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接诊病患:火神出山,邪祟避易
每一个时刻,掏出手机最自然也最迫切的一个动作就是翻看最新疫情进展。
面对着总在往上攀爬的数字,内心的焦灼像一只树懒,在一棵指定的树上往复徘徊。
只要这疫情一日不去,这心里要归于平静,几无可能。但今天有个消息让人为之一振: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接诊病患。不自觉地要想起古老的中华神话,更不自觉地想对狰狞可恶的2019-nCoV吼出来:祝融出山,荡涤邪祟!
这聚我中国大基建超卓实力,在短期内保质保量完成的现代化医院,究竟包含着怎样的门道,我们且去探究一番。
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在2月2日即建成交付。2月4日早上9点多,正式接诊第一批新型肺炎确诊患者。
面对这极速完工且体量巨大的专门收治新型肺炎患者的医院,我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它和普通建筑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设计;它的选址有什么说道?
且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一、选址上的讲究
火神山医院的位置选择有讲究。它位于武汉西南方向,面水而踞。由于武汉市以东北风向为主导风向,位于城市下风口位置的医院,对城市污染的可能性便被降到最低。
二、设计上的讲究
有个疑惑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为什么非要花时间和精力单独再造一个医院来收治新型肺炎患者?征用现成的酒店或体育馆来做这项工作不是更加方便吗?
我终于知道了答案。鉴于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它需要实现两个隔离,即医院对外的隔离和医院内部的隔离。
在这里面,医院内部隔离有些复杂,它既要保证诊疗救治的便捷,又要安全隔离三个人群:医务人员、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
酒店和体育馆对外部的隔离都没问题,但内部隔离无法做到。做不到有效隔离的人流集中场所,很难避免交叉感染,治病的地方成为染病的地方,就极大地违背了我们的意愿。
而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很科学,它以简洁明了的方案,完美地解决了怎么实现内部隔离这个难题。
从公开版的设计图纸,我们来分析一下。
图中黄色的病房楼,像脊椎动物的肋骨,中间是一条主建筑,是脊柱,它向外伸出一个个彼此分开的单独的小建筑,这就是关键所在。
我们以一号病房楼的一部分为例。
在图纸二上,中间灰色部分是医护用房和走廊,绿色部分是病房。不仅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活动区域是分开的,每一个伸出去的病房区域也是分开的。
每个治疗区域之间的连接体就是公共区域,化验、检查等工作在公共区域展开。
上图像个英文字母H,我们把它称之为“H模块”,理论上,只要地盘够大,这样的模块可以不断延伸,扩展收容更多病患,且对原有模块不构成任何影响。
除此之外,楼病房之间的间距也是有标准的,理想间距为20米。2003年非典时期的小汤山医院病房实际间距为12米,火神山经过综合考量,最终实际间距选为了15米。
传染病医院的平面布局要求为“三区两通道”,三区是指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要有过渡区域。
由上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医护人员流动的通道与病患通道没有任何交叉。
医务人员的生活办公区位于洁净区,通过更衣,卫生通过,二次更衣后,进入到半污染区的走廊,随后进入污染区病房对住院病人进行医治护理。
返回洁净区,医护人员则需要走一个更衣,淋浴,二次更衣的流程。而患者路线是无法进入清洁区的。
医患分通道的分流设计,有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对病患展开积极救治。
三、建造速度为什么那么快?有什么讲究?
“和时间赛跑,向死神抢人”是火神山建设工地上每一位设计师与建设者心中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因此,火神山医院没有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集装箱式箱体活动板房进行模块化拼接。这种方法在外国被称为场外施工,在国内则称为装配式建筑或工业化建筑。甭管叫什么,意思一个样。
工厂按照设计要求,先把组装房屋的各构件生产出来,比如梁、板、柱等,。
构件运到现场,吊车做主力,工人搬运做辅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能快一秒就绝不拖一秒。虽然模块已经设计得足够合理,但一根柱子还是得有50斤,人工不停地搬运,很辛苦。
在每一个工人的全力以赴下,火神山医院如期完工。
四、白房子功能性上的讲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片快速立起的白房子,功能性一点不缺。
首先是防水,武汉气候湿润,降雨丰富。需要很好地解决渗水漏水问题。在全民监工医院建设过程的直播中,我们看到的平整场地,铺设混凝土后,大面积铺设的那层白色“防护衣”,叫 HDPE 防渗土工膜,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原生树脂,高抗拉耐酸碱,2 毫米的厚度就可以达到防潮防渗水的要求。
在原材料的设计选用上,亦对板材本身的隔热、防水有最低要求。
同时,医院的暖通、电气、给排水均进行了单独的设计与安装。
医院还设计有特别的通风系统,有严密的污水处理设施,可谓是面面俱到。
可以说,火神山医院,是中国工业能力与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中国速度的楷模。
今天介绍的火神山医院,仅仅是她神秘面纱下的惊鸿一瞥,但我们看到了最美丽的东西:希望。
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