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战中的“二线英雄”——记常德市四医院宣传科科长莫艳妮
一场防疫大战让原本在新年里当“主角”的《恭喜发财》、《贺新年》等歌曲,被防疫宣传车大喇叭的“不要走亲访友、不要随便出门、出门要戴口罩……”给喧宾夺主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汹涌而来让无数的白衣天使、军人、警察、建设者们“抛家弃子”,把家里的老人孩子托付给亲友,更有将原定好的婚期一拖再拖与爱人分隔异地,无怨无悔的走向抗疫的最前线。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人”。
工作中的莫艳妮
然而,还有一群人,他们虽然不是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抗疫一线工作者们最美的样子,他们用自己的人脉募集捐赠,为抗疫奉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一线同伴们最坚实的保障。他们放弃对家人的陪伴,忘记自我,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幕后英雄”。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莫艳妮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莫艳妮用镜头记录一线医务工作者
正在写稿的莫艳妮
正在处理图片的莫艳妮
她是战役一线的“战地记者”
机场、火车站、二医院(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中、隔离病房、莫艳妮的足迹遍布在疫情一线的各个角落。她用手中的笔和相机把这些最美丽的瞬间都记录了下来。“这些在一线的同事们都是最美丽的,他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疫情的原因,没有办法召集大量的媒体记者来疫情一线采访他们,我就只好临时来充当这个‘战地记者’了。”莫艳妮这样解释着自己的工作。
只要有医务人员坚守的地方莫艳妮都会不惧危险地去采访拍摄。有记录过对一线人员送去的慰问;有记录过一线人员的工作状态;还有记录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个人对医院的爱心捐赠。期间,共拍摄39场次,编发新闻稿件23篇,宣传报道奋斗在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感人故事8篇。她将这些“抗疫故事”推送到人民网、新湖南、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网站、澎湃新闻、人民日报、法周融媒、湖南医聊、中国网、今日头条、丁香园、常德公安、快手短视频等多家新闻平台,能让坐在家中的大众们最深刻的了解抗议一线工作者们的付出。
此外,为了稳定社会大众的情绪,避免恐慌,教会大家正确地做好自我防护,莫艳妮还会制作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及正确的洗手戴口罩的视频。记得那天为了快点做好这个视频,她从早上到晚上2点,从文案策划、场景布置、视频拍摄、配音、后期剪辑制作,忙碌了近20个小时。连晚餐也没有顾得上吃,到凌晨2点回家之后,饿得睡不着觉的她就随便煮了一袋泡面。
从发现疫情开始,莫艳妮一直加班加点地坚守在岗位上,过年、过生日,都在岗位上,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20多天没有休息。“疫情不止,战斗不息。”这是莫艳妮的坚持,也是她的决心。
莫艳妮在捐赠现场拍摄
捐赠现场交接仪式
她是战役二线的“募”后英雄
众所周知,自疫情爆发以来,咱们可爱的白衣天使纷纷请战奔赴一线,可是无论是武汉,还是其它省市的各大医院口罩、防护服等医务用具都开始告急。四医院也不例外,很多医生护士为了能节省一个口罩,一套防护服,在值守的八个小时里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密不透气,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打湿了。长时间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让很多医护人员的面部和脖颈都压出了印子,有的甚至还起了水泡。还有的医护人员甚至憋尿憋得尿血。即便是这样,口罩和防护服依然还是处在告急的状态。
有一天,正在上班的莫艳妮在微信工作群里看到急诊科护士长说科室的口罩告急,只够使用两天,请求其它科室支援一点。想到将要面临“裸奔作业”的医护人员,莫艳妮的心里很难受,也很担心。
虽然自己不是一线工作人员,但是作为二线的自己除了宣传报道,还能在哪些方面帮助他们呢?想到自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莫艳妮与专委会搭建的捐赠平台取得联系,募集到海外爱心人士马里等从美国捐赠的N96口罩400个,还有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庆捐赠的护目镜200个。此外,还有很多想要献一份爱心捐赠物资的医院职工联系到她,她非常热心地帮助他们与医院沟通和协调。在这里,记者只用一句话带过了莫艳妮的募集事迹,但这其中付出的汗水和精力只有这位“募”后英雄最清楚了。
“我没有办法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一线奋斗,但我想用我的方式为他们保驾护航,愿他们都能平安的凯旋。”莫艳妮向一线的同事祝福道。
深夜一点,忙碌了一天的莫艳妮才刚刚下班
她是战役中的“无情者”也是抗疫中“有情人”
“喂,你明天过来吃晚饭吗?”
“不来!”一句话无情地拒绝了爱人张正华的邀请。
“明天你过生日都不来啊,姨姨他们说给你过生日,要你明天下班了来吃饭。”因为疫情,带着女儿一直呆在汉寿乡里姨姨家的爱人搬出了长辈,在电话那头满心期待地等待回答。
“这个时候还过什么生日,不来!”一直加班一直自己把自己“隔离”在家的她,一边忙着手头的事一边不假思索地丢给了爱人一句话。
说完这话她才意识到原来明天是她生日,她早已经忘了时间,忘了生日,只记得今天是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十八次会议的时间。
2月7日是莫艳妮的生日,一早就来到医院上班的她在忙过一阵子之后,打开手机查看工作群信息,发现因为手机静音没有接到母亲发来的视频。莫妈妈在微信给她留了一条语音问她:我能不能来常德给你过生日?听完语音,莫艳妮的鼻头一酸,眼圈慢慢泛红,泪水在眼圈里打转,她从妈妈简单的话语里,读懂了妈妈的担心和牵挂,她虽然内心好期待妈妈能来,但她清楚地知道那肯定是不行的。她给母亲简单而又“无情”地回了的几个字:不来,我要上班。
拒绝丈夫的邀请,拒绝母亲的陪伴,甚至忘却自己的生日。莫艳妮的表现是无情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无情,也体现出了她的有情。拒绝丈夫的邀请,是因为她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做好募集的沟通;拒绝母亲的陪伴,是因为她要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在一线同事的身边,把每一刻的精彩都记录在笔尖;忘记自己的生日,是因为抗疫的大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她哪还有心思去给自己庆生。她不是无情,只是在这特殊的时刻,她只把这份情,这份关怀放在了一线的同事身上,放在疫情防控上。
寒冬即将成为过去式,春天的脚步依然临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无数个像莫艳妮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者,抗疫者,胜利的春天已经不会太遥远了。(融媒体记者: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