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之后,三个小细节很重要,确保早日痊愈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理性的声音

  …..

  

  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的讲座上,钟南山院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最受广泛关注的为:

  1、当前新冠肺炎应叫新冠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新冠感冒;

  2、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我们感恩钟院士在疫情爆发以来,为抵抗新冠而为人们所做的贡献,有时候他的一句话,就如同人们在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关于上述这两条,笔者认为还是可以再商榷、斟酌一下的。

  首先对新冠的定性,无非也就是个名字的问题,即便叫“新冠小伤风”也改变不了它对人体确实存在侵害的事实。

  

  比如常见的,阳性患者康复后,依然会存在味觉、嗅觉异常等情况,是否具有更多隐藏的后遗症,还需要临床观察和不断地论证。

  国内疫情放开时间尚短,虽然现在“阳性患者”在逐渐大幅增加,但根据人口基数来讲,还没有到“爆发期”和“高峰期”,国外的“患染”比例可以直接作参考数据,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考验还没有真正到来,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更加艰难。

  不排除“重症”和“基础病附加新冠的死亡率”会有跳跃式增长。

  清醒的认识才能合理的防控。

  其次,“无症状基本无后遗症”这个说法是有些模糊的,这不是挑字眼,个体差异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所以钟老此言该是有数据支持的,目前来讲绝大多数无症状感染者,的确没有明显的患后继发表现。

  可是有症状和症状明显的阳性患者呢?

  

  所以这些还是需要继续观察和论证的,临床和受众是医学唯一,也是必须的参考指标。

  疫情三年,全人类对这方面的经验依旧匮乏,任何定调之言都为时尚早,至少我们应该要扛过马上到来的“高峰期”,之后再根据病毒的实际表现去评估。

  目前,举国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从情绪上来讲,每个人也都接受了“放开”、“躺平”,但“摆烂”是不对的,不预控不等于放弃抵抗,我们只是把这种压力分散到个体了。

  这是好的事情,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个阶段,我们才有可能完全战胜病毒。

  悲壮点讲,这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种胜利不仅仅是医疗事业的进阶,更是国民经济、应对应急事件、个体防护等多方面的升级。

  

  但这个过程是需要“牺牲”的,不具体到某个个体、小团体,也可说是“谁摊上谁倒霉”,这就需要个体防护意识有所提升。

  笔者走访了当地的几个小诊所、小医院,基本可以说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毫无例外的全在用“抗病毒”的药,而这种药物针对“新冠肺炎”并没有明显作用,甚至造成身体压力。

  今天的热榜,还有一位新冠患者因过度饮水而造成了水中毒。

  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防治是盲目的,专家们在这方面也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尚未明确哪些是特效药,哪些是有效药,哪些需要遵医嘱,所以造成了每个人都成为了“家庭医生”。

  

  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是抵抗新冠的关键,希望有关部门早点出台政策,将一些“热门药物”具体到社区医院、诊所,成立专药专供渠道,并定量销售,省得大家总是“哄抢”、“被搭售”,既损害身体也有伤经济体。

  综合来讲,本质上还是我们对“新冠”缺乏有效、有用的治疗办法,普通百姓居家治疗,没有几家有条件能用上“呼吸机”等高端医疗设备的。

  百姓的依赖只有药物和“物理疗法”,透明点说就是:边治边挺。

  难免有听天由命的伤怀和恐慌情绪。

  然而换个角度想,确实存在基数很大的“阳性康复人群”,这就告诉我们,新冠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方法、方式得当,药物使用合理,生活阳光积极。

  笔者通过对身边多位阳性康复患者的咨询,总结出以下三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先治本再治标

  有大量数据表明,新冠重症多伴随基础病,而基础病便是身体之“本”,只有把基础病控制在稳定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冠。

  就好比,有一株玉米起了“腻虫”,你要喷洒农药,但却忽略了玉米本身的缺肥、缺水,这样施药后,反而会对玉米造成二次伤害。

  就像笔者的一位同事,她“阳了”之后并没有过度恐慌,而是先补维C,定时监测身体状况,进行补水和物理降温。更着重的,她是先治疗自己的胃病,因为新冠会伴随有呕吐、厌食等症状。

  进食能补充身体能量,增强抵抗力,所以她的做法就是很正确的,难受几天就逐渐好转了。

  

  第二:环境、心态很重要

  其实,在无较重症状的前提下,居家治疗是最好的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康复,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如是笔者的朋友,她身体感到不适时,就请了假,并把家人送去了亲戚家,自检后果然是阳性。

  但她并没有害怕,每天两次监测身体健康状况,还把家里重新收拾了一番,做好通风,保持清洁,养的花花草草也做了修剪,还制定了一些运动计划,然后踏踏实实在家和病毒作斗争。

  头几天是非常难受的,体温一度烧到39.1°,需要不断擦拭才能降下来,但因为所在的环境舒适,熬过去之后反而颇有成就感,对病毒也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新冠并不可怕,只要你不怕它。

  

  第三:合理用药是关键

  盲目的用药,不但不利于康复,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对症、对量用药,才是正确的方式。

  目前,新冠病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干、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喘憋、气短或呼吸困难、腹泻、嗅觉和味觉改变、食欲明显下降,大小便异常等。

  而有效的药物也需要具体分类,如:

  (1) 中成药

  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软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化湿败毒颗粒、藿香正气水等;

  (2)咽干咽痛药

  华素片、西瓜霜含片、六神丸等;

  (3) 止咳类药

  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苏黄止咳胶囊等;

  (4) 止痰药

  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5) 退烧药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6)流鼻涕

  氯雷他定、扑尔敏、西替利嗪、布地奈德喷鼻等。

  

  以上药物,需对症使用,切记不可超量。第一次使用,可以加量,通过观察和监测后,再恢复正常用量。

  上面三点为笔者根据身边人的亲历而总结的,仅供参考意见,每个人对病毒的反应不同,症状也不同,需要细心应对。

  新冠可以完全康复,不必过分担忧,更不要听信谣言,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去防护治疗,是痊愈的根本。

  - END -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背后竟有如此多的故事

  一个“乞丐诗人”,靠这一首诗名扬天下,可惜35岁就陨落了

  作者:明月,舞文弄墨,且看江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