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可能有你不明白的地方
(第193篇)
选咨询师,不要以价格为唯一评估标准。几百块的,有好咨询师,几千的,也照样有差的咨询师,甚至都不像个咨询师的咨询师。
因为精神产品,尤其是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明确精准的标准,除了大的伦理原则以及每次时长(一般一小时),其余的,都没有标准。所以,一个咨询师怎么定义自己的价值,不同的咨询师有不同的标准。几千块一小时的咨询师不一定就比几百块的咨询师好,选了几百块的咨询师,是否就能帮到你,也不一定。
价格,在心理咨询中,其实只占很小的部分,根本不能说明该咨询师是什么样的。
你只有和该咨询师见面了,才能初步感知到这个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所以就很纠结,你要了解这个咨询师,就只能花钱去一趟或多趟。
我想起了我以前报过一个培训课,大好几千,这个价格我能够承受,但是我却没有对那个授课者有多少了解。后来发现价值和意义不大,就没再去了,钱是不可能退回来的,这也跟咨询师与来访之间的匹配性一样,只是我单纯不喜欢那个授课者而已,我觉得她没资格给我上课,所以觉得花这份钱不值得。
但是,我没去报名去上课,没有初步接触,我就不知道这个课是什么样的。
就我本人而言,每次外出学习其实都不知道此行有多少收获,但是你都得先花钱。
这似乎挺拧巴的,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正常的,你去服装店里挑挑拣拣试了又试的衣服,买回来可能还会后悔。
但你想买这件衣服的初衷,一定是你一眼就看中了它,觉得喜欢,然后再研究一下质地和做工等等。
这个一眼就有好感,就叫“眼缘”,这在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和那件衣服不同的是,你觉得不好就只能是不好了,但心理咨询中,如果你有不舒服的感受,你可以跟咨询师去讨论,这个讨论会给你带来新的体验和成长,你不大会因为你的不舒服而失去什么,还很可能是一种获得。
关于怎么找心理咨询师,我以前写过不少文章,但都只能是小小的参考,任何平台上的咨询师,都有好的和不好的。我对寻找咨询师这事,其实并没有持太多乐观的态度,因为我认为,这跟一个人的运气也有关,而运气,很难掌控。我曾经给不少陌生人介绍过咨询师,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成功,好的咨询师其实是稀缺资源,但很多人就偏不信。
他们不信,可能他们觉得凭标价以及一堆的简介就能识别出谁是好咨询师来,其实,非也。
心理咨询不是技师,不是把来访当成一部机器去修理,而是通过自身去影响来访者,影响,什么意思?就是来访自发地去尝试改变,机器是指什么?机器没有生命,我给你换什么零件就什么零件,机器没得选。
人是复杂动物,咨询师没法单方面去修理你。
上文说的“眼缘”,就是你有那么一瞬间愿意被这个咨询师影响。你看到咨询师照片或视频,看到这个人,而不是一堆简介,人对眼了,再去看简介。
因为最终影响你的,是咨询师这个“人”。
何向群,一个刚柔并济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