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新增2例死亡,最新通报!多地预测疫情高峰!关注这个时间段

  据北京日报,

  国家卫健委通报

  12月18日0至24时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18例。

  新增死亡病例2例

  均为本土病例,在北京

  

  张文宏在最新的发言中提到:

  应该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

  高危因素人群基数

  完成药物储备;

  在保障社会基本活动的同时

  压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线

  那么,目前疫情峰值到了吗?

  如何应对疫情第一波冲击?

  疫情正从大流行过渡

  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18日傍晚通过线上出席广东公共卫生论坛时称,新冠病毒变异已趋向稳定,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越来越困难,疫情正从大流行过渡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

  张文宏称,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毒力大幅降低,且疫苗接种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中国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将逐步走出疫情。虽然目前疫情峰值很高,但是趋于可控。“我们目前‘走出’的时间节点,刚好是从‘大流行阶段’向‘地方性流行或者季节性流行’的阶段,将来由于有广泛的免疫接种再加上自然感染,两者形成的混合免疫屏障,对于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来说有极强的作用。”他说。

  在张文宏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免疫造成的综合作用逐渐减弱的时候,就会产生新一波的感染,但是新一波的感染数目不会像此前这么高,病死率也会更低。他说,在这样的转换期内突然发生一次大的变异,比如说回到德尔塔变异株时期,那么这种概率非常低,因为进化从来不会逆向发展。

  

  (资料图 视觉中国)

  “我们不怀疑将来会有新的跳出奥密克戎家族的变异株出现,但是因为人体的免疫力对新的病毒株仍然具有很强的交叉免疫反应,这将使疫情进入季节性流感一样的流行模式。”张文宏说。

  对于当前疫情的风险评估,张文宏称,虽然疫情整体上表现为致病性趋弱,但社会必须为极端情况下的疾病危害以及医疗资源缺乏做准备。此外,社会还要充分估计到当前整体的疫苗覆盖率,特别是脆弱人群中的覆盖率不足。

  而在疫情第一波冲击的优化防控应对方案方面,张文宏称,在保障社会基本活动的同时压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线,则全社会有望在维持一定非药物公共卫生(NPI)措施的基础上,顺利应对后续几波疫情,整个社会将逐步恢复开放。

  张文宏强调,应该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并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与此同时,张文宏认为,需要建立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包括发热门诊筛查需要至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及时救治转诊等,还需要对非新冠患者的医疗需求给予充分的保证。

  

  (资料图?视觉中国)

  多地预测疫情高峰!

  关注这个时间段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

  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

  陆续公布预测疫情高峰时间

  >>>>

  广东省广州市:将在2023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

  12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医药物资供应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表示,根据专家预测,广州市疫情将在2023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因此,广州市正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提升救治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疫情高峰。

  >>>>

  浙江省: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来高峰

  12月18日,记者从浙江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国内外多个疫情研究模型测算,浙江第一波疫情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来高峰,这期间恰逢农历新年,疫情将伴随人口流动加速传播。

  >>>>

  江西省:春节前后达到峰值

  12月15日,在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医疗救治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龚建平表示,据专家分析研判,江西省下一波疫情高峰将在今年12月底、明年1月初到来,春节前后达到峰值。

  >>>>

  山东省:第一波高峰期预计在明年1月份

  12月14日,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董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东省第一波高峰期会比其他地区有略微延期。预计应该在明年1月份。另外,城市比农村人口密集,农村的疫情高峰期会相对晚一些。

  

  (资料图?视觉中国)

  多地明确:压平感染曲线、推后峰值

  近日,多地提及

  要压平感染曲线、推后峰值

  浙江

  12月17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做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确保机关正常履职、企业正常经营、社会正常运行、群众正常生活。

  广东

  12月18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在“防”上下更大功夫,加强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变化,做好重点人群和8类特殊场所、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尽快实现“应接尽接”,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特别是防疫科普,努力延波削峰,确保平稳渡峰。

  山东

  12月17日下午,山东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召开。调度防疫医疗药品和器械保供、医疗救治、亚定点医院升级改造、农村疫情防控等工作情况,落实落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努力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

  而在此前9日召开的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上,也曾提出过“努力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

  江苏南京

  12月17日,南京市委常委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将工作重心从“防传染”进一步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切实守住重症和脆弱人群患者及时救治、群众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重点药品和商品保供稳价、企业正常生产、机关正常运转“五条底线”,尽力压平感染曲线,顺利渡过流行期。

  此外,北京、辽宁也召开会强调,要“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拉平曲线,是指在感染人群概率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感染时间轴延长,这样单位周期内的感染人数就会减少,感染概率也就会得到稀释。

  推后峰值意味着,当流行峰值来得越晚,对群众的健康威胁程度就越低,避开重症、病亡高峰的概率就越大。

  如何才能实现延峰、削峰、渡峰?

  综合来看,对于政府来说,一是抓紧做好各类药品的供求保障工作,二是提升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机能,三是继续强化农村地区和重点单位的疫情防控,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在这个时候,特别是要摒弃“早阳早好”这样既没有科学依据,又影响到当前阶段防疫行动的谬论,恐慌或是不屑都不是对待病毒的正确态度。我们引导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等。我们鼓励没有特殊情况,在疫苗接种上要应接尽接。

  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浙江新闻、羊城晚报、澎湃新闻、江西卫健委、大众日报、南京日报、北京日报

  编辑:小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