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冠后,我的男根缩短了3.8厘米”
今天不鸡汤,不鸡血,咱们聊点有意思的。
1月13日,一则有关“新冠后遗症”的信息冲上热搜。
“新冠或永久损伤男性性功能。”
近日,美国一位不具名的男子在参加一档节目时表示,他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男根”缩水了1.5英寸(约3.8cm)。
相关专家称,新冠病毒对身体器官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不可能痊愈。
唯一的好消息是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器械小幅度恢复。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后,就开始整活了。
“早这么说,估计疫情早就结束了。”
“快制作成宣传横幅,快!”
“会不会成为某些男性的新借口,你问他为什么短小,他叹口气说:那年,我得了新冠...”
虽是玩笑之语,但我认为网友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这么“恶劣”的后遗症早点放出实际的数据,那么可能现在疫情也不会这么严重。
毕竟男人对某方面的执着是天生的,不论国籍。
“以后相亲还得问:得过新冠没。”
“求求保佑我前男友得三次新冠吧,老天开恩吧。”
“经此一战,世界长度看中国。”
有数据调查说,国内男人平均长度在11公分左右。
得三次那岂不是...哈哈。
以后相亲询问对方行不行,最隐晦的暗语:得过新冠没?
分手最恶毒的诅咒:希望你得三次新冠...
这“节目效果”整的,把我笑的不行。
有人说,这只是个例罢了,并不能代表全部。
可惜的是,这个还真不是个例。
英国伦敦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
“5%的成年男性在感染新冠后,相关的器官会出现缩水的现象。”
“15%的男性,性功能会受损。”
这个数据可以说很恐怖了。
以美国为例,截至1月18日,美国新冠累积确诊已高达6700多万,如果粗略按照感染者男女各半计算,3350万男性得新冠(实际数据应该比这更高),差不多167.5万人会出现“缩水”现象,约502.5万的男人功能受损。
新冠病毒不仅传染性极强,侮辱性也是拉满。
在奥密克戎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这种严重的后遗症,不亚于是给男性朋友们当头一棒。
“再不戴口罩,小心男根缩水。”
这句话如果作为宣传语的话,警示效果估计也是拉满。
虽是调侃之语,但其实也是侧面在展示,目前全球的疫情局势不容乐观。
央视新闻曾播报,2022年伊始,全球疫情单日最高新增已达350万例,其中有58.5%的病例都是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正在快速取代其他的新冠变异毒株,家庭的续发率为15.8%。”
目前我们国家也正在遭受奥密克戎的冲击。
1月8日-17日,国内已有6省市9地报告有奥密克戎病例感染者。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已经有两地的奥密克戎病例都跟境外的物品有关,经过核实,来自境外的快递疫情检测呈阳性。
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已经可以通过物品传播。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是德尔塔的数倍,而且隐匿性也极强,可能在你发现一例后,它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
就像天津,从开始的2例到后面312例,现在每天都在增加,天津几乎是全民都投入核酸检测当中。
张文宏医生称:
“奥密克戎的重症化在下降,但其毒性仍然不可忽略。”
奥密克戎的入侵,对国家来说肯定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所以全民提高防疫意识就迫在眉睫。
很多国外的媒体和专家把奥密克戎比做“大号流感”或“上帝送来的免费疫苗”。
很多外国人觉得感染奥密克戎只要死亡率不高,他们就不担心,所以导致感染者越来越多。
他们是记吃不记打,病毒是会异变的。
这句话可以当玩笑听听,奥密克戎的毒性只是相对来说减弱了一些,但对人体的损害还是不可忽视的。
《红星新闻》报道,被公派驻南非的中国人郝先生在2021年11月30日确诊奥密克戎。
因为南非新冠患者众多,医生建议他回家自行隔离。
嗜睡、干咳、低烧、肺部灼烧、咽部干涩...
难受了四天左右,他的体温就离奇的恢复了正常,而且核酸检测呈阴性。
一开始他也觉得这个病毒真的可能是毒性很低,但他错了。
他的嗅觉失灵了,肺部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肺活量不够用,大概只有生病前的1/3,跑步、游泳等剧烈的运动现在还不能做。”
而且人很容易困乏嗜睡。
奥密克戎是相对于德尔塔毒性低了一些,但要知道的是德尔塔的毒性是普通新冠毒株的好几倍。
奥密克戎也是会致死的,目前也有多个国家出现了奥密克戎的死亡案例。
为了遏制疫情,国内多地提出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归家。
但也有专家称可以区别对待:“低风险地区,没有本地传播病例,没有必要倡导就地过年。”
这种反差其实差不多就是在说:
“奥密克戎的传播和传染性极强,所有人都需要注意,但是目前国家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充足的自信,我们也无需太过于担忧。”
但也需提升个人的防疫意识,时刻对疫情保持警惕。
虽然目前国内的疫情基本上都被控制住了,清零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我们不能对此放松警惕,毕竟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真的很强,不能害人害己,而且:
“防疫不上心,缩水3.8厘米哦。”
分享、点赞,让更多人对疫情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