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防护!南北方疫情毒株强弱因人而异!集中感染易致新变异株出现
↑↑↑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
民声天下12月15日北京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肺炎疫情,当前依然尚未彻底根除。全国上下丝毫不敢懈怠,正进一步加大“协同作战”的力度,誓将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每日确诊及疑似病例数据的变化,更加牵动国人之心。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加大。为此,每个人都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民声君”今天(15日)下午从“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 讲座中了解到,对于近期网上“北方毒株比南方凶”的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株以BA.5.2为主,本质上不存在区别。对比之下,北方的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有时候接触第二天后就出现症状,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出现明显,有些人出现咽干头痛发热。只要不侵犯到肺,医学上都算轻症。有些人全身疼痛、高热,很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跟医学上的重症是两回事。
据钟南山介绍,现在广州也有一些发热很高、全身疼痛明显的患者。而北京症状看起来明显,可能跟气温有关、也可能跟病毒逃逸有关。奥密克戎传播非常快,但不能有这种看法,哪个地方的毒株比较强、哪个地方的比较弱。比如,近期在北京流传的“朝阳毒株”比“海淀毒株”强的言论,也是没有根据的,是个例反映出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对此,钟南山强调指出,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不过,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钟南山强烈呼吁,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因此,个人防护仍然重要;这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减少公众聚集等;同时,不应为感染而害怕;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患一般慢性病的老年人,也要打疫苗;此外,公司囤药没有太大必要;而在“老药新用”上,要经严格实验。
值得注意的是,钟南山还援引一项苏格兰大型队列研究数据进一步解释称,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症状的风险并未高于未感染者。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如嗅觉障碍风险下降42%;味觉障碍风险下降39%;听觉障碍风险下降40%。
钟南山表示,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现在一些所谓新冠后遗症更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全身疲劳和脑雾等,主要是因为精神心理影响导致的。因此,不能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新冠肺炎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此外,卡塔尔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奥密克戎感染一次后,患者一年内有76.2%概率不会有症状。(责编/翔宇)*编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最新资讯。
(您可将相关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相关线索第一时间反馈。)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互动话题:你对此怎么看?】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