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痛失48名院士,但大多数不是新冠的锅,放开并没有错

  

  这几天我连续发文说,武汉的康复率已经非常高了,我发的调研问卷的结果,以及我看到的别人的调研结果也都支持我的说法。

  但是,总有人在不停地说:你去殡仪馆看看,有多少人在里面呢!

  在这些人看来,武汉人不是在医院躺着,就是在殡仪馆躺着。

  我真搞不懂,这些人的脑子是干什么用的?这些人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

  

  我跟他们说: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死亡率非常高,你拿统计数据来说话,否则你就闭嘴!

  我们的很多网民特别愚昧,也特别邪恶,作为一个正常人,你不能低估了他们的蠢,更不能低估了他们的恶。

  2020年,每次去外地,就有人问我,听说你们武汉死了三四十万,你给我证实一下!请注意他们的用语,是要我“证实”,而非问我是不是真的。我恨不得抽他两个巴掌。我告诉他们,官方公布的数据就是真的,但他们怎么都不愿意相信,宁愿相信毫无根据的谣言。

  

  前些天,同事转给我一个视频,视频里说中国去年走失了100万人口,且都没有回来,他们被卖器官了。我跟同事说:10000个人里面就有7个人凭空消失,在命案必破的今天,你信吗?这样的比例,如果放在武汉,每年要消失9750人,如果放在成都,每年要消失15143人,这可能吗?同事哑口无言。

  我跟同事说,全国每年走失100万人次,这是有可能的,但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回来。谣言和真实,其实就是一字之差。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今年去世的院士特别多,可能是往年的好几倍,他们想以此来证明新冠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我查了一下,到2018年12月28日,当年有30名院士去世。到2019年12月7日,当年有30名院士去世。到2020年12月6日,当年有36名院士去世。到2021年12月30日,当年有28名院士去世。到2022年12月24日上午9点,本年有48名院士去世。其中,12月以来去世的有11人,占总数的23%,接近四分之一。在本月去世的院士中,年龄最小的57岁,最大的96岁。尽管数据比往年稍微高一点,但并没有高得离谱。再者,院士是超高龄群体,很少有60岁以下的人,抵抗力普遍偏弱,是流感、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本月去世的11名院士当中,至少有7人位于北京,占总数的63.64%。另有2人位于上海,1人位于武汉,岭南地区一个都没有。

  

  1-11月份去世的37名院士当中,有23人位于北京,占总数的62.16%,几乎与12月的比例相当。另外,上海有4人,天津有3人,武汉有2人。

  尽管本月损失的院士数量较多,但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因为院士群体死亡率并不能代表总的社会死亡率。

  而且,有些人是正常死亡,与新冠病毒毫无关系。只是因为时间比较特殊,即便与新冠病毒无关,人们也会觉得他们就是死于新冠。

  再者,任何一种病都有可能造成死亡,这是毫无疑问的。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等疾病,每年都要夺走几十上百万人的生命。死于这些疾病的人,我们什么时候特别关注过呢?相比于这些疾病,新冠在我国引起的死亡率非常低,以前很低,以后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现阶段,武汉已经恢复得比较好了,人气也渐渐回来了。这就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战胜病毒,并开启新的生活。

  如果不考虑代价,封控当然好,大家都安全。可是,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社会崩盘了,死亡率恐怕远高于新冠。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的道理,是个人都懂,但就是有人不懂!

  (2022年12月24日于武汉)

  

  #武汉头条##北京头条##上海头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