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千万别乱买,套路太深了!重疾险5大陷阱深度揭秘

  由于当下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且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也十分惨烈,可以说是每天都会上新的保险产品。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粉丝给深蓝君留言:

  XX 保险公司又推出了新重疾险,貌似是现在最受欢迎的一款产品,可以测评一下吗?

  当然可以,我就是做保险产品测评的。但是相对于“授人以鱼”,我更希望能“授人以渔”。

  我们非常乐意告诉大家如何防止在买保险产品的时候被骗,而不是保险推销员说什么就是什么,被一些所谓的宣传所误导。

  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重疾险常见五个陷阱,如果大家避开了一下我说的几点,就绝对不会买错!

  常见陷阱 1 :缺少高发轻症

  25种法定的重疾是每一款重疾险都有包含的,这25种重疾险基本就占据了重疾险理赔的95%。

  可是,行业内没有相关强制要求来针对轻症病种,因此每家保险公司的轻症病种都有一些差异。

  高发轻症为什么重要?这里举个例子:

  前一阵子,网上一家保险公司的拒赔案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XX由于冠心病住院,医生表示他的这个病是可以开胸做“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可以不开胸,做“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就是微创手术介入心脏支架。支架手术对身体伤害小,并且恢复得还快而搭桥术非常痛苦,恢复也很慢,一般正常人都会选择介入术。结果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他买的这款重疾险只有进行了心脏搭桥术才能赔,介入术不在保障范围内。

  从上面这个例子就能看到,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最好去查看合同内是否包含有高发轻症的赔偿。下面是几款市场热销产品的高发轻症统计:

  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产品对于高发轻症的保障情况是不同的。在这些病种中,有三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极早期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或介入术、微创搭桥术)。

  不典型心梗、介入术和微创搭桥术的区别:

  这三个病种是有关联的,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采用三个选一个来进行赔偿的。

  简而言之,心梗属于一类疾病,有介入术和微创搭桥术这两种方式可以治疗。

  所以,心梗是最好要包含的,因为无论医生使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能赔。不过介入术和微创搭桥不单只能治疗心梗,因此包含在其中会更好。

  还需要提醒的是:各家保险公司对轻症的定义和理赔条件不是统一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深入研究一下也是可以的。至于普通消费者,其实可以不用太过纠结,看得条款越多,可以能就越不知道如何选择。

  常见陷阱 2 :法定重疾有后门

  虽然说差不多重疾险地条款都涵盖了法定高发地25种重疾,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后门,其中 有 6 种疾病的理赔年龄是可以自行设定的。包括:

  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帕金森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

  拿某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举例:在“严重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疾病理赔条件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们只对被保险人 在 70 周岁前被确诊患有本病承担保险责任 。

  大家都知道70岁左右是该疾病的高发期,要是保险公司70岁之后就不保了,确实有点不够意思。

  所以,不能因为25种重疾有行业统一规定,于是把其中最细微的理赔条款的不同给忽略了。

  常见陷阱 3 :大而全,所以贵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普通消费者就算了,即便是内行人也不一定能懂。因此大多数人购买完就只有以下三个概念:有品牌保障、涉及保障全面、所以贵。

  然而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吗??我找了一款知名公司号称高端的产品,简单数了一下居然包含了 12 种保障:

  轻症保障(赔 1 次)重疾保障(赔 3 次)首次重疾豁免保费特别关爱金疾病终末期老年长期护理金身故保障全残保障意外身故意外伤残自然灾害身故自然灾害伤残可是 12 种保障不代表能赔 12 种风险。或许这句话大家看了会有点绕口,简单来说 大多数保障都共用保额。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就不再赔付了。

  这种产品还会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存在捆绑销售的东西,没法具体知道每项保障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比较。

  以 30 岁男性为例,投保这款大而全的重疾险,保额50万,缴费19念,每年的保费高达22350,价格差不多是市面上同类型产品的 2 倍。

  曾经有代理人跟我说,产品卖得贵要怪保险公司吗??难道不是消费者买不起的问题吗?

  看似有点道理,但是深蓝君还是要提醒大家,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如果杠杆太低,很有可能就会失去保险“以小博大”的本质作用。

  继续说说上面的例子吧,一年保费2万多,总保费40万多,而保额才 50 万。如果缴费期间没有生病,实际上与自己的存活期不无差别,几乎没有保障杠杆。

  银行的活期存款还可以自由支配,重疾险只有在患病后才能拿到理赔金,灵活性也会相差很大。

  因为深蓝君建议,买保险不可以贪心想买保障最全面的一款保险,要关注重要的部分,先把保额做大再说。

  常见陷阱 4:返还保险最划算

  有些人总会觉得,买保险如果不出险那钱就打水漂了,认为“有病治病,没病返本”的产品更加划算,保险代理人也更愿意卖这类产品。

  可是,这种返还型保险真如表面上看的这么好吗?

  下图是深蓝君以天安爱守护为例子,看看返还和不返还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在不同年龄返还,保费差距也是巨大的。假如选择66岁返还,那么每年要多交6550元,相当于多了52%的保费。

  简单算了一下,一年花费6550元持续20年,36年后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差不多38万,每年收益差不多4%。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缴的这么多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理财,到时候再返还一些给我们,其中的收益其实不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我们可以把这 6000 多块用来加大 50% 的保额,或者用来购买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又或者用来给家人配置保险。个人认为,这样花钱会有意义得多。

  因此,我觉得普通家庭不太适合买返还型保险。

  常见陷阱 5 :健康告知随便填

  很多时候为了促成签单,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如果没住过院,健康告知直接都填否就可以,《保险法》规定过了两年就一定赔。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保险法》是怎么说的:

  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就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如果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承保决定,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成立超过两年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看到,《保险法》的确有此类的规定,但是2年不可抗辩设立的初衷是:合法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但不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骗保,把明明不应该赔的变成可以赔。

  记得以前就分享过一个这样的案例:

  A 先生在投保前已经罹患癌症,虽然2年后才申请赔偿,但保险公司还是拒绝赔付双方各执一词,还闹上了法院。最后经过审判,结果仍然是拒赔。

  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案例,过了2年之后,最后得以赔偿的事件。不过由于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这些要一案一议。即便是相似的情况,最终赔偿结果或许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对保险公司而言,也肯定不会对这种事件放任不理,不管你有没有超过两年,哪怕需要花钱打官司,大部分时候都会先进行拒赔。

  当一个人身患重疾还要天天为官司奔波,对你自己本身的健康也是有着很大的风险。

  实际上买保险就是为了得到一个保障,所以我们在买保险前必须诚实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

  上述的这五点,就是深蓝保对重疾险购买的相关建议,可以收藏起来,大家买保险前再多读几遍,一定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除了以上这几种陷阱之外,还有一些现在已经基本见不到了,比如说罹患重疾后要生存多少天才能赔、等待期内发病只退现金价值而不是退保费等等。

  市面上的重疾险五花八门,深蓝君建议大家在购买保险前要关注一下条款,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要向专业的人咨询清楚。

  关于重疾险,可点击我头像,私信“重疾险”,查看更多产品测评。

  写在最后:

  事前多一些了解,事后少一些烦恼。

  很多人考虑保险都是从重疾险开始的。但是一份重疾合同密密麻麻那么多字,包含了金融、医学和法律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我们普通人很难去理解。

  如果不小心仔细一点,忽略了细节,很可能会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后续想要退保也会很纠结。

  所以,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事前规避优于事后补救。买保险前最好是多多了解和比较,这样才不会轻易踩坑。

  愿每个人都能买到适合的保险,永远都不要出险理赔,平平安安的。

  卖保险真的年薪百万吗?5000万代理人,4000万成为过客……

  辞职换工作社保怎么处理?记住这个转移流程,少走很多弯路

  支付宝和微信为疫情送3项福利。希望永远用不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