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以下特征,多半能长成大高个,身高有希望突破一米八
如今的小孩,生活条件比较好,每天摄入的营养比较足,个子普遍比较高,好像动不动就超过了一米八。
而通过观察这些高个子的小孩,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如果你家孩子也有,说不定他们以后也能长成高大个。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高个子的小孩,多有以下特征
1、身上有三个部位比较纤长
即手指、手臂和脚。
A:手指与身高的关系
一般高个子的人,手指的长度以及指距,都比矮个子的人要长一些。之前听说过一个说法:22厘米的指距对应的是178厘米的身高。
如果孩子过了青春期,指距超过了22厘米,以后的个子有望突破一米八。
B:手臂与身高的关系
专家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发育的,这样才能保证身高的协调和平衡。
而人的双臂是会随着身体的主骨一起发育的,而且它的伸展长度与身高发育之间常呈现以下的规律:
“双臂伸展的长度通常为身高的2/3,如果孩子双臂伸展的长度为120厘米,则身高就会有望到180厘米。“
C:脚长和身高的关系
关于人体的比例,流传着“立七坐五盘三”的说法。其中的“坐七”指的就是人在站立的时候,身高约为脚长的七倍。
而现代医学研究和调查数据显示,人的身高是脚长的7~7.5倍。成人的身高(厘米)=13岁时脚长(厘米)x7±3(厘米)。
当然以上这些数据和说法也并非就是绝对,因为并不是每个人的身材比例都是按照标准黄金值来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些人个子高,但是手小脚小,还有身材“五五开”的,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不符合上述的标准,父母也不必太过焦虑。
2、每年至少能长高四厘米以上
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但无论如何,大体的生长速率应该维持在正常的水准。
所以专家提出:父母不仅要注意自家孩子与同龄小孩的身高,还要警惕小孩的生长速率是否达标。可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判断:
2岁内幼儿到青春期孩子,正常身高计算公式为:年龄×7+70(厘米)。低于正常身高2个标准差(正常身高的6%~7%),则发育迟缓,警惕小孩身材矮小。
3岁到青春期,孩子每年至少要长4~5厘米,青春期阶段,小孩每年至少要长5.5~6厘米。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发育阶段,小孩每年至少要长高四厘米以上,才算是在正常发育速率中,才有希望长成大高个。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可能是生长迟缓,要及时干预才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小孩的生长速率过快,也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性早熟(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了第二性征)。
一般早熟儿童的骨龄是超速发育的,软骨容易钙化,骨骺线提前闭合,最终发育的空间被压缩,青春期以后反而长不高。
孩子长高不同阶段,父母各要注意啥?
一岁以内:骨骼发育黄金期
这一年孩子能长高25厘米,发育之快,可谓说“一天一个样”。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有两个侧重点——
一、坚持母乳喂养
儿科医生提倡:至少母乳喂养到宝宝六月龄,尽量坚持到一周岁。
除了能给孩子全方位的营养补给,提升免疫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母乳中的钙磷比例,能帮助提升宝宝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转化,进而刺激骨骼的快速发育。
二、辅食添加到位
通常认为,孩子6个月以后,就可以额外再给孩子添加辅食,用来补充母乳质量的不足。而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发育,建议辅食里面可加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矿物质的食物。
四~六岁之间:骨骼发育平缓期
身高由婴儿期每年增长的10厘米左右,降为每年增长4~5厘米。孩子的发育速度放缓,所以父母容易掉以轻心。
实际上,它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小孩容易因为身体的钙质跟不上骨骼的发育速度,而出现“生长痛”。再加上他们的肌肉群发育不平衡,肌肉的力量不足,如果运动量超标,就容易疲劳,影响睡眠和发育。
这个时期,父母需要关注两点:
一是孩子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每天可摄入,100g以上的瘦肉和鱼类、1个鸡蛋、250ml—500ml牛奶,用来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的供应。
另外还要注意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二是孩子的睡眠。至少要让孩子每天睡足8小时,晚上11点~1点,凌晨5点~7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孩子要进入熟睡状态。
孩子青春期:第二黄金发育期
青春期的小孩,平均每年能长高6~8厘米,有的甚至能长10厘米以上。而且女孩的发育通常要比男孩要早1~2年,男孩需要到12岁以后才开始长高,14岁开始身高慢慢超过女孩。
在这个期间,父母除了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以外,还要增强他们的运动锻炼。
每周至少锻炼3次,可以选择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或者是打篮球、羽毛球等。除了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刺激长骨细胞的增长,促进身高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