给出的建议也是积极的推荐注射。

  “乳腺癌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不同治疗阶段、不同治疗手段的患者所面临的不同选择。在具体实施疫苗接种时,需充分考虑患者肿瘤病情是否稳定、正在接受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并充分与专业医生沟通。

  //

  专家简介

  

  邹海东,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烟台市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乳腺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普外专业MDT学组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学组委员。

  来源:烟台毓璜顶医院 乳腺外科 邹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