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广记》笑话“教象棋”,成年人改毛病?门儿都没有!
笑话“教象棋”,源自《·殊禀部》。
古时候有两个人下象棋,旁边有很多人都在围观。其中一个旁观的人显得十分焦躁不安,站在下棋人身后不停指导,甚至拿起棋子直接走了一步。
这让下棋人十分恼怒,几次三番之后终于忍耐不住了,便挥舞拳头揍那个旁观教导的人。
那人被打得十分疼痛,连连后退,右手捂着脸,左手却还在比划着说:“还不快上士!”
笨蛋:
你让他“不语真君子”,那是比要他命还难受的事。不是因为打的不痛,实在是因为,成年人的臭毛病已经根深蒂固了,很难变改。
喜好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这大概是成年人的吧。回想一下,几个人围坐一处时候,有没有针对牌局、酒局、球局、时局疯狂输出自己的观点,甚至相互之间几乎到了争吵的地步?自然是有的。
站在上帝视角的一刻,很难不去表达自己的看法。那根弦时时刻刻在撩动心扉,让人不自觉地开始大谈特谈——无论平常是个多么严谨和沉默寡言的人。就像喜欢篮球的人看一场比赛一样,观众可以比主教练更早发现场上的局势变化并且作出分析。这是因为观众比教练的执教水平高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不幸的是,成年人的坏习惯只会越来越多。
上学那阵儿我有个很好的朋友,他有个毛病让我深恶痛绝,就是每次外出吃饭时候,不管吃的是什么东西,他都能挑出食材的问题来。不新鲜啦,太硬啦,太软啦,太咸啦,太淡啦,太清淡啦,太油腻啦。看起来他比任何人都要讨厌眼前的食物,但是每次吃得又比别人都多。
每次跟他吃饭简直就跟上刑一样。
一转眼毕业十多年了,有一次同学见面又在一起吃饭。我品了品眼前的几道菜,竟然不自觉地挑了几处毛病。朋友们看着我,一脸的似曾相识。
我想了很久,才发现了问题所在。一些毛病的形成,真的是在潜移默化之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