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进学校别只会玩手机,一旦挂科四年都很难过

  相信准大一们,应该都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比较早开学的学校,应该就在二十几号就开学了。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个月,同学们就要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是不是充满了期待啊?

  其实大学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尤其是对上名牌大学的同学来说,大学往往负担更重。大一作为打基础的时间,很多大学都会安排很多基础课程,像是大物、高数、英语等,难度都非常大。而辛苦了三年的学生们,骤然进入无人管束的环境中,还有心思学习吗?

  挂科有哪些后果?

  现在不比以前,以前管得比较松,挂科以后可以重修,重修之后的成绩,可以覆盖自己挂科的成绩,小编上大学的时候,还是可以覆盖的。可现在没有这样的福利了,挂科了就是 挂科了,重修之后不会覆盖原有的成绩,而是直接在成绩单上标注出来。也就是说,一次挂科就要一直跟随着你。

  更重要的是,挂科现在都是一票否决的作用,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一旦挂科,基本上所有的评优评先都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奖学金、出国、交换、党员等等,直接都一票否决了,还有更长远的保研,也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基本上必修课挂一次,这一年都不用怎么好好学了,等下一学年好好做人吧。

  大一挂影响更大

  大一进学校就挂科,那影响就更大了。其实大一和别的时候还不一样,学生还没有在学校混成“老油条”,还带有刚入学时的朝气,以及在高三养成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有高中留下的底子,而且因为还不熟悉情况,大家都对学校有一种“敬畏感”,这个时候是学习最认真的时候,都还有很多雄心壮志。

  结果大一一进去就挂科了,直接什么也不用想了。大一就挂科,那肯定不是因为学不会,多数学校大一的时候,都还没接触到什么专业知识,课程安排也比较松,大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也不会安排的太难。这样都能挂科,只能说明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都跑去玩游戏、谈恋爱了。

  一个不好的开头,带来的是整个大学四年都体验极差。第一年的奖学金拿不到,以后的奖学金也很难拿到,保研直接从起跑线就被淘汰,出国交换也失去了机会。

  对大一新生的建议,进课堂之后尽量远离自己的手机,等你上了大学之后就会明白,手机的吸引力有多强,没有超强的自控能力,上课就只想玩手机。大学依然是一所学校,和高中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好好学习在这里依然是“第一法则”,学习好的在这里依然是最受尊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