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冠肺炎后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感染人数与日俱增,虽然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治愈,但仍有很多患者仍存在明显不适症状,现有指南指出在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超过12周,并且不能归因于其他诊断,定义为“新冠肺炎后综合征”。
针对新冠肺炎后综合征的治疗,王檀教授带领的团队在疫情期间提出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症状持续的COVID-19)方案温阳益气通络方及助阳补肺除痹颗粒,并在疫情基本稳定后,针对新冠病毒对肺、心、肝、脾胃及肾等的全身性损伤,制定了中药辨证口服、针灸推拿治疗及运动康复方案,经总结治疗新冠肺炎后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制订方案如下,以规范诊疗。
临床报道的新冠肺炎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脱发、性功能减退、胸痛、气短、味觉、嗅觉丧失、肌肉疼痛、皮疹、咽喉不利、自觉发热和发冷、失眠、焦虑、抑郁、腹泻、食欲下降等,与之相伴随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一、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用之损,器之伤”,即疫毒所过,导致脏腑功能损伤,脏器形体受伤,机体遗留“气伤、阴损、痹结”,故治疗多以“益气、养阴、通痹”贯穿始终。
(二)病因病机分析
人群在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特殊状态下,感受疫毒之气侵袭,
导致不同脏腑、不同程度产生“用之损、器之伤”。经过治疗,疫毒虽除,正气未复,脏腑和相应的组织遗留损伤和功能低下主要体现为“气伤、阴损、痹结”。
01
气伤
肺为气之本,魄之处,魄之为用。疫毒外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肺卫首当其冲,肺脏先病,内传脏腑,变生他病。新冠疫戾之气发病,以“肺脾气虚、寒湿偏盛”为发病基础,加之感受疫毒之气侵袭,肺脏体用俱损,肺气亏虚,宣降失权,卫外不固故见气短乏力,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等症。寒湿伤阳,失于温煦,湿遏中焦,肺脾气虚,脾胃虚弱,加之肝火偏旺,克伐脾土,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故见腹胀纳少,食后胀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肺开窍于鼻,经脉络属于脾,寒湿闭肺困脾,不得主气,气机不得通达,肺窍丧失其功能,患者嗅觉丧失。
02
阴损
肺气受伤,浊气(寒饮、痰湿、瘀血)痹阻肺络,魄居受袭,心神受扰,营血生成受抑,心阴耗伤;感受疫疠之气,化火成毒,伤阴耗液。心阴亏虚,血脉痹阻,五脏六腑之大主不安,五脏失和,则诸证横生。心阴不足,心神失养,神无所依,五脏失其所主,则会遗留失眠多梦、心烦心悸、焦虑或抑郁;肺魄、心神受伤,则可出现记忆力减退,专注力降低;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气不足,寒湿偏盛,阻碍气机的布散,经气不利,舌知五味功能丧失。肺体受损,肺气亏虚,无力佐制肝木,导致肝火偏旺,气火上逆,引动心火或心肾阳气不足,肝升发作用减弱,脾运不及,血行不畅,亦可出现焦虑,忧郁等情志改变。
03
痹结
寒湿疫毒内侵,肺金失于温煦,遂生肺寒,肺脏虚冷,津液不布、肺络之血运行迟缓,浊气(寒饮、痰湿、瘀血)痹阻肺络而不除,则肺气不清,肺使之清而见咳嗽,咳痰;久之则肺络瘀阻,肺体用俱损,主气不能,呼吸不司,肺气壅滞而见喘促;动则耗气,故动则尤甚;肺气受损,不但肺气虚而无力朝引百脉,而且生成减少,则治节失司,无力辅助心主营血,则心劳而百脉凝滞,故出现口唇爪甲紫绀或青紫;寒饮内盛,则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毒侵及肾,加之先天禀赋所异,肾精亏虚,精不足,身无所养,则易发生疲劳,性欲减退,甚至阳痿、遗精;肾阳虚衰,腰膝失于温养则腰膝酸冷,女子带下清冷量多。
二、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证
01
肺肾虚冷,肺络痹阻
症见: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喘促,气短,语声无力,气不得续,咽喉哽咽,乏力,动则汗出,畏寒肢冷,四肢肿胀,胸痛或骨节疼痛,大便不成形,腰膝酸冷,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带下清冷量多,舌淡,苔白滑,舌下脉络迂曲紫暗,脉沉或弦紧。
治法:温肺助阳,除湿通痹(助阳补肺除痹颗粒)
处方:熟地黄、炙麻黄、白芥子、干姜、鹿角胶、肉桂、炒白术、人参、熟附子、桃仁 没药、威灵仙、豨莶草、桑枝、露蜂房。
康复治疗:
(1)中药封包治疗(助阳通痹)
(2)针灸治疗
主穴:膻中、天突、定喘、肾俞、肺俞
配穴:气海、关元、曲池、合谷、膏肓
(3)脏腑推拿之复肺平喘法
(4)运动指导
02
心阴不足
症见:心悸气短,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神疲体倦,胆怯易惊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宁心宣痹
处方:柏子仁、酸枣仁、天冬、麦冬、生地、当归、人参、沙参、玄参、桔梗、茯苓、远志、五味子、珍珠母。
康复处方:
(1)穴位贴敷
主穴:内关、膻中、心俞、肺俞(扶正养护心肺)
(2)针灸
主穴:百会、合谷、太阳、内关、心俞
配穴: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3)脏腑推拿之养心复神法
(4)运动指导
03
肺脾气虚
症见:气短声低,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嗅觉、味觉障碍,常易感冒,疲劳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肺,升阳通络
处方:黄芪、姜半夏、人参、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柴胡、白术、黄连、炙甘草、炒麦芽、桔梗。
康复处方:
(1)穴位贴敷
主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肺俞(扶正养护肺脾)
(2)针灸
主穴:天枢、足三里、中脘、膻中、关元
配穴:天突、大椎、风府
(3)脏腑推拿之健脾和胃法
(4)运动指导
04
肝阳上亢
症见:眩晕目赤,头胀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面部烘热,双下肢冷,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脉弦长有力。
治法:育阴潜阳,疏肝理痹
处方:白芍、天冬、玄参、生龟板、代赭石、茵陈蒿、生龙牡、生麦芽、炙甘草、川楝子、牛膝、肉桂。
康复处方:
(1)穴位贴敷
主穴:肝俞、肺俞、肾俞、足三里(扶正养护肺肝肾)
(2)针灸:
主穴:合谷、太冲、太溪、足三里、尺泽
配穴:神阙、关元、气海
(3)脏腑推拿之疏肝理肺法
(4)运动指导
05
肾精不足
症见:神疲乏力,四肢沉重,抑郁,脱发,记忆力减退,气短,活动后明显,自汗畏风,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尿后余沥,女子带下清冷量多,舌质暗红,苔少,舌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紫暗,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精,除痹通络
处方:山药、熟地、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牛膝、泽泻、巴戟天、五味子、茯苓 、山萸肉、炒白术、桂枝、豨莶草、没药、桃仁。
康复处方
(1)穴位贴敷及封包治疗
主穴:肾俞、肺俞、关元、太溪(扶正养护肺肾)
(2)针灸
主穴:太溪、太渊、风池、肾俞、曲骨
配穴:气海、关元、神阙、膏肓
(3)脏腑推拿之益肾温阳法
(4)运动指导
(二)症状辨证
01
疲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脱发
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常见的持续症状[1];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期记忆力损伤、注意力不集中、视觉空间处理能力障碍等[2]。在对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6个月随访观察中,发现既往肾功能正常并且在未发生过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中,13%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中存在睾丸疼痛、睾丸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4-5]。约有25%患者存在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脱发[6]。
治法:健脾养血,补肾填精
方药推荐:无比山药丸加减
处方:山药、熟地黄、山茱萸、赤石脂、茯苓、 巴戟天 、 肉苁蓉 、 杜 仲、 牛 膝 、 菟丝子、 泽 泻 、 五味子。
02
胸痛、气短
系统评价表明,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3个月后,约55.7%遗留胸部CT异常,主要表现为毛玻璃影,44.3%存在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肺弥散能力受损[7]。
治法:温肺化湿、除痹通络
方药推荐:温肺通痹汤加减
处方: 麻黄、白芍、桂枝、干姜、细辛 、炙甘草、五味子、威灵仙、蜂房、桃仁 、没药、豨莶草、防己
加减:面色红,胸中烦热,饮郁化热加生石膏;口干、烦渴加天花粉;咳嗽甚加葶苈子止咳化痰。若夹痰湿,痰粘,加茯苓燥湿化痰。
03
味觉、嗅觉丧失
味觉和嗅觉障碍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典型症状,发生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的新冠肺炎患者可完全恢复,但部分患者可持续到感染后1年[8]。
治法:补肺健脾,升阳开窍
方药推荐:升阳益胃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人参、炒白术、黄连、姜半夏、炙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大枣
加减:如症见气虚甚,去黄连,加重黄芪、人参、白术剂量;脾阳不振,加干姜、肉豆蔻;阴火过甚,重用黄连,并加黄芩、山栀子。
04
焦虑、抑郁、自觉发热和发冷
精神心理障碍表现包括焦虑、失眠、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躯体化症状等[9]。对疾病的恐惧、经济压力、女性、高龄、社会孤立等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相关的精神心理障碍涉的发生发展。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可持续到出院后16个月[10]。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药推荐:柴胡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黄芩、生姜、薄荷、生龙骨、生牡蛎、磁石、大黄、大枣、甘草
加减: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05
皮疹、咽喉不利
新冠肺炎(COVID-19)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麻疹样皮疹等皮肤改变,持续时间可长达70天以上[11]
治法:升散郁火、宣肺通痹
方药推荐:宣肺通痹汤加减
处方:防风、广藿香、川芎、栀子、黄芩、石膏、陈皮、川楝子、茯苓、浙贝母、桔梗、海桐皮、桑枝、蜂房、桃仁、没药、豨莶草
加减:如口干渴,加芦根清热生津;如喘促,气短,加葶苈子泻肺平喘;如咽痛,加连翘清热解毒散结;痰粘难出者,加瓜蒌、胆南星。
06
腹泻、食欲下降
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急性感染期可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在粪便中可检测到新冠病毒(SARS-CoV-2) RNA。在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可观察到食欲下降、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症状[3]。
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涩
方药推荐: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当归、人参、川椒、炙附子、干姜、淫羊藿、补骨脂
07
心悸、失眠
高血压、心悸、急性心脏损伤是COVID-19常见的肺外表现,具有潜在的慢性后果[12],心血管症状可持续至出院后,并可能出现新发的心血管疾病。
治法: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方药推荐: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
处方:柏子仁、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远志、茯苓、酸枣仁、五味子、桔梗、人参、丹参、玄参
加减:失眠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以重镇安神;心悸怔忡甚者,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功;遗精者,可酌加金樱子、煅牡蛎以固肾涩精。
08
肌肉疼痛
治法 :活血祛瘀,通痹止痛
方药推荐:身痛逐瘀汤加减
处方:桃仁、当归、川芎、五灵脂、秦艽、香附、羌活、地龙、牛膝、红花、没药、炙甘草、生黄芪、黄柏、苍术
加减:若肾阳虚者,去桃仁、红花,加肉桂。若肾阴不足者,去桃仁、红花,加杜仲、枸杞子、熟地、桑寄生。
注:以上症状辨证为新冠肺炎后综合征的主要症候,其他少见症候、症状,可以在辨证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
急性感染后1年内,大多数COVID-19出院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功能恢复良好,并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但当前的健康状态仍低于对照人群。持续、针对性康复治疗是必要的。
内容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冠肺炎专家团队
文 /胡少丹
出品/党委宣传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订阅号
专家简介 出诊信息 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
本部地址: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咨询热线:0431-86178018
经开院区妇产诊疗中心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咨询热线:0431-80568666
经开院区儿童诊疗中心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咨询热线:0431-81953833
农安分院地址: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咨询热线:0431-8187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