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故事:杨门女将
北宋中叶,内忧外患,国事十分危急。塞北的契丹,西方的西夏,不时兴兵入侵,杀烧掳掠,边境上的百姓受尽了蹂躏.
朝廷中昏君执政,奸臣当道,忠臣良将时遭迫害,就连那天波杨府,也被悬挂了一块“绝户牌”。这一年,西夏国又命元帅殷奇,率领雄兵十万进攻中原。凉州守将战死,边境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般飞向汴梁。一时人心惶惶,京师震动。宋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包拯等一班元老重臣,力主抗敌御侮,并提议去天波杨府搬兵请将,却遭到张英一再反对,两下几乎争吵起来。
宋王也想再借助杨家之力稳定危局,就命包公和张英同去天波杨府,探听虚实,看看是否还有人能够统兵。这天恰好是令公杨业死难的忌日。余太君在祠堂祭奠已毕,她望着墙上悬挂着的杨家几代忠良的影像,和香案上供着的老令公当年佩带的龙泉宝剑,不由得一阵泪眼模糊,往事又一幕一幕地呈现在眼前。
她擦干了眼泪,为了激励后辈,就指着前人的影像,向儿媳、孙女们叙述他们为国尽忠的英雄事迹和壮烈牺牲的经过。首先谈到金沙滩双龙会一战,大郎杨延平舍身替宋王与辽主相会,一箭射死了故酋,自己也为国捐躯;二郎、三郎为了救护兄长,也战死在乱军之中。
接着又谈到令公杨业,因受奸臣潘仁美的陷害,被困两狼山,七郎单骑突围往求援兵,被潘贼射死在芭蕉树上。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七邓又一去不回,杨令公竟碰死在李陵碑上。余太君还谈到最后战死在征西路上的杨宗保,听说也是受奸人陷害,可是至今未能查明真相。
余太君越说越激动,她想到杨家许多人为国捐躯,如今竟落到这般凄凉光景,宋王还给挂了一块“绝户牌”,分明是看她杨家无人了,心中万分悲愤,众人也不禁掉下泪来。正在这时,老家人杨忠来报:包丞相与张太师求见。余太君不由一怔,心想:“我家与张英素无来往,他怎么也和包丞相一块儿来了呢?莫非出了什么事?”想罢,忙领着众人迎接出来。
余太君将包公和张英让进客堂,叙礼已毕,包公将西夏兴兵犯境,凉州失守的情况告知了太君。穆桂英一听不禁心头火起,骂道:“贼寇也太猖狂了!”宗保的继母黄琼女唯恐穆桂英逞强好胜,惹出是非,连忙瞅了她一眼,暗示她不要莽撞。余太君问起朝廷为何不出兵御侮,张英抢着答道:“朝中无有能将,也只好割地求和,让敌人一步。”一句话触怒了穆桂英的女儿杨金花,她愤然说道:“你说没有能将,我杨家是干什么的?”张英轻蔑地看了她一眼,不由得一阵冷笑。
太君等人听了张英这些话,一个个怒火中烧,厉声喝道:“难道保国还分男女吗?”谁知张英不识好歹,竞指着,天波楼上高悬着的“绝户牌”冷笑道:“这是你家争强好胜得来的,难道圣上也欺压你家不成?” -提起“绝户牌”,更像火上加油,众人莫不愤恨难当。太君的义孙女杨排风及杨金花等几个小姑娘,纷纷拥上来要打张英,吓得张英脸色煞白,太君忙将众人喝住。
穆桂英想起自己当年驰骋疆场,何等威风,现在强敌压境,岂能坐视?便再也忍不住了,毅然挺身而出,请包公在宋王面前保奏,她要领兵挂帅,带领杨门女将一齐出征;但要宋王焚毁这“绝户牌”。包公大喜,把此事一口承当下来.宋王准了包公的保奏。下旨命穆桂英为征西元帅,余太君为监军,杨排风为先锋。杨家接到旨意后,立即将“绝户牌”打碎焚毁,众人望着这熊熊烈火,欢声雷动。
宋王命张太师给穆桂英调拨军马。张英素与西夏勾通,深恐杨家得胜,破了他的阴谋,便借口京师防守重要,只拨给三万人马,并保奏他的义子一一雍州团练使张信,为征西副先锋,企图进行阴谋活动。昏庸的宋王都一一照准了。祭旗发兵的那天,三万军马列队校场。穆桂英怀抱大令,举目一看,只见杨家女将一个个披挂整齐,豪气逼人,她心里又是欢喜又是辛酸。
年迈苍苍的余太君,也身着甲胄,怀中抱着令公遗留的龙泉宝剑,来到校场。穆桂英忙下位迎接,太君对她鼓励了一番,并将龙泉宝剑赐给她。祭旗已毕,穆桂英令杨排风率领着焦玉华、孟玉菊两员女将,引三千军马前部先行;黄琼女与八姐、九妹为后合押运粮草;穆桂英自与余太君为中军。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百姓们听说杨家将又出征卫国,男女老幼莫不欢声雷动。大军过处,沿途父老头顶香案、带了酒浆食品争来送行。余太君见百姓们这样拥戴她们,感激得老泪纵横。不时与穆桂英等人下马答礼。再说雍州团练使张信,未等敌兵临境就撤离了雍州,退守雄州。这日接到遥领征西副先锋的文书,另外还有他义父张英的密信,命他与西夏相约,里应外合消灭杨家女将。
他忙给西夏元帅殷奇写了封密信,命他手下的心腹虞侯吴新,送往西夏军中,邀殷奇来攻雄州。等宋军到时,立即围城,给杨家女将来个措手不及。宋军刚刚行进雄州,忽报敌兵也直扑雄州而来。穆桂英十分诧异,心想:敌人的消息怎么这样快呢?她怕领兵入关会被敌人围困,随下令背倚城关安营下寨,并命人四下观察地形,准备迎敌。
雄州守将李光与副先锋张信,前来大营谒见元帅。穆桂英向他们问起敌军情况。张信却极力吹嘘敌人的声势,并劝大军进关防守。穆桂英听了不免疑心,就问他与张英的关系。次日,敌军已到,西夏先锋束天郎率领五千铁骑,直向宋营攻来。
穆桂英闻报,急忙升帐,打算给敌军个迎头痛击。张信自告奋勇,要去攻打头阵,穆桂英只是笑了笑,命他先去查点粮草。张信去后,穆桂英才派兵遣将,命杨排风与八姐、九妹率领三千人马埋伏在山下树林里;焦、孟二将领一千人马前去迎敌,只许佯败诱敌入伏,不许贪功深入敌阵。
那西夏先锋柬天郎十分凶猛,手持两柄铁锤当先杀来。焦、孟二女将,一个使双斧、一个舞双鞭,挡住厮杀。 7战不数合,焦、孟二将假装抵挡不住,拍马向东南落荒败去。束天郎哪把这些女将看在眼里,他大吼一声,率兵紧紧追赶,见宋军纷纷逃入前面密林里,他贪功心急,便下令人林追击。
柬天郎知是中计,急忙退出树林逃走,却被八姐、九妹等四员女将围住。束天郎虽然勇猛,哪能走得脱,竟被杨八姐一枪挑下马来,结果了性命。西夏元帅殷奇,开头闻报束天郎得胜,追击宋军,心中大喜,急忙率领大军,前去接应。正走之间,忽然迎面飞来一彪人马,大旗上写着“先锋杨排风”几个字,不由得十分惊疑,急命手下雷家四将出阵迎敌。
雷家四将哪里是杨排风的对手,战不数合,一个个被杨排风的焰火棍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殷奇亲自出阵救回四将,谁知杨排风棍法奇妙,殷奇的背上也挨了一下,急忙败走。杨排风因无将令,也不追赶,径自引兵回营。
这时,殷奇又见探马来报,先锋柬天郎全军覆没。殷奇才知杨家女将难惹,只得暂退十里安营,准备来日决战。两军对垒十余日,殷奇因不知宋军虚实不敢妄动,便派人偷偷给张信送一密信,准备设伏双龙峪,叫他设法引穆桂英入套。 张信见信后大喜,急忙复了一信,仍命吴新前去送信,顺便护送西夏奸细出营。
次日,殷奇亲领大军来宋营讨战。穆桂英问众将谁愿迎故。张信又要出马,穆桂英沉吟不语,张信竟说:“我身为副先锋,元帅总不让我上阵,莫非见外?”问得穆桂英无话可答,只好答应他领兵出战。张信临行,又一再请求穆桂英亲自为他压阵,也好接应一二。穆桂英更加心疑,漫应道:“本帅随后就到。”张信才高高兴兴地上马去了。
杨金花觉得母亲是一军之主,劝她不可轻动。杨排风也说:“末将愿替元帅前往。”穆桂英就嘱咐她千万小心,不可轻入敌阵。谁知杨排风竟然骄傲轻敌,说敌军元帅尚不是她的对手,敌兵更不足惧!穆桂英见她如此轻敌,急忙将令追回。
穆桂英叱退杨排风,随令八姐、九妹前去接应张信。并再三叮咛,此去只是为探听敌人虚实,不许深入敌阵。八姐、九妹领命而去。杨排风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帐中,听见营外战鼓如雷,急得她摩拳擦掌,有心私自上阵,又恐有违军律,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心说打胜了仗再回来请罪,也没什么关系!于是提棍上马径自出营,焦、孟二将要拦也没拦住。
杨排风来到阵前,见张信已被裹入重围,八姐、九妹只是压住阵脚,抵挡敌人来攻。杨排风一见大怒,大吼一声,挥棍冲入敌阵。谁知敌人兵力雄厚,铁骑凶猛,杨排风也被围困阵中。八姐、九妹怕杨排风有失,急忙拍马来救。再说穆桂英,听焦、孟二将来报,说杨排风私自上阵去了,正想叫金花将杨排风诸人调回,探马忽又来报:杨排风等人与数千兵马,被故人围困在双龙峪中。她不禁大吃一惊。
情势万分危急,穆桂英不免有些心慌,便令女儿金花率领焦、孟二将,闯进敌阵,速将杨排风诸将和人马救回。金花答应了一声,就同焦、孟二将匆匆上马走了。穆桂英听得营外战鼓响声如雷,心中又紧张又焦急,她眼巴巴盼望金花能将诸将救回来,忽听小校来报,说金花败下阵来了,她一时情急,就要亲自出马,却被婆母黄琼女拦住。
正在这时,金花狼狈地败阵回来,穆桂英又急又气,一掌将金花打跌在地,黄琼女忙上前劝阻说:“敌人人多势众,漫说是金花,就是你我,也难解围。”谁知一番话更把穆桂英激火了。黄琼女也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听了穆桂英的话十分生气,她提枪上马就要出战,穆桂英自知失言,忙来阻拦,黄琼女喝了声:“躲开!”就怒冲冲地上阵去了。
穆桂英恐怕婆婆有失,正要亲去接应。忽然余太君从后帐走出,将她喝住说:“桂英!你怎能忘了你是元帅啊!”太君说罢,就命金花率领焦、孟二将去保护黄琼女回营,金花答应一声,刚转身要走,焦、孟二将上前说道:“金花身已带伤,不能再战,就我二人去吧。”穆桂英这时才发现女儿臂上有血,十分心疼。太君对穆桂英说:“为帅者无论军情多么紧急,也应沉着镇静,才能想出破敌之策。”这时焦、孟二将已把丢盔散发的黄琼女救回营来,穆桂英心里又悔恨又难过,忙上前搀扶。
天色已晚,忽然张信狼狈逃归,言说杨排风等人被围在双龙峪内,他却杀出重围逃了回来。穆桂英知是他在捣鬼,便欲将他拿下,忽见余太君向她暗暗摆手,穆桂英猛然醒悟,反用好言安慰了张信一番’,命他回帐歇息。
张信走后,太君就对穆桂英说,若要败中取胜,就要利用这人,目前不可惊动于他,今夜要好好防守。穆桂英连连称是。初更以后,穆桂英带了金花、春花、杏花等几个小姊妹,亲自去巡营查哨。众人趁着月光步出寨门,只见风沙漠漠,战马哀嘶,景象十分悲凉。
大家来至前面一片树林,只见有一棵白皮古松,高耸入云。树皮上仿佛隐约有字,穆桂英命金花举起风灯抬头观看。原来树上题着一首血诗。上写:“奉旨来西征,奸贼与敌通,在此遭围困,鲜血染重重,虽死心犹恨,未能把敌平!”下写:“征西大元帅杨宗保。”
杨宗保战死的地方,竞无意中在这里找到了,而且也是受奸贼所害,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抱恨以终。穆桂英看完诗句,心如刀割,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昏死过去,金花等人忙将她扶住。从丈夫的死,穆桂英立刻又联想到被困在双龙峪中的诸将,莫非也是受奸人陷害?使她更加怀疑张信。正在这时,忽然有个人影在林中一晃,杏花、春花眼尖,急忙追去。
那人正想躲避,早被杏花、春花活活擒住,绑至穆桂英面前。他自称是副先锋张信的虞侯,名叫吴新,奉命出营探听敌情,并非是奸细。
穆桂英命人搜查吴新的身上,竟在发髻中找到殷奇给张信的一封密信,约定明晚三更时分,前来偷营劫寨,叫张信作为内应,并说,如能按计而行,速命人回报。穆桂英看完,不禁又恨又喜。吴新见事已败露,连连叩头求饶,并将张信通敌之事以及双方暗号全都说出。穆桂英怕被张信知晓,命金花用头巾将吴新的脸面蒙起,悄悄绑回大营。
回营以后,穆桂英忙与太君商议对策。打算将计就计,将敌军引进寨来一鼓歼灭I还必须找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去给殷奇送封假信,好引他前来。可是派谁去好呢?穆桂英一面沉吟,一面目视金花,有意地说:“可惜没有人敢去送信!”金花挺身而出,说:“孩儿愿往!”太君笑着问她:“难道你不怕死?”金花大声答道:“我杨家向来就没有怕死的人!”
太君与穆桂英见金花愿去,十分欢喜,又对她激励了一番。穆桂英还要她设法混入双龙峪中,会合杨排风诸将,约定明晚三更冲出谷口,趁机夺取敌寨。金花改扮成男装,冒名是吴新的弟弟吴威。趁着天色未明,穆桂英亲自将女儿送出大营。 金花辞别母亲,黎明时候到了敌营。只见牛皮帷帐连营十里,声势十分浩大。敌人骑哨一发现金花,便一声胡哨,将金花团团围住。
殷奇闻报,恐来人有诈,立刻升帐,命亲信卫兵弓上弦、刀出鞘,金花一进帐,两旁就连声吆喝,但金花毫不畏惧,大摇大摆地上前参见殷奇。金花呈上假信,并说吴新是他兄长,因事不能脱身,叫他来送张信的密信。殷奇眼珠一转,厉声喝道:“你明明是穆桂英派来的奸细,怎能瞒得过我!”便命把金花绑出去杀了,金花竟然放声大笑。
殷奇见金花毫无惧色,不禁半信半疑。就命卫士等暂且退下,下位问他暗号。谁知金花对答如流,殷奇就不再疑心,亲自解了绳索,叫金花坐下讲话。金花一番话说得殷奇心花怒放,决定今夜去劫宋营,并命牙将曹保备办酒肉款待金花。还给曹保一支令箭,饭后护送金花出后营回去。
曹保将金花引至自己帐中,摆上美酒羊羔,二人痛饮。金花故意讨好曹保,将他灌得半醉。日已西沉,曹保才将金花送出后营门。金花诡称要与曹保结为兄弟,叫他再送一程。曹保不知是计,把金花送到前面树林。金花见四下无人,一脚将曹保踢翻,拔出剑来问他要死要活。吓得曹保磕头求饶。金花命他护送至双龙峪内,不然就将他杀死。曹保不敢违拗,就高举令箭,护送金花穿过了故人防地,平平安安进了谷口。
再说宋营这边,黄昏以后,穆桂英擂鼓聚将升坐大帐。立时下令将张信拿下。张信大声喊冤,穆桂英命人把吴新牵出与他对质,张信这才低头认罪。 穆桂英向张信问起杨宗保死难之事,才知是他奉了张太师之命,陷害了全军将士。众将一听都悲愤难忍,各拔刀剑欲将张信乱刃分尸。穆桂英喝住大家,吩咐把张信、吴新打入囚车,准备回朝后好与张英算账。
穆桂英将张信等处理已毕,立即调兵遣将各处埋伏。余太君要亲自擂鼓指挥,穆桂英守中营,黄琼女担任四处放火。一切安排妥当,只等敌人落网。再说西夏元帅殷奇,等到二鼓将近,只留下少数兵将守营,率领着十八部酋长、雷家四将,悄悄向宋营袭来。三更时分到了宋营,就按照和张信约定的暗号,吹了三声胡茄,果见营门大开,放下了吊桥。殷奇大喜,便一马当先闯进宋营。
-直杀入中军,谁知不见宋军一人。殷奇正在惊疑,忽听高台上鼓声如雷,喊声大起,一时寨中火光冲天。殷奇知道中了圈套,急忙下令冲出营去,但已经晚了,穆桂英手持金刀,率领焦、孟二将,从营后掩杀过来。八姐、九妹带领春花、杏花,挡住营门,截断了敌人退路。西夏兵不战自乱,互相践踏,到处乱窜。这时鼓声连响,烈火四烧,宋军人人当先,个个奋勇,只杀得敌兵走投无路。
殷奇此时叫苦不迭,舞动铁枪拼命突围。穆桂英赶上前来,只见金刀一挥,将殷奇劈于马下。敌兵见主帅阵亡,越发混乱不堪。雷家四将被黄琼女、焦、孟二将打下马来;八姐、九妹也活擒了几名酋长;西夏军伤亡十之七八。
只剩下几个酋长,带领着万余残兵,个个如丧家之犬逃了回来,谁知营中已换了宋军旗号。原来杨排风等人得金花送信,等敌军离营之后,就冲出双龙峪,攻下了敌军营寨。杨排风诸将一见残敌逃回,就一声呐喊,冲出营来。西夏的残兵败将哪里还敢交手,纷纷落荒逃命去了。
经过这次血战,西夏军主力几乎全部丧失,不敢再与宋朝为敌。西夏王派遣宰相温吞,前来宋营求和罢战。英勇的杨门女将,立下了捍卫国家的功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