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的保险都是骗人的?
在国外,商业保险制度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能有效弥补了社会福利制度上不足,是很多家庭必备的理想资产配置。反观中国,仍处在“保险行业的初级阶段”,行业野蛮生长、乱象丛生,很多人不禁发出保险是“十买九坑”的慨叹。就连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说,中国眼下的保险,无异于是一场骗局。为什么这么说呢?
郎咸平一、保险销售——无所不用的套路现在的保险行业,用鱼龙混杂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业内有一个说法:保险虽然不会骗人,但卖保险的却有可能句句都在骗你。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买保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有卖保险的,都练就了一套无敌的“话术”,意思无非是说,保险是人生的保障,如果不配齐各种品种繁多的险种,那么大病来临,必然就会倾家荡产。甚至还进行道德上的绑架,好像不买一份保险,就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很多人初次面对这套说辞时,很容易就心动了,但长久以往必定会心生厌烦。
中国人寿保险更过分的是,很多保险打起了“金融”的旗号,甚至登上银行的“大雅之堂”,像理财产品一样销售,告诉购买者有超高的收益。如果没有仔细研究条款,冲动之下买了“理财”,到期后可能会发现,约定的收益不存在,甚至连本金也不保了!而当年的业务员也已经换了一拨又一拨,最终“消失于人海”了。还有业务员为了业绩,故意隐瞒保险里的“免责条款”,诱导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直到投保人被拒保了,才发现投诉无门。
郎咸平二、保险招聘——充满幻想的大饼最近,随着疫情的到来,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唯独保险公司还是每天都在招聘,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招聘广告上,这些公司无不是实力雄厚:动辄国企、央企的背景,或者是世界五百强,外表光鲜亮丽。招聘的岗位也是洋气十足,什么“储备干部”、“管培生”,仿佛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私人理财顾问”、“金融分析师”等,又好像是金融大佬的专属名词。工资待遇也是让人咋舌:年薪百万不是梦,月入十万只等闲。并且不需要学历、不需要背景,只需要你勤劳肯干就行!
郎咸平事实真是这样吗?曾经有专家说,保险公司招聘的其实不是员工,而是背后的市场和裙带关系。每招一个人,就等于招了你背后的一大群人,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都无可避免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目标客户。高收入的背后,没有任何的底薪保障。你只有拉到了更多的团队、发展了更多客户,你才会有更高的收入。这样的操作,我们是否似曾相识?其实,只要进了保险公司,哪有那么多的光环,所有人只不过是“代理人”、“业务员”、“销售员”,是业界最为辛苦和奔波的底层人员。
保险员工光鲜亮丽?三、员工培训——打了鸡血的洗脑入职培训是保险公司培养员工的重头戏。台上的培训师无一不让人心潮澎湃,他们宣扬着这样的价值观:我公司实力无比雄厚,一旦成为公司的一员,只要努力肯干,必定会逆袭为人生赢家。整个培训也充满着欢乐气氛:唱歌、跳舞,外加开会。所有人在旋律之中迷失了自我,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还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游戏,例如互扇耳光、跪式服务等,美其名曰提升抗压能力,实则宣扬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让人啼笑皆非。
业绩没完成的惩罚在这种氛围下培训出来的员工,都无一例外通过了“服从性测试”,能放下身段和廉耻心,可以毫无顾虑地发鸡汤文、不厌其烦地打电话给客户,练就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本领。即使成功入职了,也是打了鸡血一样唱歌、做操,并且会议也是一个接一个,一开就是八九个小时,无非是用中美数据进行对比,来说明中国保险业是朝阳产业,潜力无限大;再就是画上一个大饼,宣扬只要肯干,便会有滚滚财源。只有当上了业务员才会明白个中心酸:卖出一份保险哪有那么容易!卖不出去的时候,只能自己买;自己买完了,又让亲戚、朋友、同事买,直到被压榨完所有的剩余价值。
郎咸平四、险种产品——专宰小白的利器很多家庭在配置保险的时候,经常处于信息的不对等地位,因此也走了很多弯路,有效的险种没有配置,用不上的“无效险”倒是买了一大堆。很多保险公司宣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就以重疾险为例,银保监会规定:涉及消费者利益的25个项目为必须赔付项,这些项目也已经占据了重疾险赔付的95%以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一些项目,说实话就是可有可无。而以不重要项目为噱头,让产品卖出高很多的价格,这已经是行业里几乎公开的秘密了。
郎咸平一些险种打着“理财”的旗号,有很高的资金门槛,很多客户买完才发现,自己花巨资买的产品,其收益甚至比银行定期理财还要低。而当你要中途退出时,却发现已经签订了合同,进退两难。另外一种返还型的保险,打出的旗号是“有病赔钱、无病返本”,很多人一听,这简直就是“白嫖”的生意啊!但仔细研究一下条款,你就会发现其中“猫腻”了:即使资金返还,也需要等到投保人70岁以上,单是几十年的利息,保险公司就可以赚到瓢满钵满了!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拿捏住消费者图省事的心理,推出混合打包的复合型险,看似无所不包,仔细想想其实又是一个“深坑”,价格算下来,要远高于各种险单独购买。保险公司通过简单的包装,又抓住了一次赚钱的机会。这种“大而全”的打包式保险销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杀猪盘”。
合同五、保险理赔——宽进严出的伎俩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只要出钱了,什么险种都可以买;而真正到了理赔的时候,却是处处掣肘。买保险时的各种拍胸脯、打包票,到了最后却换来“这个不能报、那个不能赔”。各种拒赔案例都是血淋淋的事实,一个错字、一个笔误等细节,都会成为拒绝赔偿的理由。保险的理赔审核,比政治审查还要严格。业务员在卖产品时,往往会隐瞒产品中的一些拒赔原则,用各种话术告诉你:“买就是了!”投保人也很难仔细研判当中的每句话,草草签就了协议,最后却发现,成为不能理赔的“一纸空文”。其实,保险公司的初衷,并非“不赔”。相反,对于有需求的病患进行及时的赔偿,是其树立口碑的最佳时期,甚至比花钱做广告还要有效。
郎咸平根据已有的数据,在所有拒赔的案例中,排名前三的是:病史隐瞒、超出责任和超出保障。有一半以上是客户没有如实告知以往的病史;有三分之一的超出保险公司责任;有十分之一超出了保障范围。这些其实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来解决。理赔方面的最大问题,在于购买时审核不严、告知不清,加强前端把关、避免给客户造成心理落差,这些,都是亟待改进的地方。保险本身是一个好东西,可是为什么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一是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非常严重,投保人对保险知之甚少,所了解的保险信息几乎都来自业务员;而业务员为了卖出保险,穷其所能,给客户造成了很差的印象。长此以往,双方之间的隔阂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郎咸平二是媒体的捕风捉影、夸大宣传。正常理赔的案件,是没有人关注;而一旦拒赔,便会成为众矢之的,被舆论大加鞭笞。因此,这些并不常见的个案、事例,被我们误以为是行业的常态,无形中造成了群体之间的对立。根据2019年上半年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率来看,较大的保险公司都在97%以上,很多公司甚至能做到100%,已经是相当亮眼成绩。三是整个行业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不强。保险公司一心只为赚钱,难免有短视的倾向。无底薪发展的销售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给行业的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保险公司整体的知识技能培训、价值理念灌输也很成问题,策划的活动常常让人大跌眼镜,甚至被人与诈骗、传销联系在了一起,真可以称得上是行业之大不幸。眼下,只有痛定思痛,勇于直面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行业之病。这必然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全社会都期待着,一个健康、透明、有序的服务型保险业。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