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阳过了!日常用品怎么消毒?这篇干货看看!
哈喽,大家好,我是代班的悟空。
继上周办公室小伙伴相继倒下,我们第一波阳转阴的同事复岗了。这是我的第四天,熬过高烧了疼痛,目前主要就是咳嗽头昏了。从今天早上起床的状态来看,估计再过两天就差不多了!
关于吃药,没有什么建议,听专家医生的话,对症下药即可。不要一骨碌乱吃,是药三分毒,以免产生副作用。
分享一份人民日报发布的用药指南,非常全面,有需求的可以点开看看
看不懂也没关系,问问药房医生就行啦。当然关键是能买到
因为昨天身体有好转的迹象,我下午就趁着有劲把床上用品都换了一套。从发烧开始全身都在冒汗,每天起床就像水里打捞起来的,那种感觉真的好讨厌。想到很多开始陆续转阴的小伙伴也需要这样一份消毒指南,赶紧汇总了官方的推荐,有需要的一起来学习!
PS:开启正文前,先转发呼吁一则信息
家里阳了的患者在丢弃生活垃圾包括用过的口罩纸巾在内,最好用双层垃圾袋包扎一下,并且做好垃圾袋表面消杀,因为很多清洁工或拾荒人年纪都比较大,购买药品也相对更加困难,希望看到的朋友都能行动起来哦,保护自己也要更好保护他们~
如果自己或者家庭成员“阳”了
处理居家产生的垃圾时
可以用酒精或消毒液喷洒消毒
而除了消杀
还有一种方法
可以有效保护我们和家人
以及清运垃圾的人员少受伤害
那就是“鹅颈式封扎法”
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
可以采用这种有效的封口方式
家里的普通垃圾袋也适用哦
一起来学习↓↓↓
步骤一:
将装好的塑料袋口
按一个方向扭转成旋条状
步骤二:
将扎紧的螺旋条状袋口
对折重叠
步骤三:
紧握已扭转部位
步骤四:
用封扎带套在反折下位处
步骤五:
封扎带拉紧
形成有效密封
这就是封扎后的“鹅颈结”
如果确定“阳”了
丢垃圾时请用“鹅颈式封口”
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转发!呼吁!
(转发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关于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清洁消杀?
这段日子,不少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治疗后逐渐康复,重新进入复工复产的节奏,但还是有不少人担心:什么时候返岗合适?阳过还会再阳吗?家里的床单被子会不会藏匿病毒?该怎么消杀?......
对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以及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
新冠病毒藏匿于何处?
不少“阳过”经历了7天左右的“居家抗疫”目前已逐渐康复。但大家实在担心:感染期间的衣物、生活用品上是否还有病毒残留?是否会造成二次感染?
对此,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表示,“阳过”居家康复后被家中物品感染的风险很小。这跟病毒特性相关:
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物体表面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不是主要传播途径。新冠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比如金属表面、硬质桌面表面,它的存活时间很有限。
病毒需在人体内存活。研究显示,病毒离开人体,在常温、干燥、硬质表面,2~3个小时就会失去活性,也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不怕冷,怕热。常规实验室里,56℃的温度下30分钟就失去活性了。洗澡水大概50℃左右30分钟肯定失活了,温度越高越有效,理论上90℃高温下仅1分钟就能杀死病毒。
痰液是病毒的“温床”。因为痰液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病毒在其中,特别是冬天低温时,如果还在有水的环境下,那么存活十几天也都有可能。
如何正确消杀?
不少人表示,自己康复后想从里到外地来一次“终末消毒”,彻底清除家中可能残余的病毒。
卢联合表示,医院里所谓的“终末消毒”是因为有大量病毒交叉感染,并且需要避免来医院的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就可以,不需要终末消毒,仅特殊部位需要消毒,比如马桶、冰箱。
重点部位一:冰箱——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
家庭里最有可能残存新冠病毒的位置是冰箱。冷藏室4-5℃,冷冻室-18℃,都非常适宜病毒存活。极端假设,一位阳性感染者打开冰箱的同时打喷嚏或咳嗽,将痰液喷到冰箱内,冰箱可能因此沾染病毒。专家建议,“阳过”康复后,可拔掉冰箱电源,用含有酒精的湿巾把冰箱擦拭一遍。冰箱内的没有密闭包装的食物加热后再食用,可消除病毒。
重点部位二:马桶——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
家庭里洗手池、马桶可能残存感染者患病期间的呼吸道分泌物,“阳过”康复后可使用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进行消毒。
桌面、柜子等硬质表面——酒精湿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
病毒在硬质物表的存活时间有限,用含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就可以了。同时注意开窗通风。特别提醒:千万不要用含酒精喷雾,酒精在空气中一见火容易爆燃。
衣物、床单被褥等棉质物品——晾晒、加温病毒均可失去活性
棉质物品可在洗衣机中正常清洗,洗涤去污的同时也能去掉病原体。把被子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即可。如有加温消毒功能的洗衣机,理论上56℃ 的温度下30分钟病毒就会失活。
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
居家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方法。要做好通风换气,建议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化学品消毒为辅。
“阳康”返岗指南
如今,各地复工复产箭在弦上,居家康复的人们又有了新的担忧:“阳过”之后多久能复工?症状虽然没了,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出门会再次被感染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
返岗参考1:青壮年发病7天后核酸逐渐转阴,传染性较低
发病3天后青壮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咳嗽、咽痛仍然严重。从临床来看,发病7天后大部分轻症患者核酸开始转阴,病毒量也很低,基本不具传染性。
返岗参考2:体温恢复正常后,再休息3天
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过3天,可能咳嗽和鼻塞流涕咽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当你体感嗓子疼和咳嗽不再影响睡眠时,就说明身体基本恢复,适合返岗!
返岗提示:“阳康”返岗建议坚持佩戴口罩,不降低防控标准
目前正处于冬季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除了新冠还有其他传染病。返岗后,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咳嗽、喷嚏等礼仪。在食堂不要面对面就餐。
至于“阳康”会不会再度感染,专家表示,半年内“重阳”的可能极低,一般年轻人半年内,不太可能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尤其在感染后的3~6个月,体内抗体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小幅度的病毒变异都有交叉保护作用。李侗曾建议,半年后再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免疫,会获得更高的防护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等同于阳过一次后就能获得“终生免疫”,武汉金银潭医院主任夏家安曾表示,感染后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对病毒的变异掉以轻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表示: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即使曾经感染,也还是要做好防护,且感染后再接种疫苗也有必要。
来源 | 北京新闻广播、央视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