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夺冠》终是国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中国女排》,经历过十几年沉默,也享受过冠军荣耀。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信息节奏如此快的时代,依然需要女排精神去不断鼓舞,让世界看到屹立东方的团结大国。
电影《夺冠》一、披荆斩棘,绝地反击
1.原定于大年初一上映的《夺冠》,由于疫情的影响推迟冒险片到了国庆。虽然期待被拉长,但在抗疫有了阶段性胜利的同时观看,内心的触动依然不减。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电影,没有过分地宣传,没有刻意地渲染,没有演员的套路。看的时候女排队员们的本色出演,让我忘记这并非真实的纪录片,而是一场电影。不需要特别华丽的词藻,就能体现出女排们不服输的劲头和越挫越勇的精神。
2.当听到“中国女排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我们”时,相信不少观众的眼眶已被浸湿。是啊,中国女排从来都只有“我们”,80年代的女排,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训练环境,当国外用计算机辅助训练时,我们更多用灵活性和意志力去弥补和战胜。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判断也不一定每次都准确无误,而人是机动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是不可通过大数据运算就能被打败的。
二、国民信心、自身价值
1.从前的女排,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毕竟80年代百废待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通过金融、工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体现,作为国人最关注的体育竞技,女排逐渐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带有亿万中国人殷切期盼的华人名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的我们,确实很难想象一场夺冠的胜利对于群众的激励作用有多大,国人心中那份自豪感有多重。
2.然而,女排并非一帆风顺,五连冠终将成为历史。1986-2001年,长达15年没有顶尖战果呈现;郎平不再打球成为职业教练,2008年带领美国队和中国队抗衡,被国人所不理解;直至2013年重新执掌中国女排但却受到质疑。这其中的心酸和泪水,凝聚成为电影的片段。女排的精神宗旨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是为强化国民信心而夺冠,现在是为实现自己价值而夺冠。朱婷的那句“为了爸妈、为了成为你”触动多少平凡人,但对她们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战。
电影《夺冠》三、时代精神,生生不息
1.真实的国际比赛中,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充满汗水、伤痛、眼泪,对手不可能让你轻而易举获得胜利,这也正是体育竞技观赏性之处。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使命与远景。对比我们人生走过的每一段路,也是痛并快乐着,面对繁杂的工作,一次次跌倒受伤,也要逐步攻克每个难题,硬着头皮打好每一颗球,拼尽全力。各行业的精神都应如女排一般,有一种不服输叫中国女排,有一种不放弃叫中国女排,有一种为国拼搏叫中国女排。
2.成就源于热爱,还记得郎平指导那句“你们爱排队吗?”这也点醒了我,目前我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热爱,当你对工作充满激情,为锻炼专业技能历练项目;当你对考证情有独钟,为进入名企镶金简历;当你对生活踌躇满志,为迎接更好明天努力当下。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的热爱,不断提醒自己前方的目标,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和伙伴,洒下的每滴汗水都不白费,你只管奔跑,天自然会亮!
人海茫茫,你我相见,皆是缘分。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小飞爱思考】,微信公众号【小飞财经学堂】,人生路上读过的每一本书,见过的每一个人,走过的每一段路,都将算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