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要注意什么事项?提前了解错不了

  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是考研复试依旧是考研生们心中的一块大石。能够顺利通过初试的考生们自是人中龙凤,但复试的复杂a性依旧让人忧心忡忡。了解这些考研复试事项,提前准备准错不了。

  首先每年、各校的复试时间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考笔试加面试;有的高校还要再加机试;有的高校会考综合面试;有的高校靠心理能力筛查;也有的高校无具体项目考查。所以在复试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训练,不仅是专业知识,也有心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尽量了解到高校可能会涉及的方面,准备全面,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明智之举,也不会因不知复试内容而手足无措,心慌马乱。

  其次,身为中国人,大多数同学都会担心复试时会不会再考英语,担心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语法不够准确而名落孙山。其实英语的听力可以用四六级考试时的题目加以训练,翻译需要训练保持手感,自我介绍也不可少。同时,要换位思考,站在高校的角度上考虑高校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寻找答案,题目大概在20个左右最为保险。英语口音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最为关键的是自信。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信息表达完整就是胜利。

  再次,关注好高校的录取比例。假如录取比例是1:1.2时,就意味着12个考生里会录取10个,这时只要没有重大失误就可以了,放平心态;但假如录取比例是1:3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行。所以,了解好录取比例做到心中有底,适度的调节紧张状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才是最好的动力。

  然后,复试其实是考验你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质。如果学术能力突出就可以在综合素质上多下功夫有锦上添花之效。如果综合素质不够出彩,也要及时补差,同时保持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制定一张高效的学习计划有所助益。对教育热点的看法,教育事件的评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同步进行。日积月累,尽早开始准备终能登上顶峰。

  最后,有人觉得需要提前找好导师就一定能成功,这个想法是错的。找导师不一定是成败的关键。归根结底,自身学识和能力才是关键。找导师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找导师时,也需要摸清导师的喜好,“投其所好”才能锦上添花。

  最近因疫情影响,教育部几个高校已经推迟部分考研复试,可以同学间提前相互预练,也可以向教授请教,最重要的自我练习,熟能生巧,了解全面复试的注意事项,放平心态就能脱颖而出。

  疫情在家难免有所放松,可复试越早准备对自己越有利。万里长征,只差最后一步,这个时候可不要太松懈。多去向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询问复试经验,了解自己所欠缺的去解决自己尚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