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朝的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人能做锦衣卫?

  原标题:明朝的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人能做锦衣卫?

  明朝的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人能做锦衣卫?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行政体系。他们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文武官员,但却让文武官员们非常忌惮,它就是锦衣卫。围绕锦衣卫这个特殊群体,影视剧有不少相关题材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锦衣卫的状况,而锦衣卫的人事任用规则也是几经变迁。

  锦衣卫这个官职是明朝开国

  皇帝朱元璋创立的,目的是监察在京的各级官员。凡是风闻的事情,无论真假,锦衣卫都可以暗中调查。

  历史上类似这样的官员侦查和监督机构,历朝历代都有。总体来看,皇帝对这一部门的控制都比较严格,人员录用比较严,体系规模也不大。但明朝的锦衣卫经过历代明朝皇帝的扩充后,名额一直不断膨胀,最后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庞大特务机构。

  朱元璋设立该机构的初衷主要是监督官员的不法行为,尤其是涉及到贪污,谋反等问题。朱元璋本身是穷苦出身,在九死一生中坐稳了天下。他身边的文臣武将有不少出身比他好的,朱元璋担心他们不服气,怕他们骄奢淫逸,因此决定设立锦衣卫。

  锦衣卫的人选最初主要从军队中选拔,必须是武职出身。而且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只有立过军功的人才能参选,然后从中挑出心思细腻之人加入锦衣卫。皇帝则在近卫亲信中选择可靠之人担任锦衣卫首领。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人数并不多,只有几千人。

  除了军功和可靠,锦衣卫入选条件里还有对亲属的核查,要求入选者本人没有犯罪记录,同时他的亲戚也没有不法行为。因此初期的锦衣卫总体上业务能力很强,武力拔尖,同时还善于侦查办案。

  在明初,如果一个普通锦衣卫小旗凭借自己的能力多次立功,可以较快得到提拔,升职为百户,镇抚使等中层,甚至可以升到指挥同知,指挥使等高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