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战略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李颖 刘丹
2008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争夺日益激烈,企业间竞争加剧,市场格局重新调整;同时,手机EMS(电子代工)市场环境恶化,传统手机代工业务瓶颈突出,发展空间急剧萎缩,对企业产品造成了显著的价格压力,富士康以及一批传统手机制造企业均面临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富士康迅速采取应对策略,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规划,明确了“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战略定位,制定了“深耕中国,完善布局;精进科技,赢取先机”的发展计划,并部署了五项具体战略任务,力争实现从“制造的富士康”向“科技的富士康”转变。近年来,通过区域转移和布局调整,富士康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内地省份开展多角度深层次合作,带动地方发展,战略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一、富士康产业转移与布局调整
2010年以来,富士康通过产业转移优化布局,持续提升研发设计和工程技术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以中国大陆为中心,延伸发展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版图。
一是推动产业向中国内地有序转移。富士康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内迁进程,向河南郑州(主要生产iPhone手机)、四川成都(主要生产iPad平板计算机)、湖南衡阳(主要生产计算机硬件和平板计算机)、广西南宁(主要生产网络设备)等地转移生产项目,建立生产基地。富士康产业转移具有投资大、产值高、吸纳能力强的特点,一般初期投资额度都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投产后跟进投资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吸纳劳动力在10万人以上。仅成都基地就计划共投资50亿美元,全部投产后,每年的总产值将达到2000多亿元,将是目前四川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1.6倍。郑州基地已在2011年底形成了20万部iPhone手机的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将为河南省创造5000亿元产值。此外,已建成投产的太原、晋城、武汉、重庆等地富士康基地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能力,重点发展新能源、精密模具、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光机电模组等产品。
富士康全国产业布局是:郑州主要生产苹果手机,武汉生产台式计算机,PCB(印刷电路板)工厂转移至秦皇岛,光电落在晋城,游戏机落于烟台,手机在廊坊,智能手机在绵阳、平板计算机和机顶盒在成都,计算机硬件在衡阳,笔记本计算机在重庆。深圳则专注于高技术苹果组装线、研发、运营和服务。
二是推动产业向国外有序转移。近年来,富士康加快了国际转移进程。2010年10月,富士康收购了美国戴尔公司在波兰罗兹市的计算机厂;2010年12月,富士康购买了日本日立和佳能公司合资的液晶显示屏制造企业的股权,计划推动产能提升一倍。2011年4月,富士康决定在未来5-6年内向巴西投资120亿美元建设新项目,将主要从事组装苹果iPad和iPhone。2011年4月,富士康在越南投资2亿元美元兴建的手机工厂动工,预计年产8900万部手机;2011年7月,富士康收购了思科在墨西哥的工厂,并吸纳后者5000名员工。
三是通过产业转移为东部沿海基地腾出升级空间。富士康国内及国际转移不仅是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区位特色优势以及国际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东部沿海基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随着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在珠三角地区,富士康建成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等科技园,园区逐步转型为销售展示及人员训练中心,模具、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及自动化研发中心,小量制造基地。在长三角地区,富士康布局昆山、杭州、上海、南京、淮安、嘉善、常熟等地,形成精密连接器、信息网络设备、半导体设备、软件技术开发的聚合体系。在环渤海地区,富士康布局烟台、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营口、沈阳等地,以无线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组件、精密机床、自动化设备、环境科技、纳米科技等为产业主导。
富士康针对转型升级设定了明确的战略任务。一是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资力度。目前,智能手机已从小众市场产品变为主流产品,智能手机研发能够为富士康带来更多的业务契机,富士康将其视为“未来所在”。二是将富士康深圳总部全力打造为研发销售服务基地。目前,富士康深圳总部员工正向内地转移,未来深圳总部将定位为研发基地,除苹果高端机型的制造、销售服务外,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ATM自动取款机、自动贴片机等高端IT设备。目前,富士康深圳总部正实施“机器人战略”,抓紧组装机器人生产线,大幅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坚持“研发为主,小量生产”,计划未来员工规模保持在10-15万左右,这也符合富士康深圳园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三是积极推动跨领域科技整合,建立起遍布亚、美、欧三大洲的专业研发网络,健全创新机制及知识产权管理平台。以富士康-清华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富士康华南及华东检测中心为支撑,富士康在高端技术领域获得了显著的升级优势。
四是加强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富士康在产业转移中注重强强联合。2011年1月,富士康与安徽吉利汽车达成合作协议,重点发展新能源车和智能汽车智慧车;随后与马钢、武钢等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合作。2011年7月,富士康与联强合作,拓展销售渠道体系;同时,与长虹合作,加速西迁进程;签署华为采购协议,争取中国大陆订单;与苹果、诺基亚等国际品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争夺全球新业务订单。
五是富士康在产业转移中加强文化对接。为促进产业转移项目更好地融入承接地,富士康加强文化对接。2011年6月,安徽省演员在深圳演出了黄梅戏《严凤英》和《女驸马》。富士康指出,城市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深圳演出黄梅戏,对深圳城市文化和安徽文化的融合有深远意义。深圳是技术密集型城市,促进深圳文化与制造工厂所在地的文化融合,是富士康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富士康组织黄梅戏演出是“文化探路”,强调文化融合标志着富士康在管理上的成熟。
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富士康转移
为顺利承接富士康项目,各地方政府调动多方力量,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富士康项目转移。
一是出台政策支持富士康招募员工。为确保富士康郑州项目2010年内批量投产以及2011年新建三个项目有充足的高素质员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教电〔2010〕89号)。目前,河南省教育厅一共组织了全省百余所中高职学校的2.5万多名学生赴深圳富士康实习。
二是通过财政投入加强富士康园区建设。2010年10月,四川省委领导考察富士康成都基地,指出四川省不仅要帮助富士康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厂区,还要帮助富士康员工建设高质量的生活小区,创造良好的园区环境。政府出资为富士康办公区配备了生活工作配套设备,全面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三是建立综合保税区提供高效通关服务。富士康对成都市工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数十条“特殊监管需求”,包括基建物资和设备生产材料进区、辅助管理系统安装、报关退税、卡口园区建设等。成都市紧急采取“特事特办”,实行“功能整合,一次报关”,24小时不间断运作,并于2010年7月22日申报综合保税区,国务院高度重视,10月18日批准设立。
四是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富士康转移落户。湖南衡阳市政府对富士康用地实行零地价,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15年返还50%,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前5年返还50%,企业所得税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
五是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广西南宁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高标准规划建设富士康项目。明确了进场施工队(组)施工进度目标。在材料订购上,采取了提高单价的措施,确保厂家加班赶货,同时派出专人跟踪厂家供货,还发动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联系厂家。
三、富士康产业转移带动效应显著
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富士康产业转移战略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的发展,显示出积极成效。
一是启动一批新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富士康在内地启动多个项目。郑州出口加工区项目主要从事手机外壳及手机零组件生产,预计满产时日产手机零组件6.5万件套。四川绵阳基地主要生产智能手机,产能规划为5000万部,到2015年,绵阳市“三网融合”产业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除地方项目,富士康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赛博数码广场和“万马奔腾”电子产品销售网络,并计划2015年前投资超过1亿美元。
二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富士康内迁极大缓解了内地的就业压力。2010年9月以来,富士康一直从地方大中专毕业生中吸纳普工、技工和中高端人才。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技工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富士康为内地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操能力的技术工人。
三是引导效应显现,农民工回流建设家乡。富士康在中西部地区的较大用工规模(仅河南郑州基地就有30万用工规模)产生显著回流效应,促进了劳动力市场重新布局。富士康在内地引发了“两热”。一是“跳槽热”,招聘现场“场场爆棚”;二是“返巢热”,劳动力大量回流。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富士康内迁使河南省农民工外出减少了80万。劳动力回流对东部沿海用工集中地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同时也为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四是释放强大“磁力”,带动园区“卫星”配套企业跟进。河南富士康基地已带动5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2011年武汉富士康配套产业园一次性引来9家配套企业,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均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到“十二五”末,湖北省富士康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加上众多“卫星”企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占到武汉东湖高新区的20%。
五是大幅拉动地方出口,推动外向型发展。据河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富士康2011年6月当月出口1.44亿美元,拉动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机电产品上半年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57.5%、53.2%、49.3%。2011年上半年,富士康稳居河南进出口额企业前3名。
四、富士康产业转移的政策启示
富士康产业转移虽然还存在协调机制不完善、地方配套跟进困难等问题,但其成效显著,成果可观,对产业转移政策工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为引导和推动全国范围内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产业转移的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根据各地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完善配套建设和政策协调,避免产业盲目转移。
二是构建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为依托,深入组织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促进项目对接、企业对接、文化对接,同时,发布项目转出和项目承接需求信息,为转出地和承接地搭建桥梁,促进沟通与合作。
三是建设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推广经验做法,为其他区域提供示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