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藤》:可恨之人,也是可怜之人

  

  文/若林

  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里,常会看到这样的事件:

  原本相爱的两个人,进入婚姻后,感情逐渐变质。男人不再衷情于妻子,开始流连于婚外的情感,妻子痛苦不已……

  这时,理智坚强一点的,会斩断这个伤害自己的关系,就此止损;

  脆弱一点的,会被困于其中。

  她会狭隘地认为,失去男人的爱,代表着自己与幸福绝缘,生活便不再值得过了。从而做出种种破坏行为,伤害他人和自己。

  电视剧《司藤》中的白英,便是如此。

  身为“苅族”的她,不顾物种差异与重重阻拦,嫁给了邵延宽,以为这样便可以幸福。

  哪知,原本承诺永不变心的邵延宽,在婚后不久便露出了本性,他对白英变得极不耐烦,开始在外面沾花惹草。

  

  此时,白英仍执迷不悟,认为邵延宽不过是一时新鲜,早晚会回头的。

  直到邵延宽迎娶新人过门,白英才真正开始绝望。她妒火中烧,伤心悲痛地失去了理智。在疯癫之时,杀死了二姨太。

  这之后,邵延宽对她更加厌恶,联合丘山设计陷害她,在她产子虚弱之时,将她与孩子一举击杀。

  曾经自以为幸福的爱情,结局竟如此悲惨。

  很多年之后,邵延宽早已不在人世,白英意外复活,来到了现代人的世界。

  然而,或爱或恨,她心心念念的,却仍是邵延宽。

  她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时而心生喜悦,时而黯然神伤、歇斯底里。像是被困在了似的,怎么也走不出来。

  与白英相反,剧中同为苅族的司藤,性格倔强而高傲,简直是目空一切。

  她丝毫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更加不肯为了得到谁的好感,放低一点点姿态。

  在司藤的衬托之下,白英显得更加不堪了,那么,她应该为此受到遣责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因为,白英和司藤,她们各自承载的命运,并不相同。

  想当初,白英和司藤本为一体(她俩是一个人,叫司藤),她是山里的一株白藤,由丘山异化成人形,并跟随丘山长大。

  跟着丘山那些年,司藤并不好过。

  丘山对“苅族人类”有极深的偏见和恨意。为了达成自己的野心,他创造了司藤,并利用了她,对其却并无半点怜悯和尊重,总是任意贬低和打压,他常辱骂她说:

  “就你,也妄想和人平起平坐?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甚至于,在十岁之前,她都是在笼子里度过的。

  即使是“外星人”,这样子长大,也会有心理创伤吧,司藤也不例外。

  在遇到愿意给她以关爱的邵延宽后,她心里,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被唤醒了。

  

  即使理智告诉她,邵延宽不太靠谱,但是感情上却无比渴望这一点点关爱,驱使她飞蛾扑火般飞向邵延宽。

  理智和感情互相对立,这两种力量之间,矛盾激烈到不可调和时,产生了决裂,她一分为二,化作了两个自己:司藤和白英。

  司藤更倾向于理智,白英所承载的,是受过创伤的那份感性。

  对白英来说,这份创伤过于沉痛了,她的自我因此十分虚弱,无比缺乏安全感。

  她不懂如何爱自己,无法像个成年人那样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总是去别人身上抓取,在希望落空后,又只会去恨那个让她失望的男人。

  这在外人眼中看来,未免太过偏执,会纳闷她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一个渣男。

  但是,相信每个人在做选择时,初衷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只不过有人的经历过于曲折,导致认知过于偏狭。

  

  就像正常人能看见七彩颜色,色盲却只能看到单调的颜色。

  外人眼里四面八方皆可走,从她的眼睛里,大概只看得到这一条窄窄的路,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命运总爱捉弄人,白英使劲抓取爱情,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司藤无意于此,甚至把爱情向外推,却仍有秦放不离不弃,这不能不令人唏嘘。

  平凡的我们,大都如白英那样,充满了困惑与不得志,光鲜的外表下,也都是一地鸡毛。

  

  我们无法如司藤一样,把那个让自己痛苦的自我分裂出去,只能日复一日地与它共处,学习解脱之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犯错,许多年后,回看过去的自己,我们也许会责备自己当初的愚蠢。

  然而,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错,也要看到自己当初的不易。

  当然了,我并不是为错误辩护,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像剧中,白英因为妒忌,先后杀死了两个人,无论是什么理由,她都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只是,当面对自己时,多一份宽容与体谅,毕竟没有谁能比自己更懂自己。

  图片《司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