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白人母亲:18岁结婚、50岁读博,独自养大2个混血儿

  奥巴马,是美国和肯尼亚黑人的混血儿,同样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

  在种族观念极深的美国,奥巴马能够获得这样的地位和成就,除却他个人魅力和能力之外,其他人对他的影响和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他的母亲安·邓纳姆。是奥巴马在自传中称“他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永恒”的女人。

  她不仅颜值出众,还不断超越、不断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仍会寻找光亮。

  不被看好的婚姻

  安·邓纳姆1942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是一位美国白人女性。安出生前,父母想要的是一位男孩,所以每当安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我叫邓纳姆,我是一名女孩。”

  好在安没有被影响到,她依然乐观开朗,活泼灵动。

  安在她16岁时随父母迁往夏威夷居住,当时她看了一部电影《黑色奥菲士》,电影讲述的是古希腊爱情悲剧。

  安从中感受到了对另一种充满温暖和异国情调生活的向往,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对安的第一段婚姻产生了影响。

  大学期间,安遇到了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那时老奥巴马是一名黑人学生,但是非常有魅力。经常发表演讲和接受报刊采访。是学校“明星人物”般的存在。

  于是安开始试着接触老奥巴马,之后他们一见钟情,迅速投入到热恋。

  老奥巴马是一名黑人,可安并不在意血统,她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可她的父母不这么认为,首先安年纪尚小,当时才十八岁。其次安是白种人血统,父亲是犹太中产阶级,而老奥巴马是非裔。

  在种种条件下,安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恋情,并且称不想让家族的白人妇女被玷污,将其夸大为是黑与白的对立,以此逼迫安放弃。

  安不顾父母的反对,继续和老奥巴马交往,在交往的几个月后就怀上了奥巴马,于是在18岁那年迅速和老奥巴马结婚。

  但很快安就为自己的草率买了单,婚后的她并不幸福,和老奥巴马在生活观念上一直有着冲突。

  1964年,在老奥巴马打算回到家乡发展时,安得知老奥巴马在老家有妻儿,安承受不住这样大的打击,毅然决然的和老奥巴马离了婚。

  对孩子的教育

  离婚时老奥巴马放弃对奥巴马的抚养权,奥巴马跟随母亲安生活。由于奥巴马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照顾,安只能暂时放弃学业。

  待奥巴马2岁时,安重返校园,将奥巴马交给父母抚养。后来安在大学遇到了罗罗·苏托洛,有了上一段婚姻的教训,安不再进行闪婚,经过几年的相处后,于奥巴马6岁那年,二人步入婚姻殿堂。

  随后奥巴马和母亲还有继父到印尼生活。那时的印尼经济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电,没有交通网络,甚至生活物资都缺乏。

  不过安在那里已经有了爱情和事业,便不在意生活环境。

  后来安生下了一个女儿。儿女双全的安从来没有亏待过对孩子们的教育。

  她不会和孩子谈男子主义和种族主义,而是让孩子阅读马丁·路德金的传记,听哈里亚·杰克逊的磁带,目的是为了让混血的孩子建立于自己族裔的纽带。

  无论孩子问什么问题,她都会说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努力做什么,而不是不可能做什么,给予孩子向上的引导。

  后来当奥巴马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因为经济原因,奥巴马不能到国际学校去读书,安为了保证孩子的教育质量便把孩子安排到附近的宗教学校就读,经常亲自传授知识给予奥巴马。

  据奥巴马回忆,当时每天凌晨四点,安就会到他的房间把他叫起来,先吃早饭,早饭过后学习三个小时英语,然后上学。

  奥巴马当时年龄不大,对每天早起有着抗拒,可是安说我们都一样,奥巴马就被轻松驳回了。

  安对奥巴马的教育不止在知识层面,在做人方面帮助更大。

  1968年,由于生活观念问题,安和奥巴马的继父离了婚,又恢复了单身生活。

  虽然印尼没有了安的家,但是她并没有离开,而是到由美国新闻处资助的一家民族机构工作,帮助当地官员学习英语。有时候会把奥巴马带过去,同事们看着这个混血儿开玩笑说与众不同。

  对这些,安让奥巴马不要放在心上。

  后来安从事非营利性教育工作,那时她陪伴奥巴马的时日多了,便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奥巴马,让他能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奥巴马来说,安既是母亲也是人生导师。

  安的教育的确是让人敬佩的,她会教儿子基本的礼仪,会教儿子对种族的正确认识,也教会了儿子为人处世原则。

  在奥巴马9岁时,就被大人说,他既有亚洲人的谦逊,又有美国人的耐心。其实除却这些,奥巴马还有很多人身上所没有的平静,在他上学时,由于肤色原因,很多印尼的孩子冲他扔石头或者骂绰号,对此他一概不理。

  1971年,在安父母的帮助下,为奥巴马申请下来美国一所学校的奖学金,安带着两个孩子重返美国。

  安的事业

  把孩子安顿好之后,安开始主要攻读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硕士的学位。主要关注点是人类的现在和未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安经常在印尼和美国之间跑来跑去。

  经过十四年的调查和分析,1992年安在女儿的帮助下发表了长达1000多页的博士论文《逆境求生:印尼农村的工作》,论文中的范本来源于印尼的一个小村庄。

  在十四年的调查之间,安不止是调查当地实情,还帮助当地经济发展。

  她与福特基金会开展一些银行机构合作,为当地资金断链的乡镇工业提供贷款,推动当地扶贫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安发现在大众认知范围内是文化造成贫困差异,可往往忽略掉生产资源分配问题,当安在论文提出这一观点时,引起社会的很大反响。

  那时安已经50岁了,她在50岁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

  因病去世,精神不灭

  在读完博士的两年后,安被确诊为卵巢癌加子宫癌,1995年,这位卓越的人类学家,伟大的母亲离开了人世。

  在母亲离世后,奥巴马感到特别的后悔,他后悔在母亲的最后时日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后悔待他赶回去时,昔日的母亲笑容已不再,只能和家人含泪将母亲的骨灰撒入大海。

  但奥巴马相信,母亲的精神已经被他完全继承下来,母亲的灵魂已经成为他思想的一部分,他会带着这份精神继续前进。

  事实上他做到了,他执政期间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对苦难的同情”无不体现着他母亲的影子。

  奥巴马做为一名非裔美国总统,接受了来自母亲教育的亚裔文化、美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正如他所说:“我身上所有的优点,都来自母亲,在她生命中,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

  安做为一名母亲,经历过两次婚姻失败,经历过生活的困苦,可却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和优雅,她敢于追求爱情,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说因为她是奥巴马的母亲,所以伟大,倒不如说之所以奥巴马能够成功,是因为安的伟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