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会封控吗?官方回应来了

  

  12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并回答媒体提问。一文带你看重点↓↓↓

  混检阳性人员同楼栋同单元无需临时封控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当发现“混管阳性”后,相关部门会尽快通知混检人员,让其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同时也会尽快安排人员去上门采样复核。所以跟混检阳性人员同楼栋、同单元的人员不需要实施临时封控。

  当复核结果都是阴性以后,混检人员马上解除隔离措施,但如果上门复核出现是阳性,要及时落实管控措施,要根据现场流调和风险研判结果及时管控密接,划定风险区域,做好相关的疫情处置工作。

  没有症状的居家感染者不需要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发布会上介绍,随着病毒的变异,在临床的特征上,绝大多数感染者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重症比例比较少。为了统筹做好医疗资源布局和利用,重点做好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部分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和管理,因此对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她介绍,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是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的这一部分人员,可以居家进行自我照护。

  特别要强调的是,没有症状的不需要治疗,做好自我的健康监测。有症状的,比如说发烧咳嗽等,做好对症的治疗,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郭燕红还表示,重症或者有重症风险的这部分患者要收治到定点医院。“为了保证重症或有重症风险的这一部分患者的救治,我们要求要选择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同时配足配强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团队还要做到多学科,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要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老年人为何还需要接种疫苗?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极易发生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获益最大。

  “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失能半失能人员,他们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是,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因此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夏刚说。

  据其介绍,考虑到这些老年人行动不便,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得接种疫苗,以前的一些好做法,包括使用流动接送车、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和开通老年人接种的绿色通道等措施,同时也提出了各地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接种小分队,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提供上门的预防接种,让这些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以完成接种。

  居家隔离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家庭内传播?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好防护,和家庭内成员尽可能少接触。要牢记以下几点:①房间每天通风;②卫生间、浴室最好单用,如共用要错开时间,用后消毒;③做饭、用餐等过程中,注意手卫生、环境消毒;④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避免喷溅;⑤居家隔离时个人物品不混用。

  发热门诊不能随意关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发布会表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同时要公开电话、地址,方便老百姓能够就近到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同时也要求发热门诊要扩大接诊空间,配齐医护力量、提升接诊能力,不能够随意关停,保证诊疗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

  群众在选择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时

  要考虑哪些因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密切接触者这个人群选择居家主要是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最好有独立的房间,并且有良好的通风。如果共用卫生间,要能够做很好的消毒处理。居家人群如果独立居家,生活方面要能够自理,居家人群一定要做到足不出户,对外拒绝各种探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居家隔离。居家隔离的时候,如果家里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婴幼儿,这个时候要注意个人的防护,避免造成潜在的传播风险。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同时每天要进行抗原检测,如果一旦出现阳性,及时上报到社区或者是家庭医生,阳性以后要做好自我检测,阴性也要做好每天的自我症状监测,包括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气短的这些表现,如果出现这些表现,也要及时上报到社区。

  王贵强表示,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在居家观察的时候有特殊的需求,包括用药、治疗等等,一定要及时向社区报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要及时就医就诊。

  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十条优化措施强调核酸检测要聚焦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和人员,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缩小了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一是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二是除了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的阴性证明;三是不再对跨地区流动的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四是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此外还要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照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贺青华介绍,高风险岗位主要包括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还有集中隔离场所的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以及商超、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人员。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如何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在刚刚公布的新十条当中,特别提出要对感染者进行科学分类的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可以选择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也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的方式。医务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众,由于岗位的特殊,每天会接诊大量的患者,因此面临的感染风险最高,工作也非常繁重,可以说不可避免要发生职业暴露。

  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也应该遵循新十条有关的要求,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我们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第一,加强对重点区域,也就是职业风险暴露比较高的区域的管理,像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包括门诊,要优化相关的工作流程,配足医护人员的力量,医务人员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科学穿戴防护的用品,努力将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职业的安全。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资源储备的调度和准备,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第二,我们多次要求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特别是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和临床救治工作的需要,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的编组,医疗力量的配备和工作班次的安排,确保我们医务人员的力量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不至于由于医务人员大量职业暴露造成感染以后,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第三,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人流量大,脆弱人群也非常多,因此按照新十条的要求,进入到医疗机构要查验48小时的核酸结果。我们要求患者也要尽可能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或者是抗原检测,就诊的患者和陪同人员都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同时,我们要求一旦有急危重症,即便没有核酸证明,也要以救治为先,同时做好科学防护,保证患者健康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般患者居家观察不是放开

  是为更精准救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发布会上提到,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率明显下降,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型,重症病例非常少,所以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重症的风险,降低病死率。

  “大家还是以平常心对待它,不必要紧张甚至恐惧。当然,我们采取的优化措施,即一般患者居家观察治疗,不是放开,而是为了更有效地精准地分层救治。”王贵强说,此举措一方面能预防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能保证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重危症患者的治疗。

  王贵强说,我们也有一系列的办法来防止造成进一步传播的风险,同时使那些需要治疗的人群即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转诊和治疗。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成员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来源丨四川日报

  编辑丨邓裴琳

  校对丨毛佳莉

  审核丨郭扬

  官方回应!点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