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再发新通知,家长们感到无奈,孩子上大学又少了一条路

  现在全社会对教育都很重视,之前我们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还有很多老人感到不理解,认为这是“浪费”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因为我们见到了,许多通过高考,从土鸡变凤凰的案例。对于没有背景的我们来说,高考是这辈子唯一公平的考试,只要能考上一流大学,之后就不需要在社会上吃苦。甚至还有人通过努力学习实现了阶级跨越,虽然很少,但是不能说没有。

  

  但不管什么事都有捷径,即使是高考这样公平的考试也可以“抄小路”。每年都有孩子通过竞赛,不需要参加高考,直接被清华等一流高校录取,虽然这些比赛挑选的都是有天赋的人,但大部分人甚至连比赛渠道都不知道。甚至部分学生有“偏科”现象,只是数学一科成绩好,但通过竞赛直接被录取。

  

  教育部针对这一途径做出了限制,现在竞赛实在是太多了,为了统一管理,将一些没有录入教育部的竞赛禁止。这些不正规的竞赛,即使获奖,也不能作为入学的依据,更不能在考试中加分。

  要知道好点的中学都是有入学条件的,许多人为了能让孩子进这些重点学校,会想办法给孩子买这些不正规竞赛的奖项,这不仅对其他参加竞赛孩子不公平,还会助长这些“黑竞赛”的嚣张气焰。

  

  不过禁止的只是“黑竞赛”,正规的国家级竞赛和奥赛等都还是有含金量的。不过由于这一渠道被更多的人熟知,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现在都是由学校挑选出来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参加。

  有许多家长表示,这就是变相减少了孩子上学的路,要想上好学校就只能通过考试,这样竞争压力就会更大。这不就是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

  

  其实不然,小编认为,不论是这次打击“黑竞赛”还是“双减”政策。本质上都是为了教育公平。虽然减少了许多课外补习班,看着是孩子学习的时间变少,但是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来说,减少了补课费的压力。之前有钱的家庭都会给请家教,甚至一个小时要上千元,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经济条件好的孩子学习更好。

  

  这也就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虽然是在打击“黑竞赛”,其实是在变相打击付费上学,孩子们都是凭自己的本事上学,能考上才有资格上好学校。并且许多不正规的竞赛都以骗取钱财为主,让家长花钱给孩子奖项,但并不会被认可,就如同一张废纸。

  这也是给大家提了个醒,这代表相关部门对教育公平越来越重视,所以不要再想着让孩子“走后门”。只有他真正学下的才是自己的,如果过多地干预升学,反而是害了孩子。还有一百多天就要高考了,最后希望所有准备升学的考生都能考一个好成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