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另类青春仿梦小说,余华对迷茫少年的警醒

  说起自己的十八岁,你会想起什么?是怎么都写不完的功课?是对世界无限的好奇,盼望着自己能够快点长大?还是对未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而迷茫?市面上关于少年迷茫的书籍数不胜数,比如说《谁的青春不迷茫》。可看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看到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我双眼发光,内心激动不已。余华单单用简单生动的语句,就勾勒出一个幼稚天真迷茫的十八岁少年,期待着外面的世界,却遭遇了欺骗、掠夺和暴力,不由地让人想起曾经那个傻乎乎的自己,和现在这个经历了社会人情冷暖而沧桑的自己。

  小说讲述了十八岁的“我”为了认识世界而出门,在寻找旅店的路上,搭上了一辆汽车。可后来车抛锚了,车上的苹果被人全抢走了,自己还挨了打。汽车司机后来落井下石,把“我”的财物给抢走了,冗长的公路上只剩坏掉的车和“我”。可“我”坐在车里,内心觉得温暖,想起了父亲让自己出门的情景。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第一次看完这篇小说后,只觉得情节非常无厘头和怪诞,跟周星驰的电影有得一比。反复咀嚼后,才惊觉原来这是余华为读者精心编织的一场荒唐的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场梦背后,还蕴藏着余华对于青少年的提醒。

  1987年,余华凭借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

  01、通过荒诞无常的仿梦方式,映射出少年的幼稚迷茫与成人世界的残酷

  仿梦小说主要是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语言,在马尔克斯等作家的小说中能时常看到这种写作方式。在看《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时候,你会觉得余华的叙述没头没尾的,情景漂浮不定,好像是在复述自己昨晚做的梦一样,进而觉得里面幼稚的少年和无常的成人非常真实。

  ①18岁的“我”是天真幼稚单纯的,对大人的世界非常不理解

  小说中对于“我”的行为描写,处处体现着梦境般的不真实,却刻画出一个真实的18岁少年身上具备的幼稚和天真:

  那时是中午,那时我刚刚想搭车,但那时仅仅只是想搭车,那时我还没为旅店操心,那时我只是觉得搭一下车非常了不起。

  这句话让人看得感觉非常莫名其妙,没头没尾的。不仅如此,小说通篇既没有时间地点人物的介绍,也没有说明“我”到底要去哪里,只是说要去找旅店,可小说中的人对于旅店在哪都是一头雾水,“我”只能选择一直前进,就如同变幻莫测的梦一样,又荒诞又抽象。同时,“我”的想法也非常幼稚天真,觉得坐车这件事情非常酷。

  后来“我”搭上了车,可车却在半路抛锚了,这时司机不是想办法去修车,而是开始做广播体操,让“我”非常不能理解。我们会带入到“我”这个角色中,也觉得这司机可真奇怪。可站在上帝视角上再去看这个情节时,其实会发现小说只是运用仿梦的手法,把它夸张化了,“我”看不懂司机的行为,暗示我不理解大人的世界,对他们的行为举止很迷惑。

  联系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发现确实是如此。从前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在家庭收入困难的时候,选择把别人给自己的红包,又把同样金额的红包给回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才逐渐明白,是为了避免因欠人情而引起的不安。

  ②司机和村民的粗暴,暗示着成人世界的残酷

  一开始,“我”为了搭车给司机递烟,司机抽完烟后“我”以为能够上车,结果却遭到了司机粗暴的咒骂。无可奈何之下,“我”蛮横地上了车,也大声地骂回司机。结果司机却笑嘻嘻地默许“我”上车。

  这样的事情,完全就是反现实、反理性的,让人愈发确定《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一场荒诞的梦。可这虚幻的梦背后,又掺杂着一些对现实世界的写照:“我”用递烟这种大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却遭到司机的语言暴力;可当“我”也对司机使用暴力时,他却有些高兴。这里其实暗示着,大人对于孩子屈服现实的满足和得意。

  后来,有村民来抢车上的苹果,我拼命阻拦,却被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还有几个孩子,学着大人往“我”身上扔苹果。更让人寒心的是,被抢劫的司机对“我”的遭遇冷眼旁观,甚至还嘲笑“我”。因为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司机明白,面对这样一群人,抵抗肯定是失败,少年的行为完全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非常可笑。

  莫言曾经评价余华说,他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看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发现确实如此。梦中人的行为荒诞迷幻,但清醒的说梦者却能用虚幻的梦来映射现实。荒诞,似乎更加合理了,“我”和大人们怪异的举动也更让人理解了。

  02、西西弗斯式的公路之旅,其实是少年的成长之旅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西西弗斯的人,被众神惩罚去推大石头上山,但每次快要接近山顶时,大石头总是因为他的体力不够,重新滚落山脚。在小说中也有类似于西西弗斯式悲剧的描写: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尽管这样我还是一次一次地往高处奔,次次都是没命地奔。

  “诱人的高度”和“令人沮丧的弧度”说明了人总是在失望和希望中反复前进的。

  小说中,“我”要找旅店,没找着,便想要坐上车去找旅店。一开始错过了汽车,后悔没有想办法坐上去。又遇到一辆车后,豁出去反而坐上了车。安逸的环境让“我”不在乎旅店。可在汽车抛锚后,我又想起了旅店。这样登上一座高峰,可又看到低谷的反复循环,给人一种像西西弗斯一样绵绵不断的奋斗与失败的感觉。

  但从“我”的变化上看,这场西西弗斯式的公路之旅,其实是“我”的成长之旅。

  原本的“我”是幼稚迷茫的,在第一次遇到挫折后,失败了,内心很后悔。再次遇到挫折后,改变态度,选择勇敢面对,结果成功了。在成功之后,“我”非常得意忘形。后来又遇到挫折,我依旧勇敢面对,这次却失败了。“我”懊恼、愤怒、失望。但最后,我想通了,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我”的这些反应和变化,其实就暗喻了自己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十八岁少年,在接连不断的困难和失败中,变得成熟了。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愤怒、高兴后,开始随遇而安,拥有成年人该有的稳重。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在推石

  03、余华对于天真迷茫、幼稚冲动的少年的警醒:乐观和有目标是治愈迷茫的良药

  乍一看《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内核很寻常,为读者展现出青少年“天真幼稚、迷茫、挫折、成功和随遇而安”的变化过程,就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嘛!但余华使用仿梦这种陌生化的表达,让小说呈现新奇的面貌,“我”的各种微妙的态度都被放大,进而能够看到余华在小说中对青少年这个群体暗含的警醒和建议。

  1、人生之路是起伏不定的,我们应该乐观去面对

  小说中的“我”,有因为没勇敢争取搭车的机会后悔过,有因为搭上车而心满意足过,最后还因为遭到抢劫,“我”被打得遍体鳞伤,内心非常悲伤。外面的风也越来越大,好在,“我”坐在同样是遍体鳞伤的车里感受到温暖,汽车的心窝是健全温暖的,所以“我”的心窝也一样暖和。

  人生之路有高峰也有低谷,人的成长道路也必然是曲折复杂的,遇到挫折不应垂头丧气,应该用乐观的态度使自己继续前进。少年会被高峰迷惑,可又害怕低谷,自然对未来会有迷 茫,拥有乐观的态度能够帮助少年勇敢地前行,正确地面对高峰和低谷。

  2、清晰明确的目标,帮助少年在人生之路上不会迷失。“我”一开始非常坚定要找旅店,可坐上车觉得舒适后,把旅店忘在脑后,汽车被损坏后,又想起了旅店。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善变的,找到旅店这个目标并不坚定。并且,“我”对于旅店在哪是不清楚的,只是一头雾水地找着,并不明确旅店这个目标到底是什么。

  这就好比,你想要取得好成绩,但是不清楚到底怎么具体怎么去行动,用着自以为是的努力就可以成功。坚持一段时间后,成绩还是没有提高,你开始迷茫自己是不是不是块学习的料。

  柳青曾在《创业史》一书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清晰明确的目标好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帮助迷失的少年找到正确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清晰的目标,就像是在黑夜中横冲直撞地开车,很容易出现危险,影响人生。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小说非常值得反复品味,余华在语言上的陌生化表达,让人感觉文字非常美却又通俗易懂,无厘头的仿梦方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他在小说中暗含的对青少年的警醒也非常值得去细细考究。相信你在18岁、28岁、38岁这三个年龄阶段去看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