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八大专家最新表态
新冠仍在肆虐,猴痘开始蔓延,霍乱偶有发生,脊髓灰质炎距离被消灭还有“最后一公里”,人类历史上唯一被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烈性传染性疾病何时能被消灭,或者“偃旗息鼓”,听七大专家怎么说。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冠复阳后无社区传播风险
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就有新冠患者治愈转阴后又复阳的现象发生,并导致职场上出现一定程度的“阳性歧视”。最近,一项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由钟南山院士等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显示,新冠感染者复阳后,病毒核酸载量低,不太可能传播病毒,没有社区传播风险。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
疫苗和中医药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两道屏障
张伯礼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持续突变,在全球掀起新的疫情高峰。但从近三年来看,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而致病性呈现减弱的变化。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该树立起两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新冠疫苗,第二道屏障是中医药。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
新冠终将回归到乙类的管理
按照传染病的危害性,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传染病比较多,非典、新冠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以后危害性降低后,也会回归到乙类传染病的管理。
吴尊友,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新冠病毒“传染性越来越强、致病性越来越弱”不完全正确
吴尊友在最新的专访中表示,新冠是一种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使我们的疫情防控策略更加有效。其它传染性疾病也需要学习,但是根本没有新冠的节奏这么快。冠状病毒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人类没有办法去预测它。前一段时间,有人说“新冠病毒传染性越来越强,致病性越来越弱了”,这种解释不完全正确。
张文宏,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面对新冠病毒的三种武器
张文宏表示,面对疫情,未来人们手中将持有三种“武器”,第一是新冠疫苗的充分注射,第二是抗病毒等药物包括中医药的有力支撑,第三是非常充足的医疗资源冗余度。
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老年人加强免疫至关重要
王贵强呼吁广大老年朋友,要积极地接种疫苗,尤其是加强免疫,第三针的接种至关重要,只有把老年人等有基础病的高风险人群保护好,才能真正降低奥密克戎的危害性。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
人类社会因‘疫’而变
高福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表示,新冠病毒已经突破了人类的已有认知,人类更加需要科学技术。回顾历史,疫情大流行等突发危机事件中往往蕴含着技术引领社会向前的新机遇。如果说1918年的大流感是疫情与现代科学的第一次大冲突,新冠疫情则是数字技术对人类危机的一次大拯救。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演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支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与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
健康是最大的需求
指出,经过本次新冠,大家看到了卫生事业牵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未来在国家竞争中,生物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上,未来的主流产业是健康产业。温饱问题解决后,最大的需求是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