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如果激怒俄罗斯,处境可能比萨德风波时期更糟
文/刺客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媒体日前在报道中指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了主战坦克,接下来可能就是战斗机。这就意味着,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孤注一掷,手里再无王牌可打。北约除了直接派兵进入乌克兰外,似乎束手无策。
相比只能靠外部输血才能维持战斗力的乌克兰,俄罗斯强大的战争潜能足以让西方感到沮丧。德国《明星》周刊网站说,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仍可以从国内运来数以千计的坦克和大口径火炮。目前,俄罗斯可用的坦克超过数千辆,而且还在日以继夜地制造新坦克、整修库存坦克。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如果再动员30万人的部队,其对乌克兰形成的军事优势就更大。显然,德媒的这番言论,就是针对西方近期对乌提供主战坦克做出的论述。姑且不论西方提供的坦克数量有多少水分,即便正如乌克兰外交官所言“达到321辆”,至少在装甲力量对比方面,也不够俄罗斯装甲部队塞牙缝。
更何况,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拥有的制空权,西方坦克在进入乌克兰之后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日前,俄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俄军导弹部队近期已“切断北约对乌军援运输线”,这令外界不得不怀疑西方坦克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西方近期再一次给自己画上数道红线,即禁止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远程导弹、以及派遣地面部队等。德媒之所以认为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再无王牌可打”,是因为上述的红线是西方不太敢突破的底线。毕竟,这些底线一旦被突破,则意味着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一场直接冲突将有可能爆发。
西方在对乌军援问题上面临无牌可打的尴尬局面,但同时又存在“乌克兰胜利就是西方胜利、乌克兰失败就是西方失败”的极端畸形心态,它们不得不在北约之外的国家寻求更多的对乌军援源头。据《参考消息》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对韩国进行访问,当中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要求韩国“加强”对乌军事支持,并建议首尔“改变不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的政策”。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来到首尔时称: “我呼吁大韩民国加强军事支持的具体问题。最终,由你来决定,但我要说的是,几个奉行永不出口武器政策的北约盟国冲突中的国家,现在已经改变了这一政策。” 韩国总统尹锡烈回答说,根据现行立法,韩国不能向武装冲突各方提供军事援助。
斯托尔腾贝格要求韩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前提背景,是全世界几乎所有非北约国家都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近期美欧国家在世界上为乌克兰“拉赞助”的行动屡屡碰壁,美国打算提供美制武器,换取拉美国家拿出俄制武器支援乌克兰。不过,哥伦比亚政府日前宣称,该国的俄制武器装备即使成为废铜烂铁,也不会提供给乌克兰。
德国政府日前企图寻求从巴西购买豹式-1坦克的弹药用于支持乌克兰,但遭到该国总统卢拉的断然拒绝。阿根廷总统费尔南斯日前则当面告诉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拉美国家从未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除此之外,以色列政府日前拒绝美国有关“向乌克兰提供霍克防空导弹系统”的要求,即便是日本,其有关“加大对乌支持力度”,也只是象征性地对俄发起新制裁,却从未提及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的问题。
斯托尔腾贝格此次利用访韩的机会,公开要求首尔“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绝非是在无的放矢。韩国的尹锡悦政府,在对乌提供武器问题上“希望最大”。不久前,美国已从韩国购买10万枚155毫米炮弹用于支持乌克兰。
鉴于韩国对美国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因此,斯托尔腾贝格如果无法说服韩国,届时美国再出面进行施压,尹锡悦政府极有可能会招架不住。不过,对韩国而言,斯托尔腾贝格提出这样的要求,等同于在在其脖子上套上绞索。
韩国向美国提供炮弹用于支持乌克兰,遭到来自俄总统普京的警告:“如果俄罗斯向朝鲜提供导弹武器,不知韩国会做何感想”?因此,韩国一旦突破相关底线,必将遭到俄方的反制。在中韩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韩国一旦激怒俄罗斯,其处境可能会比萨德风波时期更糟糕。
举报/反馈