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不知道,小学时,男生们究竟有多难!

  “你都不知道,小学时,男生究竟有多难!”

  这是某视频网站上,一位妈妈的吐槽,极为现实地描绘了男孩们在小学里的“难处”:成绩不如女生,连打架也打不过女生。

  对于这两点,作为家有俩儿子的妈妈,我是深有体会。

  男孩的大脑发育顺序与女孩不同。

  他们的大脑更早的发育大动作,所以表现出更敏捷、更有活力,他们更喜欢拼命奔跑,用冲撞和推搡来表达友谊。但是到了用于写字的小肌肉,他们大脑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就远远不足了。

  男孩大脑的颞叶发育更晚,所以语言能力相对弱;他们前额皮质发育也要晚差不多1年,所以他们更难坐得住,也更难专注。

  尽管男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更强,但是对平面图形的观察,他们却弱了不少,所以他们更容易在作业、考试中抄错数字。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其实都是男孩子们的进化优势,他们是在为狩猎做准备。他们需要早早地发展大动作、需要想象规划路线来包抄动物,他们的交流更多用手势,而不是长篇大论的交流情感……

  可是,这样的进化优势到了当今时代,却成了男孩们的“进化劣势”。在以语言教学为主要方式的学校,男孩子很难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练习大动作的生理需要,让他们更淘气、更难坐得住。

  而这一切,在学校里都成了“麻烦”。

  事实上,男孩子在小学,特别是刚入学的时候,遇到的挑战,远不止这些。

  首先,小学的班主任老师,90%都是女老师,她们很难理解男孩子的淘气——就像作为妈妈,总是被儿子搞得晕头转向、撞得七荤八素,爸爸们却能淡然的随孩子捣蛋去——女性老师很自然的会喜欢那些成绩好、纪律好、自理能力强的女孩子。

  接着,这些女孩子被委任为干部,负责记录“不守纪律学生的名字”。天生喜欢组织小团体的女孩子们,当不会“记”好朋友的名字,调皮又没脑子的小男生就首当其冲,动不动就要被罚抄课文、写检查……

  就像郑强教授反复炮轰的那样:中小学教育扼杀了中国男孩的勇气和自信!

  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男孩们,一进入小学,突然受到多重打击:成绩不如人家、纪律不如人家、老师不待见、还常常被罚,连打个架都打不过更高更有力量的女孩子!

  所以,许多男孩子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气馁、自我否定的情况。

  以我两个儿子为例,刚上小学的小儿子在听歌的时候突然嚎啕大哭:“我觉得不是最强的、最棒的!我好多地方都不如别人!”;而大儿子在一年级时,用铅笔在自己的写字台上,深深地刻了好几个“我是失败者”……

  无论如何,他们还算是表达出来了。但另一些男孩子,只是变得沉默、拖拉、逃避,进行着各种无言的反抗。

  这样的自卑、无助,如果不及时干预,孩子就容易变得自暴自弃,一路滑下去。即使到了青春期,大脑的发育跟上来了,他们也会因为不自信,或者前面已经落下太多,而无法翻身。

  就像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曾在微博中指出的那样:每年几乎所有省(市),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高考状元女生多于男生,比例超过50%。

  而在更加残酷的中考,仅50%的升学率,斩断了许多“开窍晚”男孩的学业之路。

  抱怨没用,这就是男孩子们面临的竞争环境。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男孩的家长,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多想一些办法。

  在男孩子们从学校里带回气馁、自卑的情绪时,我们需要帮他们打气,帮他们重新找回勇气;

  当男孩觉得自己怎么学都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托他们一把;

  在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能力上出现短板的时候,我们需要带着他们一起训练,帮助他们早些开窍。

  我的专栏《帮男孩“开窍”的家庭训练法》,从大脑训练、心理调整、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帮助男孩的妈妈们,找到正确的教育途径,帮助男孩更早“开窍”,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是枫糖妈妈,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男孩养育中的大脑训练、教育心理,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制力和学习成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